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北京這么些年,好像也有了一段曲折的心路歷程。
剛來上學的時候百般不適應,一放假就回家,絲毫不愿在這里多待一天。
后來發(fā)覺,與家鄉(xiāng)那個信息閉塞的偏遠城鎮(zhèn)相比,這里簡直是天堂一樣豐富,自由。
工作之后吧,一系列的壓力襲來,全新而陌生的工作任務,局促的小房間,仿佛永遠買不起的房子,以及永遠要不上號的車子。Plus,越來越污濁到讓人窒息的空氣。
有一次從家鄉(xiāng)回北京的列車上,我無心抱怨了在北京的生活,不小心卻引起了旁邊一位男生的共鳴。我說,真不知道,我們放著家鄉(xiāng)衣食無憂的好日子,賴在北京干嘛,要什么沒什么的,難道這就是我們嘴里喊著的奮斗么。旁邊那位看似與我同齡的男生馬上接了我的話茬,說,就是啊,我們到底為了什么...我略一驚,我真心與他是萍水相逢,但我們卻心聲相同。
他說自己在北京的銀行工作,年薪20萬+,跟彼時的我比起來,這已經(jīng)是個很好的工資了,但仍然每個月不夠用,更別提一輩子都買不起的房子,然而他女朋友卻在北京待的津津樂道,說喜歡這樣緊湊充實的生活。可他是個男人,買不起房子,就總覺得無家可歸一直在漂。
我們在那趟列車上,在臥鋪熄燈前,探討了很多關于離開北京的想法,然而天亮了,我們互相道別,各自消失在了北京西站茫茫人海中,仍然默默回到了本位。
那個時候,我依然不明白,雖然我想逃沒逃成,卻不理解為什么那么多跟我一樣的人卻會根本不想逃。
直到工作了幾年后,我發(fā)覺原本覺得棘手的東西我可以很輕松的應對,原本覺得狹窄的世界突然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條條通道的時候,我才明白,原來“苦”,只是一個經(jīng)過,而不是終點。在這里,只要懷揣著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你就能夠得到足夠大的平臺,能看得到更加廣闊的世界。
我相信生活在這里的很多人,他們只要回到家鄉(xiāng),就會有超過一百平米的好房子,就會買到能象征身份的好車子,就能過上看似歲月和靜一望無際的好日子,而他們沒有走。
他們有的依然在跟別人一起租著小單間卻裝扮的如家一樣溫馨,有的花父母一輩子攢的錢買了個小房子還背了一身的房貸在工作,有的為了孩子上學要換房子而四處打聽著學區(qū)...
這跟他們生活在家鄉(xiāng)的朋友們相比,就是一種“苦”日子,但他們卻沒有那么多的抱怨,生活在北京義無“返”顧。我想,這是因為北京容得下夢想,更容得下做夢,容得下特立獨行,也容得下奇行異類。這里有太多有趣的事情,有趣人,分分秒秒能刷新你的三觀,豐盈你的生活,只要你愿意伸出你的觸角,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
總之一句話,生活在這里是不容易,但之所以我沒有回去,因為某一天醒來突然發(fā)現(xiàn),我呼吸的空氣都是嶄新的,我看到的未來都是發(fā)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