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紗窗日落漸黃昏,
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滿地不開門。
01.子路:
且看庭前花開花又落,多少愛恨糾葛、聚散與離合。
我是子路,帶著書童及兩個仆從踏上南山書院求學之路。翠翠要求一路同行,理由是可以更好的照顧我。
父母當然樂見其成。翠翠是他們中意的人選。說是遲早要成為一家人,早點習慣也挺好。而我,對她雖不喜,但也不厭。要跟就由她跟著吧。
剛到南山書院,還沒與夫子報道就聽到一串銀鈴般的笑聲,煞是爽朗。
拐得彎來,桃花林里有個少女,她身著粉裙,伸手去接風中的花瓣,似乎玩得興起。我向她問安,因不知身份,我一絲一毫不敢逾矩。
少女轉身看到我時,似乎見到了什么好笑的事,哈哈大笑,在我莫名之時,她轉身跑入桃林深處。
她就是我夢中的仙子吧?與平日里見到的循規蹈矩的姑娘完全不同,都是什么樣的人家才能養育出這么不拘小節的兒女?
我癡癡的望著桃林,直到書童喚我:“公子,夫子已經通傳,可以去找夫子報道了。”我才驚醒。自己站在桃林邊約有半個時辰,難道我又入夢了?
幾日之后,夫子開始講學,竟然有幾個女弟子。更驚喜的是,其中一個是那天我見到的仙子。
不,她不是仙子,她是個活生生的人,名喚桃花。是夫子唯一的女兒。但在我心中,她就是我夢中的仙子。
仙子見我善于畫畫。時常央我給她畫桃花,哪怕我故意畫得凋零殘敗,她也不棄。還說桃花會開就會謝,當然就會有凋零。
如若是家中小妹,定當是哭著去向母親告狀去了。或者翠翠,只會說,要畫只畫完整,凋零殘敗不吉利。
所謂吉利,不正是人為的條條框框么?人心都是自由的,豈能被這些條條框框所束縛?
每多相處一日,對仙子的喜愛增一分,她聰明伶俐、絲毫不被世俗所牽絆。想哭就哭,想笑便笑,是個性情中人。但是由于有翠翠,我的心意不敢對仙子表露半分。
翠翠也沒什么不好,就是中規中矩、毫無生趣。如同時光機器雕刻的木偶,一板一眼,什么都要講究。和這種人一起簡直不要太累。
曾一封家書,提起過送翠翠回鄉,被老父親一口回絕。只能作罷,任滿腹愁緒藏于無形。
直到,仙子有了許多桃花的畫,從初露花苞到最后的凋零之后的桃葉漸盛,自成一系列。
那之后,仙子再未要我畫畫。許是真的只喜愛桃花吧,我也不能追問她的因。
還未開始就已結束了,我的桃花仙子只能夢里尋。
02.桃花: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我是桃花,桃花是我。第一次見到子路時,是他初入學院大門,謙恭有禮,進退有度。帶著一股書生特有的迂腐。想想幾個和他類似的同窗被我們戲耍后面紅耳赤的模樣,不覺啞然失笑。可是覺得對初見的子路似乎有點魯莽,只能用奔逃回避,以免被父親看到又要嚴詞說教。
子路的畫技高超,筆下的萬物似有靈魂。尤其那一手桃花,不管是盛開的花朵、待放的花苞,還是凋零的花萼和殘敗的花瓣,都栩栩如生,看著它們,仿佛能夠聞到桃花的芬芳。
于是我請他給我畫了許多桃花,從花苞初結到最后凋零成泥。子路都不厭其煩。
其實,不為桃花,只為能夠多多見他。他作畫時的樣子,總是不可多得的認真細心。任我如何刁鉆的要求都能得到意外的驚喜。
其實,書院擅長作畫的不止子路。但只有子路有求必應,也只有子路不會追求畫的完美而只畫全盛的花朵。花朵也是有生命的,從花苞到凋落都有獨特的美。
難道拒絕讓凋零的花瓣入畫,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我看未必。
直到桃葉滿枝,我已經有了一堆關于桃花的水墨畫,再也沒有更多的理由請子路動筆畫更多的桃花。
子路有個侍女名喚翠翠,是不可多得的美人胚子。美中不足的是,她比子路更講究分寸。任我如何逗弄,始終中規中矩,讓人始終不能毫無顧忌。日子久了,也是無趣。
某天,得知,翠翠并非他的侍女,而是他的父母之命。還好還好,趁我還沒有陷入太深,早日抽身而退還不會徒惹傷心。
好在子路心思都在學業上,或者說我的意圖還不明顯,慢慢疏離吧,不至于唐突了。如若不然,徒留了眾人笑柄。
03.翠翠:
不愿染是與非,怎料事與愿違。
我是翠翠,是子路的表妹,與子路指腹為婚,由于父母早亡,姨母將我與子路一起撫養長大,一直傾慕子路的才情。尤其那一手桃花,簡直如有傳神。子路偏愛花朵凋零的凄凄然,謂之殘缺也是美。
但,姨母不喜子路的論調,說唯有全盛方為吉利。所以,我和表妹只能是姨母的眼睛,時刻提醒子路不能掉以輕心。
那年,子路要來書院求學。我只能央了姨母,讓我一路同行。即使只有侍女之稱,只要能夠照顧子路,我也甘之如飴。經過姨母同意,我終于一起踏上求學的路程。
書院并不只有男生,也有女生。夫子的女兒桃花,貌美如仙,且聰明伶俐,尤喜桃花。
無論桃花提出怎樣的要求,子路一律滿足她。不過,桃花不似姨母只愛全盛的花朵。她只要是桃花,無論是初結的花骨朵,還是凋零的花萼,只要子路描摹的傳神,桃花一樣稱贊不已。
子路遠了姨母的管教,我的勸說也無甚作用。子路一直解說是贈予桃花,終歸不是自留,我也只能作罷。只要不被姨母說教,子路歡喜就好。
但日子久了,我發現,子路似乎特別關照桃花。在子路的眼里,我看到了與他看其他女子不曾有的光亮。臉上是我不曾見過的笑容。在問起我的身份時,子路一直對外稱我是侍女。桃花也一直當我是侍女。我也苦惱,要如何才能讓桃花知道我的真實身份呢?
既不能否定子路的說辭,也不能太過突兀。直接否定子路的說辭會讓人覺得子路不夠實誠。太過突兀的話,又怕子路會氣我不夠內斂。要怎樣才能讓桃花知難而退呢?我只得慢慢尋求方法。
桃花和夫子一樣,有著與時俱進的新思想,不拘泥于舊時的繁文縟節。這點深得子路之心。可是我呢?我不甘心就此埋沒。于是有意無意的在桃花面前說起姨母。說起與子路的婚約,我也不能表現得太明顯,只能說子路要繼承偌大的家產不能過于百無禁忌,我也多次裝成姨母的莊重不予理睬她的央求。
桃花是個聰慧的女子。在我多次刻意為之以后,終于明了原因。在子路為她畫過幾枝新葉招搖的桃枝后,再未纏著子路要他作畫桃花。
子路見桃花不再來,有些日子消沉不語。但見桃花依舊與同窗言笑晏晏,慢慢也就不再沉淪。雖然依舊眼光明亮,但慢慢地,眼里的光華暗淡了些許。假以時日,他一定會釋懷。
也許還會以為桃花只是因為喜愛他的畫功吧。
只有我知道,他們有著怎樣的糾葛。不敢想象,如果我沒有同行,子路會不會離我而去。
好在我來了,才能成功守住自己的陣地,不動聲色的擊退了桃花。也許以后還會有杏花、梨花、梅花,但我會一直守在子路的身旁,給子路以最好的照顧,讓一切鶯鶯燕燕遠離,讓她們沒有可趁之機。
04.尾聲
桃花 葬畫斷情:既然初識于桃林,傾慕于桃花。那么就讓這段情結束于桃林吧。心心念念的那些關于桃花的畫啊,舍不得將它們撕毀,那就埋葬在桃樹底下吧。一起埋葬的還有我的不舍,讓我就此釋懷不再記起吧。
也許我根本就不能忘記,就只好埋了它,讓它成為埋在心底的秘密。只要不會長成參天大樹,怎么樣都行。
子路 倚窗長嘆:其實,哪里不知道翠翠的小九九,只是不愿拆穿她罷了。畢竟從小母親便教導我,翠翠是姨母唯一的骨肉,我們要多多謙讓于她。當然,除了謙讓,再無更多。可能這一世,能夠給她安穩,但給不了我的心。因為它已經跟著桃花埋葬畫作之同時,一起埋葬在桃花林里了。
也許多年以后我會忘記桃花,也許根本就無法忘記,只是把她埋進了心底。但我深知,她就是我的劫難,我的桃花劫。劫后余生,如果不能與她雙宿雙飛,那么跟誰一起都一樣,都是了此殘生。
別了,我的桃花劫。別了,夢中的桃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