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消息說,意大利一個93歲的老人因病住院,因為呼吸困難上了呼吸機,病情好轉之后被告知需要支付醫院一天的呼吸機費用5千元。
老人聽了這個消息之后哭了起來,醫生安慰她說,“金錢是沒有辦法和生命相提并論的。”老人說,“我之所以哭泣并不是因為這5千元,而且我到今天才知道,我已經免費呼吸了上帝的空氣93年,如果按照一天5千元來算的話,我到底欠了上帝多少錢!”
醫生聽完也低下了頭。
我也清楚的記得,20210年夏天生病最嚴重的時候,走路要拖著一條腿,躺下就起不了床,晚上睡覺有時候也會疼醒,手指洗臉刷牙都會疼。
當隨著慢慢療愈,身體功能逐漸恢復的時候,能睡上一個好覺,能好好洗臉,能正常走路,都開心的不得了,好感動他們又恢復正常!它們正常的時候,意識不到他們的重要,失而復得后感恩和敬畏之心自然就升起了來。
還有上次甲流心肌炎了,居然能夠感到心臟難受,人們說如果健康無病,是感覺不到它們的,如果一旦感到哪個內臟存在,就是它出問題了。
我常常會摸著我的胸口,跟我的心臟對話,“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真誠地跟它說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
我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對它們說抱歉;我感恩它們為我服務,對它們說謝謝!
而且甲流時沒有食欲,沒法好好吃飯,后來胃口再次打開的感覺,我是有多么的幸福!
以至于現在終于可以做到認真對待每一餐飯,吃一顆紅棗,一小把瓜子都心懷感恩喜悅。
失而復得往往能喚起一個人的感恩之心。
但是真的必須要失去才能有感恩之心嗎?
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包裹在巨大無邊的愛中,陽光空氣水都是免費的,父母親人的關愛包容是免費的,我們的身體也在每時每刻為我們的生命服務。
我吃的糧食,我們穿的衣服,我們住的房子,我們所有的日常用品,我們看的書,我們聽的課,看的電影,也都不是我們自己創造。
也許你會說你為他們付錢了,但是你可以吃你的錢嗎,穿你的錢嗎?如果沒有他人付出和創造,你能享用嗎?
我們常常會無視那些免費得到的愛和付出,會把他人的好,他人的創造和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對它們視而不見。
等有一天,我們失去了,才發現它們的珍貴,感恩曾經的擁有。
可是我們就不能在沒有失去的時候就感恩嗎?
當然可以,而且培養感恩之心對于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
一個擁有感恩之心的人,更懂得努力,更愿意付出,生活的更幸福,無論大人還是孩子。
要想擁有一個感恩之心,或者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有兩個辦法。
一是多勞作,只有自己勞作了才知道一切都來之不易,都是有人付出的結果。正所謂“習勞知感恩”。
二是多看自己擁有的(而不是沒有的)。看到自己穿的衣服是他人做的;自己吃的食物是他人種的;自己住的房子是他人蓋的;……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們知道他們的付出。
我們也愿意付出我們的愛和努力,去為他人帶去愛和價值。
愛因斯坦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份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地向往著儉樸的生活。并且時常為發覺自己占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
我們如果也能像愛因斯坦一樣一百次的問自己同樣的問題,那么我們也在此生能夠過的像愛因斯坦一樣富有意義。
因為我們時刻心懷感恩,不用等到失而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