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甜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天都在讀朋友圈的文字,感觸頗多。但是直到讀溫花豆兒的《我與追風箏的人》時,感觸更深。溫花豆兒的女兒高考結束,溫花豆兒就想給孩子預備書籍閱讀,平日里母親也張羅此事,但是愛女心切,似乎對自己信不過。溫花豆兒有幸結識了一位資深作家,就向她求教一個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單,也是抱著打擾和試試看的心里,誰知資深作家真的給了回復。從文中得知資深作家是個癌癥患者,在病魔纏身的情況下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百忙之中給孩子精心設計了一份書單,我感動做母親是個有心人,更感動的是知識分子的謙虛溫和與良善,對孩子成長當為頭等大事的妥貼。在此向資深作家獻上敬意和祝福。溫花豆兒就照著老師給的書單買回了十多本書,有文學哲學,科學藝術,有互聯網商務,可見老師的用心,給孩子一個知識框架,打開了孩子閱讀興趣。與此同時也揭開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其實閱讀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過一段強烈的興趣,那個時候是孩子成長和對知識渴求的暴漲。如果有個很好的計劃讀書,將給孩子的一生奠定一個非常好的基礎,無論以后做什么行業。因為閱讀是開啟一個人智慧的鑰匙,使一個人的眼界心胸氣度見長,通過閱讀提升氣質與修養,這無疑是邁開如何做人做事的第一步。想那個時候閱讀沒有這么好聽的說法,那叫看小說,誰看小說基本就是個反面人物,不務正業。老師家長不允許,偷偷看,也不是學生喜歡上課要看小說,回家也想看小說,在我映像那就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大人為了生活顧不了孩子,那個時代的父母自身知識層面也低,兄弟姊妹又多,家中小孩四五個屬于正常。孩子出于青春和叛逆期,全憑自己很難把握。越是不讓看,越是偷看,自己并不知道看什么書合式,那個年代瓊瑤女士的天下,再加上梁羽生金庸兩位大師,愛情和武俠交娉剛好俠骨柔情。其他層面的書籍不知道在哪里似的。一個班級通殺了,活躍的孩子看,老實犯悶的孩子也看,青春期的生里和心里是一樣的,并不分老實孩子就不生蠢蠢欲動的心,升學率少的可憐,考上學校的也真的是天之驕子。就那個混亂的年代,不管讀了什么書,如今看來并不是壞事,讓年少的心生了夢想,有一份信念和追求,年少的懵懂如書中的女主人就是那樣的純真和擰巴,只是可憐讀的書太少,索性放開量的讀,就是誤打都會正著,總之閱讀不是壞事。閱讀有時并不是要讀什么書,而是從喜歡讀什么書開始,適合你的書突然的就如磁鐵一樣的吸引,符合你當時的審美和理解能力,所以讀過才能感覺飽滿從中吸取了養分,隨著閱讀的廣泛,知識面的積累,個人審美和品位及理解都在提升,也就相應的會提高閱讀層次對語言和思想內涵有更高的要求。時代在進步,對于未來孩子的閱讀功課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根據現行時期的情況,合理安排閱讀內容,包括我們自己需要看什么書,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理當謹言慎行之事了。今天我讀一天的文字,都昏昏然沒有強烈能抓住我的心,唯溫花豆兒的文字讓我感觸良多,如同豆兒所說,閱讀跟隨興趣走,讀你能讀懂的書。20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