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提到怎么樣才能做到“邏輯清晰”的表達?答案就是——使用邏輯清晰的金字塔結構!首先找出事物的“共性”,其次列出少于3的要點,最后,表達思想的邏輯順序是以總分形式展現。
今天我們一起閱讀《金字塔原理》這本書的第2章 金字塔內部的結構,從這一章的內容中你能夠了解“思想”的定義,多組“思想”是相互關聯的,如何排列組合你的“思想”使它們更清晰、更有邏輯。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可以幫助你在向你的讀者、聽眾、學生傳遞新的信息時,能夠吸引的他們的注意力;能更清晰的向他們傳遞你的思想。
幾個觸發點:縱向聯系,橫向聯系,思想定義,判斷傳遞方法
第2章
有些很明顯的事實可能也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被人們所認識。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閱讀的過程。一般的文章都是一維的(one-dimensional):一個句子接著一個句子,在紙面上基本呈現出縱向向下的結構。但是這種縱向延伸卻掩蓋了一個事實,即思想是位于不同的抽象層次上的。根據這一事實,大主題下的任何思想都同時與文章中的其他思想發生著縱向及橫向的聯系。
縱向聯系
三個知識點:
- 讀者為什么感興趣,如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 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通過問答式推進。給他提問的機會,并提前做好回答。
- 思想的定義
P26頁 縱向聯系能夠很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通過縱向聯系,你可以引導一種疑問/回答式的對話,從而使讀者帶著極大興趣了解你的思路進展。為什么可以肯定讀者會感興趣?因為這種縱向聯系會迫使讀者按照你的思路產生符合邏輯的反應。
為了向受眾傳遞新的信息而作的表述,必然會使對方就其邏輯性產生疑問,例如,“為什么你這樣說”、“怎樣才能這樣”。作為文章的作者,你必須在該表述的下一個層次上回答讀者的疑問。但是,你的回答仍然是向讀者傳遞他不知道的新信息,這又使讀者產生新的疑問,于是你又在再下一個層次回答讀者新的疑問。
將不斷地按照“引起讀者疑問并回答疑問”的方式繼續寫作,直到你認為讀者不會再對你的新表述提出任何疑問為止。(讀者不一定會同意作者從第一個表述到最后一個表述的思維進展方式,但至少能夠明確了解作者的思路,而這是所有作者期望的最好效果。)
小結,讀者為什么感興趣
* 因為符合邏輯
* 梳理表達邏輯關系,便于讀者理解
切斯特頓的幽默故事,感受邏輯的力量。
* 豬很漂亮。
切斯特頓說,豬應當被當做寵物養;讀者當然會問“為什么這么說”。切斯特頓說:“有兩個原因:首先,豬很漂亮;其次,豬可以培育出很多品種?!?/p>
讀者:“為什么說豬很漂亮?”
切斯特頓:“豬很漂亮,因為豬很肥,而且具有典型的英國特征。”
讀者:“肥胖有什么漂亮的?”
切斯特頓:“肥胖能夠使其他人顯得苗條,也能夠使肥胖者更謙虛(因為有人比他還胖)。”
至此,雖然你顯然不會同意切斯特頓的論述,但至少你可以解他的論述過程。你能夠清楚地了解切斯特頓為什么作出如上表述,也顯然不需要再提出疑問以進一步了解其推理過程。于是,切斯特頓可以繼續他的另一部分論述,即豬漂亮是因為它們具有典型的英國特征。
讀者:“為什么具有典型的英國特征就漂亮呢?”
切斯特頓:“豬與大地是互相連接的;這種連接說明權力與仁慈并非不能共存;這種態度是很符合英國特點的,也非常美好,足以成為英國的國家象征。”
同樣,你可能會對這種觀點持不同意見,但是你能夠很清楚地了解切斯特頓這樣表述的原因。這種表述之所以清晰,是因為其思想的組織一直緊緊圍繞著回答由主題引發的讀者的疑問。
P27頁 思想的定義
在本書中,我將“思想”定義為“向受眾發出新信息并引發受眾疑問的語句”。(人一般不會閱讀自己已經了解的內容,因此,也可以說,表達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受眾傳遞新的信息。)你放在金字塔結構每一個方框中的就是一個“思想”。
你的“思想”在金字塔內部的結構中除了縱向聯系,還有橫向聯系。我們來了解一下橫向聯系。橫向聯系中提到兩個知識點:
1. 歸納性思想,思想之間是互相關聯的
2. 文章序言的結構,提出問題的起源以敘述的形式出現
序言的開頭應向讀者說明“背景”的時間和地點,在背景中發生了“沖突”,使讀者提出你的將要“回答”的“疑問”。
這種典型的講故事式的呈現——背景、沖突、疑問、回答——能夠使你確保在引導讀者了解你的思維過程之前,你和讀者是“站在同一位置上”。這種形式還能保證你將思想的重點一定放在文章的最前面。這也是判斷你是否以最直接方式傳遞正確信息的方法。
分享到這里,今天的第2章內容就要結束了,讓我們一起總結今天的內容。從這一章的內容中你能夠了解“思想”的定義,你可以用縱向聯系、橫向聯系找出多組思想的關聯;用提問/回答式的方法去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去推進你的思想;用講故事式的序言首先呈現你的思想。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讓你有所收獲,表達觀點更清晰,更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