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知乎上被邀請回答了2個類似的問題:
1)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可以做什么?
2)游戲行業市場及運營類崗位從業3年,想加入人工智能領域,如何完成這么大的跨越
這讓我很驚喜,終于有人不僅看到了這個巨大的新機會,更是愿意做出改變了!對于有這種想法的大牛小牛,首先真的很贊嘆你們的眼光和主見;當初我進入這個領域,真是機緣巧合,并沒有這么清晰的意識。
要做出這樣的改變,首先要有一個認知——長期來看,行業選擇是比個人努力要更重要的事。
大牛caoz在《從校園到職場 - 不要輕易給自己定性 》一文中就說到:
【所有開辟性的新行業都面臨一個問題,你根本沒有對口的應屆生可用,而恰恰這是新人最佳的時機,有一個算一個你們去看,那些茫然無知沖入新行業的年輕人,他們的平均回報率遠遠超過那些因循守舊在自己擅長領域的家伙。 回到十幾年前,那些糊里糊涂去了百度,騰訊,阿里的,和按照自己職業規劃去了知名外企的,誰的回報高?而由于新領域人才緊缺,當時這些青澀的巨頭的入門門檻比那些知名外企,不知道低了多少。那么很多人會認為這只是某個時段的特例,我個人認為,今天,依然存在這樣的窗口。】
另一大牛Fenng也曾在朋友圈分享:
【一個人畢業后找個工作,然后打怪升級賺錢。
1)靠自己專業技術提升,跟入行薪水比,最多薪水漲幾倍就到頭了。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這里折騰。
2)做對了前一項,選對一個行業,薪水最多十倍就到頭了。剩下百分之二十的人絕大多數在這里。
3)做對了前兩樣,再加上選對了一家公司,最后拿到的回報百倍都不止。】,
那么,那些行業是好的機會呢?
個人目前推薦的是,人工智能/機器人。這2個方向,能支撐至少未來20年的人類發展,賽道足夠長。每個傳統行業,加上人工智能,都可能打造出足夠成功的公司。這個大趨勢,相信很多人都了解,就不贅述了。
然后,問題來了,想加入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如何完成這么大的跨越?
首先,分享一下行業人才匱乏的現狀:
1)因為行業剛起步,所以人才非常非常少。少到什么程度?某個技術領域的全國可選人才(甚至全球),可能不到100人!是的,沒看錯,做這個領域的公司和學校就那么幾家。而且,不僅是技術人才,連產品經理、市場宣傳等職位的人才都極度匱乏。這又和第2點相關——
2)人才培養周期長。因為需要復合型人才(多個技術領域的技能疊加,甚至還需要深入了解某個垂直行業),至少至少半年的積累,否則都沒法跟業內的人開口說話(一說就錯,漏洞百出)。
3)轉型難度太大。對于轉型進入此行業的人才,不僅需要處理的工作內容需要變化,甚至你的思維方式、你整個人,都需要變化!難度大到,就像“傳統行業的人學互聯網思維”一樣,甚至于,可能很多做人工智能/機器人的人,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因為我們也是最近才意識到的。。。
既然這么好的切入時間,那具體該如何做呢?下面是幾點個人建議:
1)收集行業信息,dig出你自己覺得不錯的備選公司;
2)主動去近距離的接觸,選擇團隊氣質、做事方式和你match的一家,特別是創始人CEO你很認可;
3)馬上加入,不論目前對方能給的待遇多少。就像曾經看過的一個說法(大意),看到即將起飛的宇宙飛船,趕快上去,別挑什么座位了。退一萬步說,即使這家公司產品失敗了,你自己積累的經驗教訓還在。
4)入職之后,你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甚至挫折,堅持前進。
人工智能機器人是波瀾壯闊的萬丈深淵,無數魚會化成龍;我們圖靈機器人相信自己最終會是化成龍的團隊之一。有緣看到這里的朋友,只要你真的非常想做人工智能/機器人 & 學習能力強,請聯系我吧。
---------------------
作者hanniman,前騰訊產品經理,現圖靈機器人運營VP,微信公眾號“hanniman”,分享“人工智能機器人/個人成長/創業”3類話題的原創干貨。
11月6日,圖靈機器人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發布了“圖靈OS”,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楊靜老師的分享文章:http://dwz.cn/2awp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