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變了,世界就變了——《一平方米的靜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自我蛻變15

你有沒有在工作中常常感到煩燥,焦慮,不安,甚至一不順心就憤怒。

面對一些事情,左右為難,到底該不該做?

有一些話憋在心里,不知道跟誰說一說合適?

對過去總是耿耿于懷,對看不見的未來又焦慮重重。

這本《一平方米的靜心》就是給你解決你與這些問題的關系,重復一遍,是關系,不是改變事情。也就是說在正念的引導下,你就可以快樂的生活工作了,但工作還是那工作,心境變了,眼中感受到的事物就變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莎朗.莎茲伯格,是美國知名的靜心、冥想導師,從業已有三十多年,寫了很多暢銷書,有《不要綁架自己》、《靜心冥想的練習》等書,而且還是《時代》、《好管家》等知名雜志的特約編輯。

本書主要教你在你所生活工作的周圍,如何用正念,給世界降噪。當我們以仁慈的心面對一切事物的時候,就是打開了心靈,那心里有光明,生活工作就變得美好起來,工作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人的幸福感也就相應的提高了。

對于身處職場的我們來說,能夠快樂的工作,當然是誰都期望的。本書正是教你如何快樂的工作,高效的抵達成功的方法。如今,在互聯網充斥生活的各各角落的時代,要想專注的做一件事情,還真不容易。

很多人都被這些問題困擾:永遠在線、一堆事情等著處理、和討厭的人相處、心累、沒有原則、對生活失去信心、得過且過。以上不管哪一種情況下,工作都不會順心。那么怎么辦呢?

作者給我們講出了支撐職場快樂的八大支柱:均衡、專注、慈悲、彈性、溝通和聯結、正直、意義、開放的覺察。那么你就聯想一下,你是屬于哪一種情況,從中吸取和應用相應的方法。接下來就這八大支柱,做一個簡潔的說明。

一、均衝:就是把你與工作區分開來的能力。

當你面對工作壓力的時候,能從容的抽身出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事實求事的對待工作時間,合理管理。不要不切實際的盲目進行,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在自我需求與選擇之間取得平衡。無論選擇的事情輕重,你都不會感到不快,都能欣然接受。

二、專注:集中精神工作的能力。

專注于當下,如果你正在喝茶,那就什么都不想,只專注于這杯茶的口感、溫度。不要胡思亂想,認真的干完喝茶的事情,然后再接著干下一件事情。而不是想著做飯,又想著看電視,常常電視也看不了,飯也做不好。

就在昨天,我還給朋友發信息說我感到很無聊,作者說,無聊是因為不夠投入。細想一下,還的確是這樣,我本來是在看書的,然后又拿起手機看微信,然后又聊天,一心三用,說明對哪一件事情都沒有專注力。自然覺得百無聊賴。

這里還需要著重說一下拖延癥,這個毛病幾乎人人都犯,我就是拖延癥的重癥患者,任何事情,只要一拖下來,再做就會沒有期限了。大多數的人往往還明知故犯。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單點戒除拖延癥的專注法。就是一件一件的去完成。不至于看著一堆的事情,哪件都不想做。

三、慈悲:從不完美和錯誤中重新開始的能力。

第一次明白覺知,有慈悲心的人洞察力也很高。因為只要有洞察力,你才能發現一些細節,能發現細節問題,就是看懂了。有些事情,只有懂得人才能理解。才能接納和包容別人的過錯。

怎么才能具有慈悲心呢,作者說,慈悲必備三要素:正念、共通的人性、仁慈。正念能使我們公正的就事論事,不帶感情色彩。共通的人性,能使我們互相理解,善解人意,明白身為人就是不完美的存在,人無完人。仁慈能讓我們以溫暖和諒解的態度對待自己和他人。

工作生活中所犯的錯誤,無論是對已還是對人,都不必過份的責備,可以重新再來。對于別人的評價,不要太在意。但我們也不要輕易的去評判別人。事實求事。

四、彈性:是指培養從挫折、沮喪、失敗中復原的能力,也就是反脆弱。

當我們面對失敗的時候,對自己不要太苛責,溫柔的對待自己。可以出去休假,踏實放松的睡眠,離開辦公室,到自然的環境中走一走,或者干脆找個地方發泄一下不良情緒。都可以緩解我們的神經。要明白,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能夠左右和改變的,只能坦然接受,大不了重新開始。

五、溝通和聯結:化解職場沖突,不被情緒撐控的能力。

在職場中,人際關系處理得好,心情自然會大好,每天都會開心工作的。所以化解職場中的沖突就顯得尤其重要。與同事溝通,一定要說話真實,時機合適,動機良純。就算和不喜歡的人交流,也一定要有好的心態和情緒,講話要讓對方舒服,不要傷害。要肯定式的詢問同事,不要參與職場中的八卦。

六、正直:指把最深入的道理觀帶到職場上的能力。

當工作和正直相沖突的時候,這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要想做好,職場的優先級往往與個人價值取向相抵觸,而且工作本身也帶來很多相互矛盾的要求,即要激烈竟爭,又要合作無間。這種時候,我們就需要正直,在保持正直的前提下,可以幫助別人,又可以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七、意義:將工作與個人價值結合在一起的能力。

工作對你而言是什么?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一種身份的象征,還是一個夢想的實現?不同的答案就決定了你在工作中感受到的意義。有人在工作中賺錢,有人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成就感,有人在工作中找到理想,有沒有致富、出名,都會感受到工作的意義所在。

八,開放的覺察:指看不到不同的可能性而不畫地自限的能力。

有人覺得工作限制了他的生活,其實工作是拓展而非限制。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工作和同事、領導。如果你沒有這份工作,你就不會認識那么多人,也不會有工資收入。雖然你也許有了自由,但你的自由卻僅限于家和街上,卻進不了公司。

用開放的覺察,當工作停滯不前時,先安靜下來,慢慢的想一想,理一理思路,然后再尋找合適的機會。因為人在荒亂中,往往會越做越糟。

不要把工作當做負擔,也不要抱怨工作帶給我們的煩惱,學到了作者教我們的職場中的這八大快樂支柱。你就會覺得工作是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情了。不再會因為工作中的種種狀況而感到焦慮了。整個人都會好起來,生活能不美好嗎?

其實不是生活美好了,而是你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反正我是學到了如何克服拖延癥了。每天只做一件事。你也加油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