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選題)司馬遷《李將軍列傳》全文整體的敘事順序是
A以空間轉換為序
B以細節描寫貫串
C以時間為序
D以人物關系相扭結
正確答案:C
2.(單選題)班固《蘇武傳》為突出蘇武舍棄個人恩怨、一心為國家民族利益著想而運用的對比是
A與張勝的對比
B與衛律的對比
C與李陵的對比
D與單于的對比
正確答案:C
3.(單選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出自
A《秦晉婿之戰》
B《報任安書》
C《非攻》(上)
D《勸學》
正確答案:B
4.(單選題)“雁足傳書”的典故出自。
A《逍遙游》
B《難一》
C《李將軍列傳》
D《蘇武傳》
正確答案:D
5.(單選題)李斯《諫逐客書》中,下列文句中前后兩部分屬于重物與輕人進行對比的是
A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
B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C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
D士不產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
正確答案:B
6.(單選題)賈誼《過秦論》中歸結秦亡原因、點明題旨的句子是
A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D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正確答案:C
7.(單選題)《諫逐客書》:“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其中“黔首”的意思是()
A貴州的首領
B西南地名
C平民
D貴族
正確答案:C
8.(單選題)導致司馬遷受宮刑的直接原因是。
A為李廣辯護
B為李陵辯護
C為韓信辯護
D為陳涉辯護
正確答案:B
9.(單選題)《史記》中的“世家”一共有()
A二十篇
B三十篇
C四十篇
D五十篇
正確答案:B
10.(單選題)向漢景帝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的人是()
A程不識
B李蔡
C公孫昆邪
D霸陵尉
正確答案:C
11.(單選題)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
A《史記》
B《漢書》
C《后漢書》
D《三國志》
正確答案:B
12.(單選題)下列《十五從軍征》詩句中,屬于與鄉鄰問答的是
A兔從狗竇入
B松柏冢累累
C井上生旅葵
D不知貽阿誰
正確答案:B
13.(單選題)《古詩十九首》最早收錄于
A《玉臺新詠》
B蕭統《文選》
C《樂府詩集》
D《雜曲歌辭》
正確答案:B
14.(單選題)下列《行行重行行》詩句中,運用比興手法表達對遠行君子戀情的是
A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B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C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D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
正確答案:B
15.(單選題)《十五從軍征》呈現主題的方式是。
A在敘事中插入主題
B篇末點明主題
C開頭直入主題
D主題意在言外
正確答案:C
16.(單選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劉蘭芝說:“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其說話的對象是。
A焦仲卿母
B焦仲卿
C小姑
D哥哥
正確答案:C
17.(單選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的故事發生在。
A戰國末期
B西漢武帝時期
C魏晉時期
D東漢建安年間
正確答案:D
18.(單選題)下列《迢迢牽牛星》詩句中,出自《詩經》的一句是。
A皎皎河漢女
B泣涕零如雨
C相去復幾許
D盈盈一水間
正確答案:B
19.(單選題)《十五從軍征》屬于
A郊廟歌辭
B相和歌辭
C雜曲歌辭
D鼓吹曲辭
正確答案:D
20.(單選題)漢樂府詩基本藝術特色之一是。
A擅長抒情
B多采用雜言和五言
C語言典雅
D鋪陳排比
正確答案:B
21.(單選題)下列《行行重行行》詩句中出自《楚辭·九歌》的是。
A與君生別離
B道路阻且長
C胡馬依北風
D浮云蔽白日
正確答案:A
22.(單選題)《蘇武傳》中,教漢使以“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的是()
A張勝
B常惠
C衛律
D李陵
正確答案:B
解析 ??
《蘇武傳》:“后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荒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日:‘武等實在。…
23.(單選題)《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紀”有( )
A十二篇
B八篇
C十篇
D七十篇
正確答案:A
解析 ??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皇帝到漢武帝時三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4.(單選題)《行行重行行》出自()
A古詩十九首
B漢樂府民歌
C南朝民歌
D魏晉文人詩
正確答案:A
解析 ??
《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詩十九首。
25.(單選題)《諫逐客書》所寫秦昭王重用的客卿是()
A百里奚
B商鞅
C范雎
D張儀
正確答案:C
解析 ??
《諫逐客書》:“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26.(單選題)《蘇武傳》中沒有寫到的人物是()
A衛律
B李陵
C張勝
D張騫
正確答案:D
解析 ??
《蘇武傳》通過蘇武和張勝、衛律、李陵三人對比,一是蘇武與張勝對比,襯托蘇武的深明大義,富于骨氣,及臨事不懼、對國家高度負責;二是與衛律對比,以衛律的賣國求榮突出蘇武崇高的民族氣節;三是與李陵對比,李陵計較個人恩怨,蘇武則一心一意為國家民族利益著想,李陵自己前后的言行也構成了對比。這些對比都有利于表現蘇武的高風亮節。
27.(單選題)賈誼《過秦論》(上)中說:“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這里提到的“陶朱”指的是()
A田文
B范雎
C黃歇
D范蠡
正確答案:D
解析 ??
陶朱,即范蠡,春秋時越國大夫,助越王勾踐滅吳,功成身退,經商致富,自稱陶朱公。
28.(單選題)“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的歷史人物是()
A李陵
B衛律
C蘇武
D張騫
正確答案:C
解析 ??
“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的歷史人物是蘇武。
29.(單選題)既秉持了史家的實錄精神,又有濃厚的抒情色彩的是()
A《漢書》
B《三國志》
C《史記》
D《春秋》
正確答案:C
解析 ??
《史記》既秉持了史家的實錄精神,又有濃厚的抒情色彩,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感情傾向。
30.(單選題)《報任安書》中“書”的意思是()
A書籍
B書法
C書信
D《尚書》
正確答案:C
解析 ??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寫給朋友任安的一封書信,也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所以,這里“書”是書信的意思。
31.(單選題)班固《蘇武傳》中,李陵受單于之命來勸降,蘇武的回答是()
A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
B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
C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D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騅,效死于前
正確答案:D
解析 ??
班固《蘇武傳》中,李陵受單于之命來勸降,蘇武的回答是“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騅,效死于前。”
32.(單選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悲劇故事中,屬于性格方面的因素是()
A焦母用高壓政策對待兒媳
B劉兄用威逼手段脅迫妹妹
C劉蘭芝外柔內剛,焦仲卿懦弱無能
D寄托追求戀愛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
正確答案:C
解析 ??
從蘭芝和仲卿兩人的角度看,這首先是性格的悲劇。蘭芝外柔內剛,面對獨斯專行的 婆婆和性行暴戾的哥哥決不屈服;仲卿性格懦弱無能,屈服于母親的威逼,他不可能主動爭取幸福婚姻。
33.(單選題)賈誼《過秦論》(上)“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這句話指的是()
A蘇秦
B寧越
C蒙恬
D陳涉
正確答案:D
解析 ??
《過秦論》(上):“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徒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4.(單選題)班固《蘇武傳》中,詳寫的內容是()
A蘇武出使的緣由
B回歸漢朝
C昭帝即位后漢使至匈奴
D李陵勸降
正確答案:D
解析 ??
在藝術表現上,首先是剪裁得法,本文詳敘蘇武出使匈奴扣留的曲折經歷,而略敘回國以后的事跡;詳寫匈奴方面勸降、逼降和蘇武的拒降,略寫蘇武在匈奴娶胡婦生子的事情,這都有利于突出其愛國主義精神。
35.(單選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最早見于()
A《玉臺新詠》
B《樂府詩集》
C《文選》
D《宋書》
正確答案:A
解析 ??
此詩最早見于南朝陳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一書,題為《古詩無名人為焦仲卿妻作》。后來宋人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又將其收入,題為《焦仲卿妻》。現今一般取此詩的首句,稱之為《孔雀東南飛》。
36.(單選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中“區區”的意思是()
A微不足道
B見識狹小
C摯愛專一
D依依惜別
正確答案:C
解析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中“區區”的意思是摯愛專一。
37.(單選題)《李將軍列傳》(節選)中,衛青“以為李廣老,數奇”,“數”指的是( )
A命運
B枚舉
C數量
D禮數
正確答案:A
解析 ??
數:命運
38.(單選題)古詩十九首中采用浪漫主義手法表達的卻是顯示痛苦的是()
A《行行重行行》
B《迢迢牽牛星》
C《孔雀東南飛》
D《十五從軍征》
正確答案:B
解析 ??
《迢迢牽牛星》表面上字字在敘寫天上織女的思念之情,實際句句在抒發人間思婦的離愁別恨,采用浪漫主義的想象,表達的卻是東漢時期動蕩社會中游子和思婦的現實痛苦。
39.(單選題)( )是秦朝唯一留有著作的文學家
A屈原
B李斯
C賈誼
D司馬遷
正確答案:B
解析 ??
李斯,戰國末期楚國人,與韓非同為荀子學生。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秦朝唯一留有著作的文學家,《諫逐客書》為其代表作。此外尚有《論督責書》、《自罪書》以及多篇刻石文傳世。
40.(單選題)《史記》是一部偉大的傳記文學巨著,其中的“列傳”有( )
A十二篇
B三十篇
C七十篇
D一百零一篇
正確答案:C
解析 ??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皇帝到漢武帝時三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41.(單選題)《諫逐客書》“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中“拔”的含義是( )
A搶奪
B攻取
C拔出
D領取
正確答案:B
解析 ??
拔:攻取、占領。
42.(單選題)名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出自( )
A《諫逐客書》
B《鵩鳥賦》
C《過秦論》
D《報任安書》
正確答案:A
解析 ??
《諫逐客書》原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43.(單選題)李斯《諫逐客書》寫到“用商鞅之法”的秦君是
A繆公
B孝公?
C惠王?
D昭王
正確答案:B
解析 ??
原文“孝公用商鞅之法……”
44.(單選題)下面四篇作品中,司馬遷提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創作理想的是( )
A《項羽本紀》
B《悲士不遇賦》
C《報任安書》
D《李將軍列傳》
正確答案:C
解析 ??
《報任安書》原文:“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45.(單選題)《過秦論》(上)“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中,“因”指的是( )
A沿襲
B因為
C依靠
D連接
正確答案:A
解析 ??
因:此處指因循,沿襲。
46.(單選題)《過秦論》的文體是( )
A政論文
B公文
C辭賦
D紀傳體
正確答案:A
解析 ??
賈誼著有《新書》十卷,其中名篇如政論文《過秦論》,辭賦如《吊屈原賦》等。
47.(單選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并序)“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中,“相”指的是( )
A我
B教導
C選擇
D表他稱
正確答案:A
解析 ??
相:此處相當于“我”。
48.(單選題)下列作品不是賈誼所著的是( )
A《過秦論》
B《吊屈原賦》
C《鵩鳥賦》
D《子虛賦》
正確答案:D
解析 ??
《子虛賦》的作者為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
49.(單選題)《過秦論(上)》,”過秦”的意思是指( )
A論述秦的過失
B經過秦國
C滅秦
D解救秦國
正確答案:A
解析 ??
《過秦論(上)》選自《新書》。過秦,意思是論述秦的過失。
50.(單選題)被匈奴稱為“漢之飛將軍”的是()
A衛青
B霍去病
C李廣
D李廣利
正確答案:C
解析 ??
《李將軍列傳》:“(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日‘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人右北平。”
51.(單選題)《過秦論》(上)中提到的,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的秦朝名將是( )
A王翦
B蒙恬
C王賁
D蒙毅
正確答案:B
解析 ??
《過秦論》(上):“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52.(單選題)最早見于南朝陳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宋郭茂倩收入《樂府詩集》,同時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敘事詩的是( )
A《行行重行行》
B《木蘭詩》
C《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D《陳情表》
正確答案:C
解析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南朝陳徐陵收人《玉臺新詠》中,宋郭茂倩收人《樂府詩集》。
53.(單選題)《十五從軍征》中“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寫出了()
A戰爭情況的慘烈
B家中草木的茂盛
C家破人亡的悲慘
D苛捐雜稅的殘酷
正確答案:C
解析 ??
本題考查對《十五從軍征》語句的理解。這兩句是老兵與鄉鄰的問答,勾勒出家破人亡的人間悲劇。
54.(單選題)戰國四君子中,春申君為( )
A齊國人
B趙國人
C楚國人
D魏國人
正確答案:C
解析 ??
《過秦論》(上):“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55.(單選題)《項羽本紀》(節選)“軍無見糧”中,“見”指的是( )
A看見
B現成的
C接觸
D吃
正確答案:B
解析 ??
見:同“現”,現成的,原有的。
56.(單選題)下列對漢樂府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樂府,原意是指音樂機關,主要任務是采集民間歌辭配上樂曲,及將文人歌 功頌德之詩制譜,供祭祀和朝會宴飲時演奏。
B多采用雜言和五言(漢代首創)
C對中國古代詩詞的發展沒有深遠影響。
D作品多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正確答案:C
解析 ??
樂府,原意是指音樂機關,主要任務是采集民間歌辭配上樂曲,及將文人歌功頌德之詩制譜,供祭祀和朝會宴飲時演奏。后代將樂府所唱的詩歌稱作“樂府”,樂府的含義便成為一種合樂的詩體。“漢樂府”是漢代的樂府詩。根據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的分類,漢樂府詩多保存于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相和歌辭之中。漢樂府詩以民歌為精華,繼承了《詩經》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作品多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其基本藝術特色是擅長敘事,多采用雜言和五言(漢代首創),語言比較口語化,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影響深遠。
57.(單選題)成語“坐壁上觀”出自( )
A《李將軍列傳》
B《秦晉崤之戰》
C《項羽本紀》(節選)
D《過秦論》
正確答案:C
解析 ??
《項羽本紀》(節選):“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58.(單選題)鴻門宴前夕,向張良通風報信的是( )
A項伯
B項莊
C曹無傷
D司馬欣
正確答案:A
解析 ??
《項羽本紀》(節選):“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
59.(單選題)秦代唯一流傳至今的文學作品是()
A《呂氏春秋》
B《諫逐客書》
C《上林賦》
D《過秦論》
正確答案:B
解析 ??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傳下來的文人是李斯,其《諫逐客書》鋪陳排比,縱橫議論,邏輯性強,富有文采。
60.(單選題)司馬遷《項羽本紀》中,著重表現項羽勇武性格的事件是( )
A鉅鹿之戰
B 鴻門宴
C 垓下之圍
D 吳中起兵
正確答案:A
解析 ??
司馬遷《項羽本紀》中,著重表現項羽勇武性格的事件是鉅鹿之戰
61.(單選題)《項羽本紀》(節選)“吾知公長者”中,“長者”指的是( )
A高壽之人
B性情謹厚的人
C長輩
D有聲望的人
正確答案:B
解析 ??
長者:性情謹厚的人。
62.(單選題)下列《項羽本紀》中的人物,具有工于心計性格特點的是( )
A項羽
B劉邦
C虞姬
D項伯
正確答案:B
解析 ??
《項羽本紀》中的人物中具有工于心計性格特點的是劉邦。
63.(單選題)被劉勰評為“五言之冠冕”的是()
A《迢迢牽牛星》
B《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C《古詩十九首》
D《江雪》
正確答案:C
解析 ??
古詩十九首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國詩史上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它的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為后人師法,幾至形成模式。它的藝術風格也影響到后世詩歌的創作與批評。就古代詩歌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言,劉勰的《文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鐘嶸的《詩品》贊頌它“天衣無縫,一字千金”。
64.(單選題)《項羽本紀》中項羽大呼“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寫的是
A鉅鹿之戰
B鴻門宴
C西屠咸陽
D東城決戰
正確答案:D
解析 ??
見原文“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由此可知寫的是東城決戰。
65.(單選題)《李將軍列傳》(節選)“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中,“三公”不包括(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廷尉
正確答案:D
解析 ??
三公:漢朝時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66.(單選題)《李將軍列傳》(節選)“軍亡導,或失道”中,“或”指的是( )
A迷惑
B可能
C有時
D稍微
正確答案:A
解析 ??
或:同“惑”,迷惑。
67.(單選題)被蘇武罵道“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的是()
A李陵
B衛律
C張勝
D張騫
正確答案:B
解析 ??
《蘇武傳》:“(衛)律日:‘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日:‘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
68.(單選題)《李將軍列傳》(節選)“然虜卒犯之,不能禁也”中,“卒”指的是( )
A士兵
B突然
C最終
D拼命
正確答案:B
解析 ??
卒:通“猝”,突然。
69.(單選題)《報任安書》說:“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他表達的意思是()
A修身者智之府也
B上之,不能納忠、效信
C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
D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
正確答案:D
解析 ??
《報任安書》說:“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他表達的意思是“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
70.(單選題)班固為著名史學家,但在漢和帝永元初年也曾隨( )遠征匈奴。
A竇憲
B竇固
C班超
D衛青
正確答案:A
解析 ??
漢和帝永元初隨大將軍竇憲遠征匈奴,任中護軍。
71.(單選題)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兵役制度,反映百姓在兵役制度下痛苦的樂府詩歌是
A《十五從軍征》?
B《孔雀東南飛》?
C《木蘭詩》?
D《孤兒行》?
正確答案:A
解析 ??
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兵役制度,反映百姓在兵役制度下痛苦的樂府詩歌是《十五從軍征》?
72.(單選題)“彼可取而代也”出自()
A大禹
B陳涉
C項羽
D姜尚
正確答案:C
解析 ??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日:‘彼可取而代也。’”
73.(單選題)《項羽本紀》記述項羽“破釜沉舟”,是在()
A鴻門宴之后
B垓下之圍中
C西屠成陽時
D鉅鹿之戰中
正確答案:D
解析 ??
本題考查《項羽本紀》的內容。由“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可知“破釜沉舟”發生在鉅鹿之戰中。
74.(單選題)“昭王得范雎,廢穰侯,著華陽”中“穰侯”、“魏冉”共同的親戚是()
A楚莊王
B宣太后
C秦孝公
D張儀
正確答案:B
解析 ??
“昭王得范雎,廢穰侯,著華陽”中“穰侯”、“魏冉”共同的親戚是宣太后。
75.(單選題)下列《迢迢牽牛星》詩句中,借用《詩經·小雅·大東》篇的是()
A終日不成章
B 泣涕零如雨?
C盈盈一水間?
D脈脈不得語
正確答案:A
解析 ??
(1)“終日不成章”借用《詩經·小雅·大東》篇中的詩句。 (2)“泣涕零如雨”借用《詩經·邶風·燕燕》中詩句。
76.(多選題)《過秦論》全篇運用對比手法,其中的對比包括
A秦國自身前后對比
B秦與漢對比
C秦與六國對比
D陳涉與六國對比
E陳涉與漢對比
正確答案:ACD
77.(多選題)下列《蘇武傳》(節選)人物語言中,出自蘇武之口的有
A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B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
C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D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E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
正確答案:ACE
78.(多選題)《李將軍列傳》(節選)中,與李廣構成對比的人物形象有
A漢文帝
B漢武帝
C李蔡
D程不識
E匈奴射雕者
正確答案:CDE
79.(多選題)下列作品中,同屬紀傳體史書的有()
A《春秋》
B《史記》
C《漢書》
D《后漢書》
E《三國志》
正確答案:BCDE
解析 ??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后漢書》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三國志》是西晉陳壽編寫的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
80.(多選題)司馬遷《報任安書》列舉發憤著書的古圣先賢有
A周文王?
B孔子?
C老子?
D屈原?
E左丘明
正確答案:ABDE
解析 ??
司馬遷《報任安書》列舉發憤著書的古圣先賢有周文王 、孔子 、屈原 、左丘明。
81.(多選題)下列《過秦論》(上)文句,運用比喻手法的是()
A贏糧而景從
B外連橫而斗諸侯
C振長策而御宇內
D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E天下云集響應
正確答案:ACDE
解析 ??
本題考查《過秦論》(上)中比喻的運用。A項將緊密追隨陳涉的人比喻成影子;C項將武力統治比喻成舉起馬鞭鞭策;D項將軍事入侵比喻成牧馬;E項將響應陳涉的人比喻成云。
82.(多選題)下列作品,屬于“古詩十九首”的是()
A《十五從軍征》
B《迢迢牽牛星》
C《行行重行行》
D《西北有高樓》
E《孔雀東南飛》
正確答案:BCD
解析? ?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是樂府古詩文的顯著標志。為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人《昭明文選》而成。《十五從軍征》出自漢樂府詩集。《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
83.(多選題)下列與“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說的是同一個人的句子是()
A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B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
C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喳喳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D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E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正確答案:BCE
解析 ??
與“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說的是同一個人的句子是“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喳喳日欲暝,愁思出門啼”“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84.(多選題)下列關于漢樂府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句式中多有“兮”,多用六七言
B漢樂府以民歌為精華,繼承并發揚了現實主義傳統
C作品多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D藝術特色為擅長敘事,多用雜言和五言,語言比較口語化
E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想象奇特,感情奔放。
正確答案:BCD
解析 ??
A.E項都是楚辭的特征。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于《詩經》(《詩經》亦是現實主義),它開創了詩歌現實主義的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人微,創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開拓敘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85.(多選題)《十五從軍征》的內容是()
A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百姓在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B省略了老兵六十五年間從軍生涯的種種情事,截取他從近鄉到歸家這個片段,展示了老兵歸家后慘不忍睹的生活場景。
C最后以老兵孑然一身的形象收結,余味無窮。
D“道逢”四句借與鄉鄰的問答,勾勒出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兔從狗竇人”及以下七句具體真切地展示了老兵歸家以后慘不忍睹的生活場景。
E漢代統治者只為開拓疆土,卻對老百姓缺少起碼的關懷,這是造成人生悲劇的根源所在。
正確答案:ABCDE
解析 ??
《十五從軍征》通過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表達了詩人對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的怨恨與同情的思想感情。
86.(多選題)班固《蘇武傳》中提到的人物有
A李陵
B衛律?
C李蔡?
D虞常
E石建
正確答案:ABD
解析 ??
班固《蘇武傳》中提到的人物有李陵 、衛律、虞常、張勝,故選A.B.D
87.(多選題)下列對李斯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李斯,戰國末期楚國人,與韓非同為荀子學生。
B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C是秦朝唯一留有著作的文學家,《諫逐客書》為其代表作。
D此外尚有《論督責書》、《自罪書》以及多篇刻石文傳世。
E著有《勸學》
正確答案:ACD
解析 ??
李斯,戰國末期楚國人,與韓非同為荀子學生。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秦朝唯一留有著作的文學家,《諫逐客書》為其代表作。此外尚有《論督責書》、《自罪書》以及多篇刻石文傳世。
88.(多選題)秦昭王在范雎的幫助下取得的功績有( )
A廢穰侯
B逐華陽
C強公室
D取漢中
E杜私門
正確答案:ABCE
解析 ??
《諫逐客書》:“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89.(多選題)下列成語出自《項羽本紀(節選)》的有( )
A坐壁上觀
B吳中起義
C垓下之圍
D鉅鹿之戰
E草木皆兵
正確答案:ABCD
解析 ??
《項羽本紀(節選)》成語及文章細節(1)坐壁上觀,以一當十,勞苦功高,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四面楚歌。(2)吳中起義:一府中皆懾伏,莫敢起。斬殺宋義: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3)鉅鹿之戰: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垓下之圍:項王慷慨悲歌。第五段寫垓下之圍。
90.(多選題)《李將軍列傳》中刻畫的李將軍( )
A驍勇善戰、機智果敢
B武藝超群、謀略精當
C身先士卒、治軍簡易
D關愛士兵,功勛卓著
E深得賞識,頗受重用
正確答案:ABCD
解析 ??
本文刻畫了一位驍勇善戰、機智果敢的熱血將領形象,通過其在三帝時期的不同際遇,展現其豪情躊躇卻又坎坷不平的一生。李廣武藝超群,謀略精當,機智果敢;又能身先士辛,治軍簡易,對士兵關愛有加;功勛卓著卻始終不遇,至武帝時遭排擠而郁郁不得志,最終被逼自盡,以悲劇結局終其一生。故選A.B.C.D。
91.(簡答題)簡要分析《諫逐客書》中正反對比的論證手法
參考答案:作者采用正反并舉,反復對比,層層深化的手法。
如第一段四君用客(實筆)與“卻客不內”(虛筆)的對比;
第一段四君用客與第二段秦王輕客的對比;
第二段中重物與輕人的對比。
92.(簡答題)《過秦論》(上)一文氣勢充沛,請從語言的角度舉例分析
參考答案:多用排比句或對偶句,形成氣勢。
如第二段中從“于是六國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領起,貫穿下面三句,羅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
如“蒙故業”以下四句,每兩句一對仗,就是對偶句式。
也有排比兼對偶的句式,如開頭說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
93.(簡答題)簡述司馬遷對李廣的感情表達。
參考答案:司馬遷的人物傳記往往筆端含情,在本文中更是傾注了對李廣的深切同情,同時也流露出對當權者的憤慨。作者的這些感情又主要是在敘事中體現出來的,如寫李廣憤而自殺后全軍與百姓的悲哭,自然也包含了作者個人的悲痛。
94.(簡答題)簡述《報任安書》的修辭手法
參考答案: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歷史典故,表達了內心失望與希望、痛苦與追求、失意與奮進交織的跌宕起伏情感。例如對比、對偶與排比互相結合,比喻、引用、夸張、諱飾等修辭手法穿插運用,都真切地表達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作者具有豐厚的學養,對典故驅遣自如,無論是正用、反 用、明用、暗用,皆貼切達意。故文章語約意豐,婉轉深厚。
95.(簡答題)簡析《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性格特征。
參考答案:劉蘭芝:聰明多才,知書達理,不慕榮利,堅強、反抗。焦仲卿:他是蘭芝向封建家長制和封建婚姻制度作斗爭的伙伴,有正義感,重感情,守信用,有剛強的一面。但也有懦弱的一面,對母親的責難默默無聲,斗爭無力。沒有蘭芝斗爭徹底,他也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
96.(簡答題)簡述《諫逐客書》認為逐客錯誤的主要理由。
參考答案:本文在論說時,一是用濃墨鋪陳,列舉事例,如文中鋪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實, 鋪陳了秦王所喜愛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實,鋪塾充足,加強了與下文的對比,因而 得出的結論極其有力。二是在論證上正反并舉,反復對比,層層深化。如第一段四君用客(實筆)與“卻客不內”(虛筆)的對比,第一段四君用客與第二段秦王輕客的對比,第二段 中重物與輕人的對比,都在對比之中顯示逐客之謬誤。
97.(論述題)分析《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的結構特點。
參考答案:本詩敘事采用雙線交替推進的方式,結構縝密緊湊。第一條線索圍繞劉、焦兩家的家庭矛盾沖突展開,仲卿求母,蘭芝辭婆,蘭芝拒婚,仲卿別母,這些沖突實際是一場迫害與反迫害的斗爭。第二條線索是圍繞蘭芝與仲卿之間的愛情鋪展。仲卿求母失敗后,與蘭芝的臨別,反映了兩人濃厚深切的戀情;蘭芝辭別婆婆后,與仲卿的話別,抒寫了他們真摯堅定的感情;蘭芝拒婚后,與仲卿的訣別,刻畫了他們生死相依的愛情。這兩條線索交替發展,完成了故事的敘述及人物命運的展開。
98.(論述題)舉例分析《報任安書》中的鋪排和用典。
參考答案:本文運用大量的鋪排,增強了感情抒發的磅礴氣勢。如敘述腐刑的極辱,從“太上不辱先”以下,競連用了八個“其次”,層層深入,一氣貫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極矣”。典故的運用,援古證今,明理達情,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壯烈。第七段用西伯、李斯、韓信等王侯將相受辱而不自殺的典故,憤激地控訴了封建專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九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賢憤而著書的典故,表現了自己隱忍的苦衷、堅強的意志和奮斗的決心。
(綜合題)閱讀以下一段文字:
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請回答下列問題:
99.(簡答題)這段文字選自哪篇文章?文中說“著此書”,指作者所著的哪一部書?
參考答案:《報任安書》(或《報任少卿書》);《史記》
(綜合題)閱讀以下一段文字:
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請回答下列問題:
100.(簡答題)作者著這部書的宗旨,可以用這段文字中哪三句話來概括?
參考答案: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綜合題)閱讀以下一段文字:
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請回答下列問題:
101.(簡答題)解釋下列括號中的詞語:
思(垂)空文以自見
(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草創未(就)
參考答案:垂:流傳;
稽:考察;
就:成,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