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說了中醫學的整體觀。這一期我們來說說中醫學的另外一個特點——辯證觀。
什么是中醫學的辯證觀?這個證到底指的是什么?中醫學的辯證觀又分為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好好來講講。
舉個例子,有個他頭疼來找中醫看病,中醫問他怎么個癥狀,他說頭疼的厲害,還是那種錐心刺骨的疼。這時候中醫給他開了一副活血化瘀的藥方。
然后一位女士來了,說小腹隱隱作痛,痛經,中醫也給她開了活血化瘀的藥方。
還有一位病人說自己心臟疼,就在心臟上方的那個位置,中醫問他看過其他醫生了嗎,拍過片什么的了嗎,他說他什么都看了,好像沒什么問題,但是說是冠心病,這個時候中醫也給他開了活血化瘀的藥方。
這個就叫做辯證觀里面的——異病同治。
之后到了夏天,遇到一個病人他說自己有點發燒,發冷,脖子疼,打噴嚏。另一個病人說自己這些癥狀都比較輕,但是吐黃痰,流黃鼻涕等。針對這種看似相同的感冒咳嗽流鼻涕,中醫卻開了不同的藥方,有的溫血驅邪,有的涼血解毒,有的讓喝了藿香正氣水。
這個就是辯證觀里面的——同病異治。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呢?
這就源于中醫辯證,我們要“證”的是一個病在同一階段的“本質”。因為不同的病在不同階段它會有不同的反應,這個反應就叫做“癥”。所以辯證要辯癥,而癥又從病來,就要辯病。這也就是中醫說的“三辯論”。
然后再結合上次我們講的整體觀里的三因論。三因制宜+三辯論就構造成了我們中醫獨一無二的個體化診療方案。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病人去看中醫,每次都會拿到不同的藥方。因為大自然在變化,你的病情在變化,方法面面在變化,所以你的藥方也在發生變化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