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應該多讀幾部溫暖的書;而溫暖的書,一定要有智慧才行,可以從中學到東西,不然為什么要讀經典?
我選的這幾本書都不會很難懂,甚至可以一讀再讀。世事那么艱難,而還好我們可以在書中得到慰藉,靠著他們的智慧和豁達取暖,并將這些文字輸入自己的血液里后,更堅定自己的信仰,更有勇氣過好自己的生活。
周末想讀什么書,胎教讀什么書好呢,有什么好書推薦,先讀這幾本書吧!
黎巴嫩的文學大師紀伯倫,是我們讀書路上不可錯過的人。如果說泰戈爾的詩純真得就像孩子清澈的心靈一般,那么紀伯倫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向我們娓娓講述那些人的一生里應有的智慧。
在這本詩集里,冰心先生的翻譯也增添了很多的趣味。紀伯倫在書中講到了愛、孩子、夢想、工作、歡樂與悲哀、美等,以這些與人類息息相關的事物,當作詩的篇章。
里面有很多蘊含哲理的句子,都是他人生深刻的領悟,隨便哪一個句子都可以獨立拿出來當作我們的座右銘。比如寫夢想,他說:“我寧可做人類中有夢想和完成夢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個最偉大的、無夢想的、無愿望的人。”
關于愛,他說:“愛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為愛在愛中滿足了?!?/strong>
關于孩子,很多父母都將孩子當作自己的個人財產時,他說:“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strong>
關于悲傷與快樂,他說:“悲哀的創痕在你身上刻得越深,你越能容受更多的快樂?!?/p>
還有很多這樣智慧而有哲理的言語,很多的美,很多的不理解,都可以在他的筆下得到自己的領悟。
看他的書,就像跟一位心胸開闊的哲人對話,也像一位老爺爺將他自己的智慧悉心的教導他的孫子孫女,只要你愿意用心地去聽。
這是一本可以常常拿出來看的書,看的時候很多話覺得太美,所以那時我工工整整地用筆摘錄了很多句子,寫在筆記本上,現在時常翻出來讀一讀,常看常新,看一次就多一次新的領悟和堅定。
有人說,要想得到高的智慧,就應該多跟老人和孩子聊天。經歷了紀伯倫的厚重,那么我們這時可以看看泰戈爾。
越是經典,越是感動,往往越是最簡單有力的。
泰戈爾的詩風影響了我國一代文豪,無論是郭沫若、徐志摩還是冰心,那種對生命的禮贊,影響深遠。有時我們知道他太出名了,只是在網絡或影視作品當中常常讀到他的詩句,卻沒有好好地翻開他的詩集讀一讀。
在《吉檀迦利》這本書中,他以輕快、歡暢地筆調歌唱著生命的枯榮,現實生活里的歡樂與悲傷,在他的筆下都被寫成了一首詩。寫人神的融合,我們每個個體渺小的力量,與神的同在而具備了巨大的能量,散發著無窮的光和熱。而這就是信仰,是一首生命之歌。
《飛鳥集》里面的句子更是耳熟能詳,無論哪個領域的創作者,都能在他的詩歌里找到靈感。里面每一句話,都可以拿出來讀一讀,像一個純凈的小孩,讀著最真最善的詩。
“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反說它欺騙我們?!?/strong>
“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將失去群星。”
“‘可能’問‘不可能’道:你住在什么地方呢?它回答道:在那無能為力者的夢境里?!?/strong>
……
他的詩,像吃下的一口蜜,像喝下的一口泉,像品不盡的茶,提到詩,我總會想到他,在他的詩里我看到了更動人的生命,更深層的智慧。
在現當代里的作者里,我很喜歡史鐵生,喜歡他對生命的思考,以及他鐵一般的意志。
他因為年輕時去農村插隊,卻因雙腿癱瘓而回北京,后來又患尿毒癥,靠著每周三次透析維持生命。所以他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
他的生命是個奇跡,在漫長的輪椅生涯當中,完成了生命的高峰。他不是透過作品來傳達思想,而是向每一位引導著讀者探索生命的意義。
他的《我的地壇》我們并不陌生,因為中學時讀過這篇文章,那時的我們還不夠懂得。而當我們經歷一些艱難之事之后,會深深地了解史鐵生他筆下的強有力的生命力。
那年我在北京的地壇逛了很久,長滿古柏,很幽靜的地方,我在那里體驗著史鐵生癱瘓時一心想死時的心情。就在這個園子里,他最后讀懂了生命,雖然怕麻煩母親,一心想尋死,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覺得活著沒什么意義。
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他在地壇反復地思考“死”,后來他意識到“死是一件無須急著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strong>
這個深刻地覺醒啟發了多少人,有勇氣地去活著。先別急著去死,試著好好地活一次。當我們都在浪費著自己的生命在做些無聊的事情時,真的有的人在想著怎么死,以及怎么活。
在這本書中,除了寫到對生命的思考,還寫下了一位偉大的母親。在地壇里,不單單有他輪椅的車轍,有他車轍的地方都有過他母親的腳印。
雖然我們曾經學過,但是試著再去讀一遍,除了可以感動得讓我們熱淚盈眶,還能讓我們讀懂更深的生命意識。
梭羅的這本書,常常排列在暢銷榜里,里面的內容真的值得我們好好看看。
電影《死亡詩社》里就常常引用到梭羅寫句子,足見他對美國人精神的影響。他那種崇尚自我、自力更生的精神不僅影響著美國人,也影響著世界各地想要追求生命實質的人。
他說:“大多數人過著安靜而絕望的生活?!边@句話,對你我是不是一句警醒,你是不是此刻正過著安靜而又絕望的生活呢?
可能聽天由命,任由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卻不敢去創造,就應該是習以為常的絕望了。所以梭羅也告訴我們:“不做絕望之事,這才是智慧的象征?!?/strong>
在他的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生活無比認真的態度。他認為,大多數人都在拼命地追求著各種生活方式,但卻失去了生活的真正目的,許多人并沒有認真地生活,大多數人只是在花費時間與思想來獲得衣食住,而忘記了追求精神上的慰藉。
梭羅的文章可以早點去品讀,當你讀時,你也不會再這樣隨波逐流沒有一點快樂可言了。像他那樣,認真地去捉摸生活,活出理想的樣子。
合上書時,我也想像他一樣說:“我要深入地生活,吸取生活的全部精髓,要堅強地生活,像斯巴達人一樣,掃除一切非生活的東西?!?/strong>
雖然看過很多他的書,但是最先推薦的是這一本,因為在這本書中我收獲的是他高度的自律,因為自律,他才能完成那么多書優秀的小說。
在長達四分之一的世界里,日日都堅持跑步,很多的靈感和文章結構都是在跑步時想到的。寫了幾十年別人的故事,這次只寫自己。
書里面有很多的金句,很多都能激勵到你我。
關于寫作,他談集中力的重要性。集中力,是將自己擁有的有限才能匯集,爾后傾注于最為需要之處的能力。沒有它,則不足以辦成任何大事。他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個小時。坐在書案前,將意識僅僅傾瀉于正在寫的東西里,其他什么都不考慮。繼集中力之后,必需的是耐力。
“必須要有這種耐力?!?/strong>
多么迷人的集中力,每次當我懈怠時,我總會想著村上春樹嚴格而有規律的自律生活。相信很多寫作的人,都有看過這本書,那種寫作和跑步全然地投入,不僅迷人,更鼓勵人。
以上是我精挑的幾本書,希望這些書可以在寒冷的季節里陪伴你,不僅溫暖你,更能讓你對生命有著盛大的期待。
【小森森·書與電影】系列文章。
你有什么好書,向我推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