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可能是最近因為工作生活的壓力較大,自己比平時更容易生氣發火、情緒低落,而且經常出現失眠,工作沒有激情的狀況。看到得到的壓力管理精品課,感覺很有用,對壓力有個更準確的認知,而且實操性很強。以下對這個壓力管理課進行一些梳理,希望對你有用。
一、壓力過大容易出現身體、心理等方面的問題
? ? ? 壓力感是人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的生理、心理的反應。像高考、求職、升遷、創業等都會讓人產生壓力感。一個人對外界、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或者面對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很高時,都會產生一些特別的反應,這是非常正常的。
? ? ? 但是壓力有輕重的,輕度的比如會比平常更容易:
? ? ? ?(1)工作打不起精神,或者沒辦法集中注意力
? ? ? ?(2)睡不安穩
? ? ? ?(3)身體各個部分莫名其妙地酸痛
? ? ? ?(4)更容易生氣發火、情緒低落
? ? ? ?(5)食欲不振,或是反常的大吃垃圾食品
? ? ? ? 如果身體符合以上超過三條,但沒有檢查出來醫學上的身體疾病,很可能就是最近壓力過大,你的身體在給你報警。
? ? ? ? 重度的會造成焦慮、抑郁,有自傷、自殺的念頭或行為。或者是身體上出現了無法通過休息、調整恢復的疾病。
? ? ? ? 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壓力無處不在。特別是互聯網、科技、金融等領域的高智力、高能力、高自尊、上進心強,對自己要求高的人,更容易出現這些狀況。因為具備的能力和所處的環境和位置常常處于社會變化的前沿,需要面對更強的社會競爭和不確定的因素。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成功的代表,成為很多人所羨慕、追隨的對象。也正因為如此,更容易成為壓力所襲擊的對象,感受到比常人更重的壓力。
如果自己對壓力有準確的認識,很多情況下是可以自己處理的,至少可以改善。無需求助于醫生,也不需要很多時間和金錢上的投入。對壓力的認識比較準確的人,在公司或者團隊里,也能夠更好地面對工作伙伴,做好管理協作工作。
二、對壓力的正確認識
1、壓力是無處不在的,不代表軟弱、不堅強、沒有韌性
? ? ? ? 壓力是無處不在的。壓力與焦慮感,在人類進化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用警報、動員跟動作來描述。壓力是人對外界環境時時刻刻的反應。
? ? ? ? 壓力反應的生理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 ? ? ? 首先是出現一個壓力點、壓力事件,也就是任何我們所謂的追求,比如遇到一個挫折、一個失敗,或是一個很重大的任務或機會,還有拿到高薪的工作機會、一次重要的升職、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投資等。
? ? ? ? 遇到這樣的狀況,壓力的感覺就激活了,大腦皮層里的杏仁核(腦子里主管情感、生存本能、記憶、有關存亡等功能的區域)就會產生、分泌壓力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也就是腎上腺素所分泌的皮質醇。
? ? ? ? ?皮質醇會起到提高高血壓、血糖水平和抑制免疫的作用,然后身體就開始反應和行動了,出現各種生理、心理上的狀態。
? ? ? ? 所有生存發展對我們的要求,都會有壓力,只是程度不一。我們對這些要求,都是先有反應,會有行動,這就是對壓力的反應,以促使我們行動起來,處理、解決問題、完成任務、達到目標。
2、壓力也可以是動力
? ? ? ? 心理學里有個理論叫“葉杜二氏法則”,是說一個人的振奮或者是興奮度,也包括焦慮、壓力感,跟他的工作表現、成績是有關系的。
? ? ? ? 開頭的時候,壓力越小,人的動力也就越小。也就是說工作越簡單,沒有什么挑戰,也沒有什么太多成果的話,常常沒有興趣,沒有動力和作為。而壓力增加,動力也跟著上升,積極性、努力程度也會跟著增加。壓力越大,積極性、業績越大。
? ? ? ? 但是這條曲線是一個倒鐘擺型,在鐘擺頂部,壓力跟動力就達到了比例的最佳點。壓力過頭,就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情況。壓力是在高風險、高回報的情況下都會有的反應,是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做好迎戰準備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
? ? ? ? 正確、有效地壓力管理不是避免壓力,也不是消滅它,而是關注、衡量、調整、管理、控制這個壓力,不讓它產生的勝利反應、心里波動傷害你,盡可能地把它所產生的動力最大化。
? ? ? ? ?懂得了壓力的真面目,就有能力自我觀察,注意到自己的狀況、變化、情緒、工作情況的起伏,對自己有起碼的了解,什么樣的挑戰讓自己振奮,什么樣的情況下回無法應對。能夠自我觀察,是壓力管理的第一要素。
三、針對壓力怎么用動的方式積極應對
? ? ? ? 運動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內啡肽,這是一張鎮痛、止痛的氨基酸,它能調節體溫、心血管功能和呼吸,也是一種促進幸福感的氨基酸。
? ? ? ? ?但是,現在運動正在變得越來越儀式化、專業化。一說起運動,很多人都會想到買運動服、買跑步機,去健身房等。把運動搞得像追求業績一樣,一定要達到高指標。
? ? ? ? 這樣的運動不是減壓,而是工作壓力后,又開始持續的運動壓力。這里說的減輕壓力的動是自然而然的動和動手做事的動。
1、自然而然的的動
? ? ? ? 現在外賣、保潔到家服務等應有盡有,想去哪直接叫車不用怎么走動就可以達到目的地。我們在家可以躺一天、在公司可以坐一天不用怎么動。蘋果的ceo庫克說,坐著是另一種癌癥。長久不動的話,壓力是會沉淀、積累在身體中的,如果我們多走動,是可以多出汗,把壓力激素排除出去。哭也是可以的。
? ? ? ? 在我們每天雄心勃勃去進行儀式化的運動之前,其實是可以多走動的,比如我們可以少坐車,多走路,走路的時候走的快一點,還可以達到運動心血管的效果。利用這個動完全可以達到緩解壓力的作用,而且不用額外投入時間、經歷和金錢。
2、動手做事的動
? ? ? ? 美國很多人喜歡自己動手做事、做東西。比如自己修剪草坪。一到周末,豪宅里剪草機一片轟鳴。對比中國,很多家庭打掃衛生開始請小時工,這樣的生活方式很舒服,但是也失去了很多可以自然地緩解壓力的機會。
? ? ? ? 人的壓力其中一個表現是,辛苦工作了但是收效甚微。但是動手做家務、做飯是付出一定會有成果的。我們做這些事的時候,大腦會很忠實地發放多巴胺給我們,多巴胺有獎勵的功能,可以緩解壓力。而且可以在你深陷困境的時候,降低無能為力的焦慮和抑郁的感覺。
? ? ? ? 有很多認知科學的研究表明,做手工,比如做木工、畫畫、烘焙等,自己專心致志動手做事的時候,腦電波的模式類似于瑜伽和禪修。但是敲鍵盤、打游戲不能算是動手。中國傳統文化里的琴棋書畫,是很好的怡情養性,緩解壓力。
四、針對壓力怎么用靜的方式積極應對
1、做沒有功利性的事情
? ? ? ? 為了應酬而去參加飯局、聚會,是有功利性的休閑,不是解壓式的休閑。很多人非美食排行榜前列覺得是白吃,不能把一瓶紅酒的前世今生說出來就覺得是牛飲。這種休閑,壓力不會比上班要低。
沒有功利性的事情是:
(1)沒有目的地看書,不是為了長知識、引經據典
(2)單純地吃好吃的,不非要吃美食排行榜
(3)輕松地獨家,不是非要拿來曬
? ? ? ? ?英語里有一句歷史久遠的話叫:停下來,聞一聞玫瑰的芬芳。有科學家驗證過,時不時停下來,不單單是停下倆小憩了,也給了一個人欣賞、領會,感恩生活中已有的好東西的機會。心懷感激的人,幸福感、對于生活的滿意度比不能夠這樣的人都高。
2、好睡眠
? ? ? ? ?睡眠不足,會帶來注意力不集中,認知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低,心情不好,易怒,影響工作生活,會直接造成壓力的不必要增加,然后更加失眠,形成惡性循環。
五、破除壓力的非理性思維,做自己的心里教練
? ? ? ? 同樣一件事,有的人會緊張,有的人就不會。雖然壓力是對外界環境變化的反應,但每個人的反應程度是不一樣的。有時候,我們隊自身的評價過度或者扭曲,通過自我教練的方法,應對自己的非理性思維,也可以達到管理壓力的目的。
1、5種非理性思維
(1)過度完美型
為了追求完美,而不停的拖延,因為求全責備,不能容忍一點錯失,反而容易全盤放棄。
(2)過度自責型
無論發生什么壞事,旁人的批評,都認為是在責備自己,不考慮環境的因素,或者跟自己相不相干。這種人常常因此走到哪都會覺得別人對自己要求苛刻,說自己壞話。結果把別人當成對頭、敵人進行防備。
(3)逃避性
和過度自責相反,覺得什么事都是環境、他人的原因,無限拖延逃避。
(4)災難型
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很緊張,凡事總是最關注負面的東西。
(5)幻想型
對于環境的要求非常幼稚、天真,常常抱怨說:我想創業為什么沒有人投我,我要是名校畢業就好了,我為什么不是名門出身等。
? ? ? ? 以上5種思維常常會導致消極的自我獨白,給自己帶來不能負擔的心理壓力。出現這種狀態很需要心理治療,精神分析是一個很重要的治療手段,精神分析的方法就是:把潛意識變成意識。
? ? ? ? 潛意識里的東西包括情感沖突、希望、恐懼、負罪感、非理性的欲望等。通過自由聯想、分析師和被分析人的交流、討論,可以將它們帶到意識層面上來認識、理解、化解。
? ? ? ? 一旦潛意識的東西見了光,哪怕不見光,讓當事人辨別、認識、對應、接受它們,就會變得理性很多。而注意自己的內心活動并不是人類本能,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做的,這也是心理咨詢所必要的地方。分析師相當于做一面鏡子,為了創造一個機會注意到你平時連想都不想,條件反射似的就會有的思維、感受和行動。
2、自我對話的方式
? ? ? ? 捕捉到非理性的思維和負面的自我獨白后,就可以運用自我對話,反駁、質疑這種潛意識。比如,我感覺我真笨,接下來可以反問:真的嗎?如果真是這樣,麻省理工是怎么進來的呢?
? ? ? ? 自我修正。把:這活我干不了,替換成:這活干的確實不漂亮,但也不是真的沒辦法做的更好。當我們把一個想法跟自己很明確、清晰地說出聲來,我們因此照著它做的可能性常常要打很多。
? ? ? ? 這在認知科學的原理是,相對我們潛意識里的一個想法、一個明確清晰,表達完整的指令,我們大腦本能、自動的反應就是接受、理解、接納它,這樣執行它的可能性會比默默地想到要大。這跟同一個建議,從別人那里聽到常常比我們自己想到更容易去嘗試類似。
? ? ? ? ?跳出來,看自己。想象成你在對待比你差的朋友,當他遇到和你同樣的問題時,你會如何反駁、糾正、鼓勵他。
六、如何向外求助,緩解壓力
? ? ? ? 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有很多人對于求助支援都非常猶豫。可能如果他們給朋友打個電話,尋求一些安慰就好了。但是他們寧可一個人待在家里,覺得求援就是示弱,缺乏能力、知識,不夠成熟等。他們傾向于認為:我應該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不能靠自己處理個人的問題是無能的表現。
? ? ? ? 但是我們要了解,找心理醫生是一種求援。但是向外求援,并不僅僅是找心理醫生。處于壓力狀態下,求援是個技術活,求援求什么、怎么求都是需要正視的。
1、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是有人可求的感覺
當我們意識到朋友、我的家人都在乎自己,會幫助、在意自己時,會讓自己放松很多。他們也應該是我們可以考慮求援的人。
2、求援不等于全盤交給別人
求援不是讓他人來做主,讓你什么不用干,一切問題就解決了。求援是讓朋友、家人等理解自己,安慰、鼓勵自己,或者給一些支持、建議。
3、求援可以不訴說,也不求人傾聽
? ? ? ? 很多人不好意思根他人說自己目前的處境。實際上求援有時候可以什么都不用說,和朋友一起看場球賽,聊聊天,一起運動,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 ? ? ? ?除了向外求援,幫助別人對于自己克服沮喪,提升自信心,減少無助的感受,減輕壓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 ? ? ? 壓力并不只是壞事,通過自身生理的調節、心理的調整,對外求助,把壓力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圍內,是能夠激發工作斗志的。比如盡量讓自己動起來,多動手做一些事,嘗試一些沒有功利性的活動,讓自己有好的睡眠,關注自己的內心活動,跟自己對話,還可以向外求助,或者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