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棵花白】
01
昨天喬克兒在文章中寫到關于上帝之手的命題。如果一個人可以掌控別人的命運,那么他是否應該掌控別人的命運?
其實每個人都擁有上帝之手,當他為人父母時。
決定一個人是否來到這個世界上,左右一個人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時期,參與生成一個人的性格,可不就是那個人的上帝么?
每一個“上帝之手”最初做出的決定都是自私的。我不相信有任何父母是為了愛自己的孩子而生下這個孩子,年輕男女生孩子的理由無非是傳宗接代長輩催擾年齡到了或者避孕失敗。
父愛母愛不是生育功能健全就能具備的。一個人真正擁有完整獨立的人格,穩定的性格,知道如何愛,如何表達愛,又有身為父親或者母親的稱謂帶來的責任與權力加成,才稱得上父愛母愛。
與其說學會愛孩子,不如說學會懂得去愛一個人。如果身為一個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只剩下撫養和贍養的交易,那她無疑是失敗的。
交易這個詞太過商業,太過冷冰冰,沒有人情味兒,卻是很多中國親子關系的真實寫照。
世間所有的感情,之所以魅力無窮,就是因為它理不清楚,割不明白。能割明白理清楚的感情,都是失敗的。親情更是如此。
02
如果我有幸成為這樣的上帝,我將與一個生命建立千絲萬縷的聯系。我會將這個生命視為天使,不是傀儡,不是小貓小狗,更不是敵對的撒旦。
我敬畏生命,知道一個人成為人的不易。人區別于植物動物山水土石,能雙腳行走,有文明,有文字,有詩,有感情。茫茫星海里,要有怎樣的偶然,才幸而為人?
這樣的偶然值得被敬畏。有機會將這種偶然贈與另一個人時,更應該滿懷敬畏與感激。
上帝之手,不是操縱著牽線木偶的街頭藝人,也不是牽著猴子討錢的耍猴人。單方面的被決定出生,已經有違公平了,又怎么能問心無愧地苛責施暴,怎能坦坦蕩蕩地綁架索取。
我將滿懷感恩地與一個孩子相處,這個孩子并不曾虧欠我,我將這個孩子帶來這個世上,就該成全他,成就他,就該給他所有關愛與照顧,祝愿他好,不是打壓他,辱罵他,詛咒他,恃強凌弱式的傷害他。
03
母愛應該是孩子的客觀感受,而不是一個女人主觀的自我崇拜。自我崇拜式的母愛,僅僅滿足于讓孩子的軀體活在這個世間,就覺得自己已經建功立業了,視孩子為奴隸,發泄心情的工具,把親人養成仇人,摧毀孩子的精神,貶損孩子的人格,時刻給孩子灌輸你就是個垃圾廢物不聽我的你就會死的觀念。
為人母當為自己立上無字碑,敢于聽孩子真實的評價。認清自己的位置,是引領陪伴,不是控制與綁架。
人是自私的,愛是無私的。自私是理性是利己是尋求最大利益,而無私是傻是蠢是感性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一個人活得只剩下自私,那么她就會越來越不可愛。傻蠢感性沒有道理是一個人鮮活的理由。
我不擅長寫雞湯,我只會寫實話。機關算盡太聰明,把有限的智力全用在算計孩子身上,最后往往沒有好結果。
04
又到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了。我將冒天下之大不韙地說一句,不是所有的母親都有母愛,不是所有的母親都懂得愛自己的孩子,不是所有的母親都值得被歌頌。
希望我們不要成為這樣的母親,不要指望著依托孩子善良的原諒,不要指望著憑借年老而得到和解。一個失敗的母親在年歲漸老時,很可能什么情感上的回饋都得不到。只能抱著一堆冷冰冰的錢,哀怨地感慨孩子怎么不懂事不陪你。
人終究不是機器,是人都有心,心里有一雙眼睛,看得清清楚楚,心里還有一桿稱,衡量愛的稱,短斤少兩是騙不了那雙眼睛的。
我不算信佛,但是我信此生的因果。想要得到什么樣的果,須得提前種下對應的因。
若我為母,必種善因。不向子求財,不借子成全自己,不綁架,我是獨立的,他亦是獨立的,他完全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人生,我只求他快樂。
很多道德婊會說,等你當媽了你就知道了,你還是會像你媽對你一樣來對你的孩子。錯了,你不是我,你也不會切身體驗我的體驗,故而也不會明白我的反思,我還真不會那樣。
所有的悲劇都會從我這里終結。
我具備這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