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 ? 目】《關(guān)鍵對話》
【課程領(lǐng)拆】趙周老師
【上課時間】2017年8月1日
【作? ? ? 業(yè)】
1、想想最近一周有無消極情緒,如失望、生氣,擔憂等,如果有:
1)首先回顧那件事
2)對那件事進行四步剝洋蔥
【作業(yè)提交】
(1)事件回顧:
下班后我在廚房做飯,兒子在客廳打游戲。(暑假兒子自己提出補習兩門薄弱科目,因為基礎比較差,所以選擇的是一對一,價格不菲。當時約定好,為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補習班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一定要按時按量完成,他表示同意。)
我問他:作業(yè)做了沒有?
他回答:沒有。我自己知道做。
我:你還是要按時完成作業(yè)啊,你放學回來都三個小時了,還在玩游戲,把手機放下做作業(yè)啦。
兒子:每天都寫作業(yè),好煩。
我:寫作業(yè)就是為了鞏固你學習的知識,要不然你補習的錢就白交了。
兒子:我知道了,你不要啰嗦了,讓我靜下。(手上的游戲仍然沒停下來)
我(心中隱隱不快)語氣加重:這才幾天,就受不了了?
兒子一下子爆了:他媽的,讀個屁的書,做個屁的作業(yè)!
我氣不打一處來,拿起手中正在洗碗的洗碗巾,朝他扔了過去。沒扔中他,我開始沖到他面前罵他:“你說的什么混賬話!誰沒有壓力?有壓力就往后縮嗎?一天到晚只知道打游戲,你知不知道我多辛苦上班給你掙學費?”
邊數(shù)落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說不下去了。他不甘示弱:你就知道哭,哭!哭!哭!有什么用?
我又委屈又傷心,也知道這樣下去沒辦法溝通,沖進房間去關(guān)上了門,不再搭理他。
然后就是連續(xù)幾天的冷戰(zhàn)。
..................
(2)四步剝洋蔥法
【行為】
在看到兒子不做作業(yè)的時候,我從說教到指責到動手,最后逃跑,這些都是暴力溝通的典型模式。
【感受】
失望、委屈、憤怒
【想法】
失望產(chǎn)生的原因是:我認為他應該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既然說好了補課要按時完成作業(yè),就要先做完作業(yè)再玩游戲,但是他卻沒有做到,我覺得孩子不上進。
委屈產(chǎn)生的原因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提升的機會,我咬牙交了不菲的補習費,我認為孩子應該體諒媽媽的苦心,他應該看到我的辛苦,尊重我的付出。但他表現(xiàn)出來的無所謂的態(tài)度,讓我覺得他很不懂事。
憤怒產(chǎn)生的原因是:期待落空,我覺得自己交的錢打了水漂,沒有起到該起的作用。
【見聞】
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事實的依據(jù):
導致我失望的是我的想法。其實他也在盡自己的努力配合補習,跟之前比已經(jīng)有了不小的進步,雖然沒有按時,每天的作業(yè)也都完成了,說明他還是很珍惜學習機會的。而且他堅持每天聽寫英語單詞,已經(jīng)半個月了,說明孩子能堅持上進。之所以失望,是我的不安全感,我不敢去信任他可以自己安排好自己的事。
我委屈是因為我覺得孩子不懂事,不體諒我,但這只是我的想法,我找不到事實的依據(jù)。在大家心平氣和時,他其實很愿意幫我分擔一些工作,也能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之所以委屈,是對孩子有不恰當?shù)钠诖蜆藴剩覂?nèi)心常常拿他跟能滿足標準的孩子作對比,相比這些孩子的媽媽,我感到自己沒有她們幸福。所以,委屈是來自我自己的想法,而非孩子的行為。
憤怒和委屈一樣,是因為孩子的表現(xiàn)跟我內(nèi)心預設的標準有出入,我認為孩子就應該聽父母的話,因為我是為了他好。在感覺自己的權(quán)威受到挑戰(zhàn),沒有得到尊重時,我的情緒就爆發(fā)了,所以情緒還是來自于自己的想法而非客觀事實。
2、幫助你的閨蜜、好友進行一次上述分析
未完成,爭取在下周完成一次分析。
3、角色扮演:
【場景】
女兒考試沒考好,非常消沉,你去安慰她,沒想到女兒卻沖著你來了,她說,“都是你!你給我壓力太大!”
你頓時懵了,“我哪給你壓力了?我沒有給你壓力,我覺得我已經(jīng)算父親中很能理解人、很平易近人、能與女兒做朋友的人了,我也不是那么重視考試成績。”
女兒沖你吼,“你給我的壓力都是無形的!”
你也來火了,沖女兒嚷,“你如果平時少看些漫畫,也不至于考成這樣!”
女兒摔門出去了。
【角色扮演】
找一個朋友,和TA進行角色扮演,對方扮演女兒,你去扮演爸爸,你要運用拆頁3里的四步(詢問對方觀點,確認對方感受,重新描述,引導對方)中的前三步和對方完成這個對話。
【作業(yè)提交】
四步法角色扮演劇本:
女兒:“都是你!你給我壓力太大!”
爸爸:你很重視這次考試,這次考試沒考好,你覺得是爸爸給你的壓力太大了,是嗎?(第一步:詢問觀點)
女兒:就是,你總是給我無形的壓力!
爸爸:考試成績讓你覺得很沮喪很挫敗對嗎?你對爸爸還有一點生氣,是嗎?(第二步:確認感受)
女兒:我也想考好,可是一想到你們對我期望那么高,我就覺得好緊張,考試的時候我老是放松不下來,平時會做的題也做不出來了。
爸爸:哦,你看我這樣理解對不對:你每次考試覺得緊張,是因為感覺爸爸在平時的言行中給了你無形的壓力,讓你不能正常發(fā)揮真實水平,導致考試成績不那么讓你滿意,是這樣嗎?(第三步:重新描述)
女兒:嗯,就是這樣。
爸爸:好的,我明白了。看來爸爸也需要進步,你覺得,希望爸爸怎樣做,才不會讓你感覺到那么大的壓力呢?(第四步:主動引導)
女兒:blablabla.........
爸爸:好,爸爸努力改進。那你覺得你還可以怎么做,可以幫助自己減減壓呢?(第四步:主動引導)
女兒:blablab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