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知道了簡書的存在。開始是好奇,后來也悄悄行動起來,敲了表達一個小心情的幾行字,偷偷地發布了出去,沒想到還真能發表,而且還吸引幾個讀者(說是讀者,其實就是親密的朋友和家人,怪不好意思的,呵呵?。?/p>
后來慢慢知道簡書里有很多專欄,散文,詩,美食,美人說,旅行途中……,所有現實生活中的話題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專欄,這讓我一下子興趣大增。簡書客戶端中包含雜文時政、小說詩歌、電影評論、科技新聞,無論你的興趣如何構成,總能在這里找到志趣相投的作者與內容。簡書始終致力于做中文世界最好的寫作與閱讀平臺,集結最優秀的創作者與文字愛好者,在嘈雜喧囂的網絡時代,重新沉淀并喚醒文字的力量。
年少的時候我有過當作家的夢想,當時以為只要有一顆善感的心就可以實現夢想。后來發現自己抽象思維還可以,關于文學,自己缺少的是豐富的想象力,再加那時有點害怕語文學科,課外書也讀得很少,所以語言能力極其薄弱。在初中只有一次,作文被語文老師在班上作為范文品讀。至今老師的那一句富有激勵性的作文評語還印在腦海:有真情實感,文章非常感人。
說起真情實感,這點我倒是真的不否認,心里經常藏著無數個小心思,小想法。有時無法與別人交流時,就偷偷地寫在了日記本上,至今自己還保留了十多本已經泛黃的日記本,一個鮮活的多愁善感的少女躍然紙上,盡管筆跡歪歪扭扭,語言幼稚,但絕對是真情實感的記載和流露。
上師范那會兒,學校有個什么詩社,我好像也偷偷投過一首小詩,后來也被詩社采用且發表在他們的詩刊上,為此讓我偷樂了好一陣子,甚至有種“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就感。其實,那些就是一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青蔥歲月的贈禮而已。
倒是很多年來一直堅持寫日記值得自賞的,只是后來為人妻為人母以后,生活上的忙碌讓自己沒有時間去多愁善感,去悉心發現生活中點滴美好,更靜不下心來執筆去記下什么了。最多就是抽空約上閨蜜,三杯兩盞淡酒,一醉解千愁,大有“看盡紅塵已是仙,仗劍平步上青天.醉臥云端弄日月,酌酒一笑戲人間”的悲涼氣概。
于不知不覺的歲月中忙大了孩子,恍然間自己已經到了霜染青絲的歲月,尚好還有“情思不絕 婉兮美人,惶惶我心”的小小情懷!孩子遠在異鄉求學,雙親身體健康無恙,這給了我更多的閑暇時光。工作之余,享受生活,感恩生活,同時因為到了懷舊的年齡,很容易觸景生情。一首歌,一個人,一個老地方,一什小物件,心底的柔情常常被觸碰,此刻,想要表達的欲望就很強烈,如此靜下心來跳動手指,敲起鍵盤,就會一氣呵成。但往往回頭看時,以為很精彩,結果感動的只是自己。
一篇小短文發了幾個專欄后,文章立即發表出來,喜悅的火花立即四濺。后來才知有的專欄根本就是直接投稿,無需審核的。當時就暗笑自己依然天真幼稚。再后來才知道有很多的專欄是需要審核的,而且文章要求還比較高。如,我寫的自認為不錯的《買花記》就被散文專欄拒稿了,當時雖有些失落,但并沒有因此挫消我寫文的興趣。我知道肯定是因為自己的文章有很多不足才被拒稿,我應該繼續努力才是。所以,為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我會利用所有閑暇的時間打開簡書,欣賞里面的優秀的作品,學習人家創作的方法,感受滲透在語言文字中的魅力。我知道語言文字的精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但一定會是一個逐漸完美的過程。
以前談到寫文,腦中經常一片空白,怕寫也懶得寫?,F在自從到了簡書以后,喜歡寫,也堅持寫,一旦有了靈感就牢牢抓住,哪怕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一個極其平淡的念頭,甚至一個眼神,只要想表達,就隨著自己的思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有時我自己不得不承認,我寫出來的文簡直就是大白話,跟一碗白開水無區別。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優美的語言。但自己感覺至少語句是通順的,表達是流暢的。每次下筆的時候基本上是一氣呵成的,有時因為時間的限制,也沒有字斟句酌,反復推敲,就去投稿了。后來懂得了日更的概念后,就更是抽空爭分奪秒完成每天的創作任務了。好在簡書有個編輯同步更新的妙處,有時回看時發現不足的可以隨時更改。說實話,在簡書里面,沒有壓力,就是心情隨筆。我后來有感而發寫的《回家的路》和《一對老冤家》無意間又被散文專欄連續選中,這讓我對自己又增添了一絲信心。
今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抽空看汪曾祺的文集《人間滋味》里的一句話:許多東西,乍一吃,吃不慣,吃吃,就吃出味來了。我想偷換一下他老人家這句話的概念來勉勵自己:有些文章乍一寫,寫不好,寫寫,就寫出味來了。
來到簡書雖然不到五十天的時間,卻感覺自己人生又有了新的樂趣,新的收獲,甚至是新的成長。簡書,其實很簡單,就如一位簡友對我的評價:簡單,純粹,卻又明媚。不知道這樣的理由夠不夠你駐足,夠不夠你守候,反正我會一直的守候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