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文學(xué)發(fā)展長河中,有著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它們?nèi)缫鄣男浅揭话悖樟亮藭r代前進,照亮了未來發(fā)展。這些文章不僅是是當(dāng)時的璀璨明珠,同時也是現(xiàn)代發(fā)展的長明燈。于我看來,《紅樓夢》便是這樣一部作品了。
? ? ? ? 在現(xiàn)在這個快捷的時代,被高鐵、速食圍繞著的我們,有著快節(jié)奏的生活。這時,《紅樓夢》中詩詞歌賦,兒女情長,就顯得可貴了。我們輕啟書頁,在寶黛釵的幽幽綰綰的情絲中感受赤子之戀的殷甜,在家族興亡破敗的故事里感受人心誠摯的可貴。我們欣然的乘上紅學(xué)之旅的專列,與紅樓中的人們品茶詩賦,分享跨越時代的喜悅。
? ? ? ? 曹雪芹在書中全觀的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落敗,熟練的筆法令書中各型各色的人物活躍在紙上。無論是受人尊敬的老祖宗,還是潑辣豪爽的鳳姐,亦或是情竇初開的寶黛釵……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愛恨情仇,無關(guān)風(fēng)月的故事令人不忍卒讀,必將慢慢細品,感受其中韻味。待到全篇讀完,似乎又有種不夠之感,意猶未盡,這便是《紅樓夢》的魅力了。
? ? ? ? 正如開篇所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看似有些荒謬的《石頭記》其實融進的是曹雪芹殷切之心。像對納蘭容若的描寫“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一般,才子的內(nèi)心,往往是孤寂的。這般孤寂,我們是不能完全讀懂的。這是也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所增加的美感。
? ? ? ? 有人說過雅的是正劇,俗的是喜劇。在情愛風(fēng)月中演繹的詩詞歌賦,在喜劇中感悟人生哲理,默默沁悟。紅樓夢,就是這樣的了。
? ? ? ? 黛玉的詩詞娟秀,意蘊深遠。《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并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xiàn)實的控訴?“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寧愿死去,也不愿被世俗玷污的堅韌與溫婉。
? ? ? ? 也許我們可以從“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中看到黛玉的歸結(jié),可也不應(yīng)忘記黛玉亦是個多才的女子。“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依西風(fēng)夜已昏。”便是其冰雪聰明之至的體現(xiàn)了。
? ? ? ? 林黛玉,一個跋扈瀟然的女子,欲突破封建牢籠的枷鎖束縛,解放禁錮的封建思想,雖得賈寶玉另眼青睞,卻紅顏薄命,香消玉殞。這是當(dāng)時時代所造就的悲劇,是有可能避免卻沒有避免的的悲劇,是封建禮教的扭曲造成的悲劇。
? ? ? ?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你看,然而,把已經(jīng)撕碎的東西再從新拼回給你看,那種不可名狀的淡淡憂傷令人彷徨不安 。扭曲的封建禮教束縛下的人們便是這般,充斥著憂傷與惆悵,而卻渾然不知,令人心酸。
? ? ? 如辛棄疾所寫“為擬新詞強說愁”到“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成長;或是李商隱的“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的不明了即放手的釋然,《紅樓夢》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破土而出的成長,是牽扯的疼痛,也是一種向上的力量。
? ? ? ?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生老病死,殊途同歸。也許到達了悲劇境界的正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劇。《紅樓夢》便是其集大成者了。
? ? ? ? 在詩詞歌賦里體驗世事冷暖,在漫漫人生路途中感受風(fēng)花雪月。快樂也好,痛苦也罷,不過是些情感,就像潮起潮落,花謝花開,觸手不及。所以,我們可以從《紅樓夢》中感悟的,還有許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