一今天我和老公女兒,我們去書店看書回來,女兒想吃冰激凌,然后老公說:不準買。因為女兒這幾天有點咳嗽,于是女兒就纏著我,以前老公不在的時候就被她纏的,最后就給她買了,今天也是一樣:媽媽我就是想吃冰激凌嘛!
我說等你過幾天咳嗽好了再吃。
女兒說:等過幾天咳嗽好了,就冬天了,就沒機會吃了!
我說:冬天也可以吃啊!
然后她又說:現在我就是滿腦子就是冰淇淋,如果不吃,我會咳嗽更厲害,吃了可能還好些呢!
這時候我的心就動搖了,心想,要不給她買了算了吧?
然后看老公的表情,又覺得我在動搖,以前可能就是太擔心女兒了,感覺她很脆弱,她這個時候一心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擔心她受苦,所以最終會給她買。
然后今天正在想買不買的時候,女兒居然被前面的一個商家搞活動的場景給吸引走,過去了,就沒有再要冰激凌的事。
其實我想了想,其實女兒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脆弱,為什么不能堅決地拒絕她呢?心里怎么想的?拿出力量來,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這點很重要,并且體驗不確定感,和不確定感待在一起,慢慢地會越來越確定。
二晚上和老公陪女兒練習自行車,今天學會了騎自行車,很有成就感,很開心!在公園回來的路上,她要在公路上騎車回去,然后爸爸就非常恐懼:不行,被車碾到了怎么辦?
我說:這么寬的馬路,車來了會停下來喲,而且女兒很靈敏的,要相信我們的女兒。
老公說:這可不行,這怎么相信呢?雖然機率小,出事就是百分之百,你不要給我說,你現在心真大。
然后女兒又要騎,老公就是不停的在女兒后面追著跑,小心車小心車,一驚一乍了,不停地在女兒后面喊。
然后我就覺得老公太小題大做了,老公太恐懼了,給女兒傳遞一種不好的信息。
那當我這么想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這么抗拒老公說恐懼,是不是其實我自己也很擔心呢?而且我頭腦知道聽了老師的課,不要給女兒傳遞恐懼,但是我這種強烈拒絕,強烈地阻止老公的行為是不是也是一種隱蔽的擔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