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讀分享了泰勒·本·沙哈爾的《幸福的方法》。
泰勒因在哈佛大學教授《幸福課》,一度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老師。我知道他的時候,還不是因為這本書,而是他風靡已久的《幸福課》,當時豆瓣上很多推薦人講述《幸福課》對自己的神奇改變,我有幸看到推薦,然后如饑似渴的看了起來。那時候工作和戀情都不穩定,生活如一潭死水,然而《幸福課》告訴我,生活像什么樣子都是內心的一個投射。我找到了原因,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思維方式,雖然生活還是老樣子,但整個人像吃了人參一樣容光煥發。
當然低潮期也會反反復復,所以每當心情低落鉆牛角尖的時候,我就扎進視頻聽幸福課。泰勒平緩的聲音,扎實的觀點,讓他的每一句都特別有力量,如同小錘子一樣敲打著我的心靈,一堂課結束我的心便如同撥開迷霧般豁然開朗。我這艘海上迷航的小船,也終于找到了停靠的水岸,那種踏實感讓人想要感恩。
我也曾擔心看完了怎么辦?再次掉進情緒的深淵怎么辦?但后來情緒的波動越來越小,我知道我的心理建設完成了,我懂得了維護內心的次序,甚至還能自主調動自己的心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重要場合。這就是《幸福課》教會我的,相信每個人聽了都會受益無窮。
這本書傳授了同樣的幸福方法,今天你不用如我般周折,就可以輕松獲得幸福訣竅。書內分享了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避免三種不幸、另一部分是、增強兩種心態。
避免三種不幸
001 好逸惡勞,漸漸迷失自己。
現在很多女性,思想還停留在六七十年代,認為“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把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統統扔掉,認為找個有實力的老公把自己嫁了,然后做個清閑的家庭主婦就萬事大吉。
甚至他們的長輩也會傳授這種思想,雖然長輩自身也不怎么如意,卻無比僥幸的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準能遇到好人,寄希望于運氣。自己的婚姻出問題時,怪時運不濟,不從自己身上找問題,還拎不清的教育孩子。
那么如出一轍的思想當然也有大同小異的結果,好點的情況是:老婆和社會脫節,每天圍著老公孩子灶臺轉,逐漸越來越依賴老公,失去自我,老公對這種老婆無可奈何,只好認命;不好的情況是婚姻破裂、無性婚姻,婚內出軌等等,畢竟年老色衰又沒有自我的女人,誰會喜歡?
可見好逸惡勞,最終的結果只會迷失自己,持續的幸福不是一撮而就的,只有緊隨環境提升自我,不斷成長,才會守住自己的幸福。
002 只追求結果,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
職場總是結果導向,因為領導需要業績說話。但人生中很多事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比如:唐僧一行西天取經,本來孫悟空一個筋斗云就能解決的事,佛祖偏偏安排他們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佛祖沒事找事嗎?并不是,因為佛祖明白過程的重要性,這些帶有原罪的徒弟們,在沒有挫折的錘煉、沒有困境的觸動,他們無法消除身上的狂傲和戾氣;也只有經歷過出生入死,團隊協作、師徒情、兄弟情,才能發掘出他們人性中的善,才能將這群禽獸徒弟渡化成佛。取經只是一個形式,重要的是過程中的修行。
生活中,對于短平快的事情,我們可以因為效率而追求結果;但在一些需要謹慎的事情上,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比如:你要考駕照,如果你只是為了拿駕照,現在是有捷徑可以實現的,但只拿駕照你愿意嗎?如果不學習駕駛技巧你就上路,那不等于送自己的命上路么?所以在這件事上,你肯定更重視學習的過程。
003 玻璃心,輕易就被生活打敗。
斗志是個不穩定的東西,有的人百折不撓,有的人玻璃心,并不見得是能力不行,相反,聰明的人因為敏感更容易脆弱,遲鈍的人因為“鈍感力”更容易堅韌。
有一副挖金礦的漫畫,畫中兩人同時在挖一個金礦,一個人眼看就要碰到黃金,他卻垂頭喪氣的轉身走掉;另一個人看起來傻呵呵的不知疲倦的挖,但是他馬上就挖到金礦了,我們替他開心。這幅漫畫告訴我們,成功的人往往總能堅持到底,遇到困難他反應遲鈍,繼續死磕,最終他會獲掌聲和榮譽;而半途而廢的人總覺得困難重重,玻璃心說碎就碎了,最終一蹶不振成為loser。
增強兩種心態
避免消極心態,還不足以讓你正能量爆棚,如果主動出擊,順應人性激發正能量,我們可以輕松獲得幸福感。
001 增強特權感
現在一些商家喜歡搞饑餓營銷,其實就是將人們花錢時的痛感轉化成一種特權感,進而激發消費熱情。學習也是一樣,很多不收費的課程沒有人會珍惜,反而是收費的課程人們趨之若鶩,這其中就有聽課的特權感在作祟,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花錢,付出代價得到的讓人珍視,不勞而獲的讓人不屑,這就是人性。
說到人性,肯定也是共性,我自己也一樣,我們要做的不是壓抑它,而是巧妙順應以獲得自己的幸福。學習時,你把學習當做一種特權,一種獎賞,學習的幸福感瞬間倍增。比如工作完成后才能獎勵看半小時的書,那么你會越來越喜歡看書。
002 增強使命感
大部分人都有一個很好的品質:責任感,所以當他做事時,就會當任務做,比如工作、逛街、旅行日記。
責任感是好事,但如果被其束縛,那么它會變成你的天花板。然后:你的工作是任務,而非你的事業;你去逛街是任務,而非一份悠閑的心情以及和閨蜜相處的快樂時光;你把旅行日記當任務,你想獲得更多贊賞而非方便他人的攻略。你做的一切都太功利,所以你活的很累。
責任感是為自己或者小范圍的家人謀福利;而使命感是一種大愛,旨在幫助更多的人,哪怕未曾謀面的人,使命感是一種更高的格局,更能讓你感知到自己的重要性,也是一種讓人無私奉獻同樣幸福滿滿的神奇力量。
總結一下,我們今天分享了兩部分的內容。分別是避免三種不幸,與幸福并肩齊驅;增強兩種心態,掌握幸福的訣竅。幸福是一種感覺,當你消極時它遠離你,當你積極時,它緊隨你。積極心態也是一種成功的必備素質,追求幸福也是追求成功,幸福從來不是單槍匹馬,而是聲勢浩大裹挾著成功和榮譽一起到來,讓我們“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