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5 意義 2018年02月08
最近我開始思考,關于理想,關于生命的意義。雖然年近四十才考慮這些好像晚了點。我為什么活著?我想怎樣活著?其實我不是沒有理想,只是很多曾經(jīng)的理想由于沒有具化或者由于和最終走的路做的事越差越遠而改變消失了。慢慢的變成了此刻沒有理想的我。
今天讓我最觸動的兩個意義:一,意義他不單單是結果,也包含著過程和感受。二是即使有著不堪回首的過去也有它的意義,那就是提醒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再重復。可惜我之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是很少回望過去的,特別是不好的回憶會選擇深埋記憶底。甚至不去接受。今天通過意義的冥想,我開始更加接納我自己,并在不完美的自己身上找到讓自己前進的力量。
NVC每日書摘第25天:“”社會文化不鼓勵我們表達個人需要,特別是婦女”
我的理解是東方文化:含蓄,忍耐。個人的需求讓步于家庭,社會群體。三從四德三綱五常。所以,在這種社會文化下,很多人特別婦女,沒有表達需求的權利。
長此以往,不單我們不會表達需要,甚至很多時候我們都喪失了察覺自己和他人需要的能力,或者說放棄了表達需求。
我們有這樣那樣的感受,但是我們無法挖掘出并表達自己的真正需求。因為有的時候原始的個人需求和社會要求沖突的時候,一定是個人意志服從社會群體。
甚至,由于思維邏輯模式讓人挖掘出來的感受和需求不一致,同樣的事件和情景,個人需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應該都是不同的吧。
婦女的意義是照顧他人 。這種意識,經(jīng)過多少年代甚至深深刻在我們女人的基因里。但是現(xiàn)在我感到幸運的是,我們應該照顧他人(孩子,老人)但是我們還可以再多看看自己的需要,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如果和其他沖突,甚至不是盲目的放棄和選擇。
Day–24【20180207】美
#81日NVC需要覺察#by 董國臣老師——今日連接的需要【美】
#NVC每日覺察第24天#批評實際上是在間接表達未被滿足的需要。
Day–13【20180127】平和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 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Day–12【20180126】更新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 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活的焦慮壓抑,好像進入了瓶頸期。想呼吸新的空氣,想學習新的東西。很多的難題擺在面前不知道怎么處理。畏縮著不敢做出改變。我意識到我現(xiàn)有的知識體系已不能解決我的困惑,特別是子女教育與家庭沖突方面,家人是我最看重的。這幾年來欠缺的能力導致問題不斷累積矛盾深化,有心改變不知道從哪方面入手。既然有緣遇到同理心的力量,就從人際敏感度這個方面來改變更新吧。人際關系,同理心、觀察與傾聽、冥想、挖掘自己的內(nèi)在,急需進行自主學習和知識更新。
2018希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知識更新:
1.同理心非暴力溝通,人際敏感,人本教練
2.自我察覺、自我關愛、家庭食物營養(yǎng)
3.高效工具的學習:記憶訓練、速讀速記、思維導圖
Day–11【20180125】保護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 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1.我們無法改變他人,我們只能改變自己。即使我們是強勢的一方,也不應濫用這個權力
2.父母的職責是管教,但是管教的關鍵不是期待他人,而是能夠有意愿共同遵守。單方面的期待與約束是無力的,規(guī)則應該是相對公平的(沒有絕對的公平)。
3.懲罰如果是一枚種下的暴力溝通的種子,必然長出暴力反饋的果實。
Day–10【20180124】結構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 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結構需求的察覺對我觸動很大。我在察覺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太注重細節(jié)和微觀,沒有結構性思維。從一個整體的結構去思考去認知自己,了解世界和他人。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以點帶面以偏概全,思維混亂,做事情沒有目的和方向,似乎定下的目標也經(jīng)常容易改變。也沒有規(guī)則感和界限感。
在家庭生活中的結構混亂就是界限。人際邊界也很混亂,大家沖突頻出,是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疑問:這方面的能力欠缺,有什么好的修習方法嗎?有客觀標準嗎或者成熟的體系嗎?還是純粹個人主觀上的理解和感受?
人人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責任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要把這個課在我和家中好好的補上。不得不,你讓我都是模糊責任,推卸責任的表達。只不過區(qū)別在于,你讓我是說自己沒責任,你勉強我。而不得不在你讓我之外,更弱化忽略了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感受。
tips:
90天行動到十分之一,已經(jīng)漸漸覺得察覺至今,每句話都似扎到內(nèi)心一般。從未有過的思考,從未有過的觀念,但細思極恐。
Day–9【20180123】信仰
從某個角度,我似乎不覺得自己沒有信仰,因為經(jīng)常有大姐說我和佛家仙家有緣。我有自己的道德標準和處事原則:做自己的事,不存害人之心。能力有余多助他人,積存善緣。但從察覺的角度,好像我真的沒有什么信仰。我內(nèi)心似乎有些什么東西一直被種在那里,朦朦朧朧之間好像有什么要破土而出,但是又沒什么具化的東西。我經(jīng)常會有些使命的東西冒出來,卻又堅持不了多久。說個明確的東西出來我又沒有…
信仰是需要發(fā)現(xiàn)和尋找的,可能在不同的時期我們只是在活著和感受著、經(jīng)受著。在每個生命階段的不同領悟都是為了去離發(fā)現(xiàn)和尋找更近一些。
溝通應該是基于尊重正確感知對方的感受的基礎之上的。
批評要真心誠意,要基于對方的感受和需求。批評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讓對方感到恐懼和內(nèi)疚,如果僅僅是為了讓對方屈服,這樣的批評也是一種暴力溝通。不論是當時還是從長遠來看,都有極不好的影響。
Day–8【20180122】 一致性
我為我的不一致感到尷尬和痛苦。由于心有雜念,我經(jīng)常會嘴“瓢”,說的和想的對不上嘴。詞不達意:“喝水吃飯”說成“吃水喝飯”這是最簡單的例子。究其原因,我的內(nèi)心和我的外在不一致,我的身體還在原處,但我的心卻已跑遠。我的冥想經(jīng)常一半的時間都在捕捉各種“雜念”。我也不知道為何我的心如此難以臨在。
而且,由于說的短暫,記憶也如此短暫,導致最后自己的很多承諾都已經(jīng)忘記了…
臨在,當下
Day–7【20180121】安全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安全分為兩個維度:第一,空間安全/第二,情感安全。
第一個勉強及格,第二個沒有信心。我是懶于經(jīng)營人際關系的人,因此也會錯過很多接受和表達真心的機會。感覺2017年開始,我的內(nèi)在好像從頭到尾都有了新的一點點感悟變化。看來今后要注意內(nèi)心休養(yǎng)了
安全應該還能達到,但我離自由還很遠。
觀察,感受,需求,請求。四個要素我還停留在最初始的第一要素里。我好像被蒙蔽了心眼,好像睜著一雙白內(nèi)障的眼睛,無法用沒有濾鏡的眼睛去看到別人的所作所為。我的心無法客觀的去觀察全部的事件過程,因此感受也無法切入中心,了解的本質(zhì)的需求怕也打了大大的折扣。
需要觀察練習。
tips:
每天記錄親子沖突的時間,是我強迫自己復盤的過程。真的把每天一次次的沖突記錄下來繁瑣的小事堆在一起把我自己都嚇了一跳。哇 不斷的雙邊沖突啊……
1.早起60分鐘,超時后爭奪手機,兒子紅了眼睛打了我好幾下。之后我一邊在非暴力糾結一邊忿恨不已,爆發(fā)了跆拳道的大戰(zhàn)。挨揍以后的兒子很傷心,哭著說你不是說你非暴力溝通不打我了么。我說挨揍了我生氣了,他說“你沒學跆拳道之前打我不疼,你現(xiàn)在學了跆拳道打我可疼了,你學拳就是為了打我的吧,我再也不和你去學跆拳道了…”讓我其實萬分懊悔,哎,練習一周了,一夕破功。
今天發(fā)射了很多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
2.約了兒子發(fā)小,我們倆媽倆娃晚上吃飯聚會,之前要上課外班。臨出門前2小時吵著說肚子疼不去上課了直接和發(fā)小見面。又是一頓鬧騰。結局是課沒上,聚會了。也不知道我這樣到底是關心人的感受,還是沒原則…
3.和好朋友alan交流了關于教育孩子樹立正確學習觀念/尊重對方隱私空間/對于遵守約定的一些看法。有的觀點我很認可,很值得借鑒。
Day–6【20180120】可持續(xù)性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
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提前消費是違背可持續(xù)性的。這里的提前消費不光指金錢,還有時間。我以前經(jīng)常會陷入談判誤區(qū):今天時間不夠了,那明天的時間今天也用上吧。面對這樣的請求會無法拒絕,但是沒有想過不合理的理由。
珍惜使用自己,情感,身體,時間,健康,讓生命泉水之源,汩汩不斷,支持河流的奔騰
真誠助人,應該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不單是結果。
可我這段nvc的摘錄有幾點感悟以及疑惑:
很多人,包括我,相信助人的發(fā)心是好的,也自認真誠,因從未想在助人其中獲名獲利。
但是
1.為何有時會單方發(fā)射真誠,對方的反饋/結果并不愉快呢?
2.為何有時我心一片赤誠,但是卻在幫助這個過程中,有一種惴惴的不安和羞恥感?謝謝
3.助人真的只有真誠就足夠嗎?難道施助者的能力能否勝任(自評,他評)不該考慮在內(nèi)嗎?好心辦壞事的情況 我也很尷尬的遇到過啊…
tips:
今天又暴力溝通了,沖突次數(shù)應該大于3-4次。
惡劣語言的毒苗一旦種上 就會在受到刺激的時候自動生長。最好的辦法是一 萌芽時就扼殺掉 二 學會觀察自己情緒變化,該克制克制,該表達表達(我的需求)。
Day–5【20180119】休息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
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晚上我自己做了一遍休息的冥想,有點感覺了,但是又感覺在其門口而不得入。問兒子會冥想么,愿意為我讀冥想詞么,請兒子幫忙,他一開始也是聲調(diào)敷衍的,但越讀越慢越讀越認真,在他的引導下,我似乎慢慢的開始有放松休息的感覺了。特別是他分享他的經(jīng)驗躺著冥想會比較放松,而且他讀完都想睡覺休息了。今晚上的冥想感覺真棒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何在批評時,把念中的應對,轉換成用身的感受。在理解了對方的感受和需求,才能更好的察覺自己的內(nèi)心。理解對方的感受需要傾聽。對我來講傾聽還有點難度,但是我已經(jīng)開始在遇到刺耳的話的時候,從下意識的反擊(言語/行動)轉化成等待幾秒,思考一下。冷靜 冷靜再發(fā)表反對意見…
傾聽好難,總感覺問不到點兒上…
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tips:今天我早上很情緒化地處理了孩子對我的言語暴力。事后我也和孩子爸爸發(fā)了很大的脾氣,但是我知道這些抱怨絲毫不會帶來好的結果,我也不是真心要讓孩子與我分開。晚上孩子向我道歉,但我感覺他的道歉有點勉強。雖然晚上相處有所緩解,但還是沒有解決問題。
Day–4【20180118】運動
需要的覺察圖片: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
中午做完運動的冥想后,立刻想去胡同里散散步,連去辦事的路上,同樣的走路,由于心態(tài)不同,走路時候的腳步似乎都不一樣了輕盈了很多,每走一步都無比的堅實與放松。而且,更有一種在當下的臨在感。就是走路 什么都沒有想,腦袋里眼睛里看到的景物也只是運動路上的風景而已,不會想以前好像腦袋里真的無時無刻都有8萬4千個念頭…
今天我表達拒絕的時候,使用了誠心誠意的表達我的感受,理解對方的感受,表達我的原因(需求)對方很好的接受了。
“大哥,我跟你說個事,可能你會很生氣。”“你昨晚上說讓我24-26去成都陪你開會培訓,我去不了了。或者3月底以后再安排我去”“因為我3月24號要考雅思考試,我的目標6分,只有兩個月復習時間。如果和你去培訓回來還要幫你培訓供應商,我怕我沒法安排好時間,可不可以先安排別人去”-我學會了更讓人接受自己的表達的方法和真心。
就是啰嗦了點
tips:
兒子錄視頻作業(yè)的故事 /游戲給了55分鐘的故事(感覺被壞心眼的白雪公主給了個毒蘋果的感覺)
忍住了。冷靜我冷靜,我表達了感受 也表達餓需求,對方就是不講理不理睬怎么辦
Day–3【20180117】營養(yǎng)
需要的覺察圖片: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
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挺震撼的。有形的營養(yǎng)很理解,卻從未想過還有無形的營養(yǎng)。食物,水和氧氣是身體必須。可我一直都是沒有用心去攝取心的營養(yǎng):愛,陪伴和友誼。甚至從沒有到這個層面去考慮過。
謝謝啟發(fā)。
聯(lián)系我本人,我好像是不喜歡找朋友親人傾訴,既不會從外界攝取心靈營養(yǎng),也不會自我領悟補充豐養(yǎng)自己。因此自己煎熬的過得很苦。希望今后我能既給人補養(yǎng) 也能自己造肥營養(yǎng)自己,呵護好自己的心
還記得在錄音音頻06里最感動我的故事,有個觀點講一個人在自己遭受痛苦時,如果仍能同理別人理解他人的痛苦,那是慈悲。身處逆境,也能使人樂于互助。這就是同理心的魔力。
tips:
今天兒子1.把鑰匙反鎖屋里了 誰也進不去屋后來找了開鎖公司,我很生氣他很害怕2.放學非要從我辦公室跑回家去玩了46分鐘游戲,但我也看到3.他把鑰匙丟在家里的同時也幫我拿了一盒圖釘。千方百計尋求解決辦法。
成就:1.有了察覺以后,很滿意我好像控制了自己的怒火,沒有打罵。只是出去晃了幾分鐘冷靜冷靜。2.一起做了卡片察覺感受和需求。他選失望,說我沒能提供愛和信任、陪伴。我選了憤怒 需要安全,誠實和尊重。
整體而言 和平解決了問題,雖然啰嗦依舊 被嫌棄依舊,但我相信孩子慢慢會看到我的改變。感恩有這么善良的孩子 當我用了心以后、才能看到他做了錯事以后 那份自責和內(nèi)疚 想盡辦法想為我做這做那的樣子…
Day–2【20180116】健康
需要的覺察圖片: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經(jīng)過健康2分鐘一組的一共4分鐘的冥想,在那一段時間里,無比放松的去游走在身體的每個地方,閑逛般的走走停停,去肩膀,腹部,左心,腰腹,探親訪友的舉手問好。懶洋洋
每聽完一遍引導詞最后都要打好幾下呵欠,接連2次都是如此,都在最后2分鐘結束時候呵欠連篇,眼睛困的好似睜不開了,可時間才晚上9:50。看來身體經(jīng)過冥想,感受到前幾天熬夜的辛苦,跟我交流要我休息呢,—OK,我去睡啦……
Tips:
1.今天孩子說考試準備的很有信心,在星巴克的路上,我是怎么反應的?-我不相信,反復問:你一個月流感發(fā)燒沒有上課啊,你確認都復習好了碼?2.晚上沒有作業(yè),第二天要考試,但是孩子說我都復習沒問題了,今天英語和數(shù)學綜合考我生病一個月沒上學模考都99分。我真會了。今天想從6:05玩半小時穿越火線游戲,我說那你既然認為都復習好了,那你就干脆放松玩到7點吧。孩子歡呼雀躍。我反思一下這樣的處理對不對?(玩ok,但是把期末看的這樣重要好像也不對。)
Day–1【20180115】安寧
需要的覺察圖片:
每個人花五分鐘時間,去真正的用心覺察,體會這個需要,對于我們自己到底意味著一種什么樣的能量狀態(tài)。
讓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去經(jīng)驗到這個需要的能量。
在安寧冥想環(huán)節(jié),“安寧如同我們內(nèi)在的一個穩(wěn)定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我們的內(nèi)心如同室內(nèi)幽蘭”,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共鳴,相較于其他幾種晦澀的隱喻,我似乎更能感受到這個場景:在心中好像浮現(xiàn)了竹林般豎直的小塊空間,只有那片林有微弱的亮光,召喚我,其余都一片漆黑”。 這小方天地 ,好似靜止,就像世間最安靜的空間,在等我。
抱歉其他的“連接生命深深源泉的沉靜”“如同灣水般經(jīng)由沉靜而后的清澈”,這兩句講安寧有純凈清晰和沉靜地與內(nèi)在連接的兩種特性。雖然能理解 ,但每次聽自己的冥想錄音,讀到這一段總覺得分外拗口,思路一卡住就回到意識層面去琢磨句子是否通順了…冥想有固定句式,還是可以用自己理解的話來做導讀?
今天對這句有了深入的理解。朋友來訪,我在傾聽和嘗試使用同理心的原則來溝通的時候,發(fā)現(xiàn)又從心走到了念。到最后儼然成了對方質(zhì)疑我的這種思維體系是否科學合理,而我評價他沒有開放心態(tài)。幾點體會:1.工作坊的前提是信任 2.同理心強調(diào)的感受,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多沒有用心去感受自己和他人的人,需要用很久才會領悟和接受這個理念。特別是愛分析一直用念思考的人間,感受的溝通經(jīng)常陷入僵局(特別是我是高C,對方也是高C特質(zhì),經(jīng)常從感受走到思想。一開始是朋友間的感受與傾聽,到最后儼然成了知識觀點價值觀體系的彼此求同存異…)3.深感想要幫助別人,先要修行自己。德行不夠心意再好也無濟于事行不通。路漫漫其修遠兮
tips:今天晚上和兒子幾次推拉,都讓我在即將發(fā)怒的瞬間平息了自己,雖然沒有找到更固定的套路,那一瞬間也沒時間去想我的感受和需求,但是好像就是想到要感受他 感受他,就真的只注意感受,不發(fā)表評論了。更好玩的是,兒子在我稍微有點過激言行的時候,就學會了第一時間提醒我,“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你咋還暴力呢,”一句話說的我立刻啞口無言,點我死穴。有意思。兒子謝謝你的提醒,雖然最終也滿足了你的需求-尊重和安全。睡前小寶說,今天你變化很大 溫柔多了 我玩游戲也不罵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