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0年前,從O-F8仰韶文化部落分化出來一支帶有F14249突變位點的人群,該人群快速分化出五個部落,向不同方向遷徙。這五個部落的父系標記分別為O-FGC29502(現今四川)、O-MF188782(現今安徽、江蘇)、O-Y81597(現今東北、朝鮮)、O-ACT3308(現今華北、西北)、O-Z25853(早期中原,東南林氏上游)。
O-FGC29502部落
現居四川南充,已知4例南充杜姓樣本。從仰韶文化分化出來后的遷徙路線未知,到達四川的時間未知。
O-MF188782部落
? ? ? ? 已知安徽、江蘇2個樣本,共祖于2160年前(西漢)。從仰韶文化分化出來后的遷徙路線未知。
O-Y81597部落
Y81597這支共祖于2320年前(戰國),東北、朝鮮、韓國高頻。從仰韶文化分化出來后的遷徙路線未知,推測在戰國時已定居東北。
O-ACT3308部落
ACT3308共祖于6550年前,陜西、華北高頻,屬于留守仰韶老家的一支。
ACT3308下游分化出MF56455(今河北、山東、江蘇)、SK1744(今陜西、華北,北方樊氏上游)、MF195514(今山東、江蘇)三支。
O-Z25853部落(東南林氏上游)
Z25853共祖于5280年前,根據O-Z25853早期支系MF216141的位置分布(今河北、河南)推測,Z25853從仰韶出來后,定居于華北中原一帶。
O-Z25853 --->?O-MF216141?(今河北、河南)
O-Z25853?-->?O-MF37245 (今山東,清河房氏上游)
O-Z25853?-->?O-CTS5063(東南林氏上游)
5250年前,從Z25853分化出CTS5063,高頻于華北中原。
O-CTS5063 -->?O-MF22970
CTS5063下的早期分支MF22970共祖于3860年前,高頻于山西、華北。
O-CTS5063 --> O-CTS5492/CTS8998 (東南林氏上游)
CTS5063下的CTS5492共祖于2660年前(周代),CTS5492下游CTS8998在2520年前(周代)出現強烈爆發,分出十九支下游。CTS5492/CTS8998高頻于周代楚國地域,顯然在5250年前-2660年前,CTS5492人群由華北中原遷徙到了楚國地域,符合楚國從中原發展到荊蠻的歷史。
O-CTS5492/CTS8998 --> O-Z25894
2520年前 - 2490年前,CTS8998下游十九支其中一支O-Z25894分化出來,推測其早期地理位置在安徽附近。
O-Z25894 --> O-Z44926 (東南洪氏上游)
Z44926從Z25894下分化出來,共祖于2490年前,安徽高頻。
O-Z25894?--> O-CTS6987 (東南林氏家族)
CTS6987也是從Z25894下分化出來,是Z44926的親兄弟,共祖于2130年前(西漢),福建高頻。推測在楚國滅亡后,Z25894這支楚國后人,分出2兄弟Z44296和CTS6987,Z44926留在楚地(安徽),而CTS6987遷徙來到福建。
東南林氏父系上游遷徙路線推測
F14249(仰韶文化,6550年前) --> Z25853-CTS5063(華北中原,5250年前) --> CTS5492-CTS8998(楚國,2520年前)--> Z25894(楚國,2490年前)--> CTS6987(閩,2130年前)
想了解更多的東南林氏研究進展,請關注公眾號: 東南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