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閱讀33本書之《提問的藝術》
全書的中心就是用提問去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對我個人而言,收獲更多是一種思維方式上的啟發。
當然,拋開如何提問、提問封閉式還是開放式這樣的技巧不談,我更樂意把“學會提問”、“勇于提問”放在首位。
結合近期在職場上的心得,老板要求我們在業務例會上每個人都要提出問題,他的目的在于,時刻保持深度思考是激發工作的源動力之一。一個在會議中無法保持注意力的員工,很難想象,在走出會議室后能用多大的激情去推進項目。
因此,我們需要時刻用批判性思維看待事物,永遠保持好奇心,并且勇于提出問題,發展出一種習慣性的提問型思維。
另外,提問也是一種溝通方式,在我們遭到對方質疑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提問挖掘對方的痛點和漏洞,而不是生硬的攻擊對方;另外,提問也可以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途徑,因為這種方式可以讓溝通向更深的層次發展,進而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的來龍去脈,人們的真實想法和意圖。
鑒于中國人內斂的性格,從小上學的時候,即使有問題也不敢于在課堂發問,怕人嘲笑,因為那樣似乎會顯得自己特別笨。職場中,也有很多問題不敢問出來,擔心自己的提問高度不夠,耽誤別人的時間等等。于是,我們慢慢失去了提問的勇氣,也沒有機會加強提問技巧,更別談是什么提問的藝術。
所以這本書于我而言,最大的收獲并非提問的技巧,而是督促自己要時刻保持思考的狀態,勇于提問,以及在提問這條路上我們所遇到的真正的問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