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歌及游戲:牙牙學語第一冊的《包餛飩》
吃完晚飯后,石頭吵著要出去散步,于是爺爺奶奶帶著一起下樓了,十幾分鐘后就回來了,開了門后,跟我說,“下雨。”“下雨就不能在外面玩了,是不是?”“是,不能玩。”現在這個階段,跟石頭對話很好玩,他就像一只小鸚鵡牙牙學語,對話很簡單,但語調和發音特別好玩。
于是回家之后,在家里玩。先玩了一遍《打夯》,直接抱著他,把屁股蛋往沙發上夯。他樂呵呵呵的笑。
然后一起看了一遍包餛飩的視屏,開始玩。
包餛飩
砰砰砰!敲園門,
摘花菜,包餛飩。
包得大,給阿爸,
包得小,給小寶,
啊嗚啊嗚大口咬,
肚子吃得圓飽飽。
捏著他的手,包來包去,說到吃的時候,就假裝吃,好可愛。很感動的是,第二遍玩的時候,念到包的大,給阿爸那一句,我沒念完,問他給誰吃,他說給媽媽,再包一個,給寶寶,跟我們視頻的爸爸著急了,只好再包一個給爸爸。
只完了兩遍,他就跑了,騎著他的車在客廳里轉。他到廚房的時候,叫他去買菜來包餛飩,我坐沙發上叫他買來給媽媽,西紅柿和黃瓜買對了,土豆就搞不清了。黃瓜,他說不清,說黃花,還強調了一下顏色,綠色的黃花。
2、繪本:
《好疼呀,好疼呀!》這一本基本上是他自己看的,一遍看一邊念念有詞的說著。這本算是他比較喜歡的書了,也很符合他現在的認知水平。
《波波要睡覺》這本是共讀的,情節簡單,他能理解。最近他正在自己學著告訴大人要尿尿,這幾天,有時候在沒尿的時候,就自己跟媽媽和奶奶說了,真的很棒。所以他最近可能對尿尿這件事頗有感觸,我們共讀完后,他自己又翻到那一頁,說,波波尿尿,盼盼尿尿。這也是閱讀與實踐相結合了,倡導立體式閱讀。
《自己的顏色》這一本,他目前不太感興趣。只是看了前幾頁,說了各種動物和他們的顏色,他就說不要看了。
《三頂帽子幾個人》只看了扉頁的數字,認數字他很喜歡。本來想讓他練習下數物品的,因為數什么物品有幾個的話,他只會瞎來,嘴巴里數的和手指的不一致,所以數不清物品有幾個。但是他不要看,所以就沒繼續看。因為我們每天都看,已經養成了習慣,所以,看不看哪一個繪本,我并不會著急,我想,在6歲之前,都只是讓孩子以閱讀來獲得樂趣來培養孩子的良好閱讀習慣,因為堅持,所以在具體的過程中,就能比較淡定了。我只是把好書呈現給他,他是可以自主選擇的看與不看,看幾遍。
《bubble》這本,是他自己非要看的,因為今天是周四,是中文時間,所以,沒打算讓他看英文繪本。但是他自己很堅持要看,他自己就看了,自己看的。也自己一邊看一邊念,bubble bubble bubble,bubble bubble pop,他已經會念了,自己看著書念的哈哈笑。
3、音頻:0a循環,大概1小時,爺爺播放的。
4、視頻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