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個寶媽的“求救”:
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溝通怎么辦?
我家男孩上小學五年級,今年11歲,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太溺愛的原因,還是怎么回事兒?每事次你和她多說幾句話,她就覺得你很嘮叨,很煩,每次讓他做什么事情都是很抵觸的?我們家小孩從來不為家里面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給他安排把家務還要強制性的他才做!我現在特別強調的一點就是我家小孩太沉迷于手機了,和電視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電視,不看電視,然后就是玩手機,根本就不想學習,除非強制性的把手機給他沒收了,或者是把電視機給他沒收掉,然后他也不會學習,更嚴重的是你不讓他玩手機或者是你把手機給他設定了密碼,然后他就會大發雷霆還要罵我們這些家長甚至還會動手,我覺得我現在特別的苦惱,可能是我自己沒有做好會影響小孩,所以我希望專家給我提一點意見,幫幫我
子墨的回答分享:
我的這個回答是想要你改變你自己,如果你想要改變孩子,或者你想要知道具體一步一步怎么做,那就不要點進來,也不要往下看了,只會浪費你的時間。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做好讓孩子更優秀的準備!
首先,這位寶媽,我要恭喜你!你已經勇敢的踏出了最艱難的一步。
因為想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其實說簡單也簡單,就是從提升你自己開始。
而說難也難,因為人是很難改變的,你不可能因為看了我這個回答,就能馬上改變、提升。因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扇只能從里面才能打開的門,而我,只是一個敲門的。”無論我是講一堆大道理,還是哭爹喊娘,還是暴力恐嚇你,你不開門,我永遠也進不去。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你的問題。而你已經比大部分父母做得好了,因為你來這里提問、你在尋求別人的幫助,是改變的第一步,也是最艱難的一步,因為你已經意識到了是你自己的問題!所以我要恭喜你!
為什么說改變你自己就能改變和孩子溝通順暢了?因為歸根結底,孩子的問題,都是我們做父母的問題。就像子墨經常舉的例子: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養育的過程就是復印的過程,復印出來有瑕疵,不能怪原本只是一張純潔白凈的白紙,對吧?!問題一定是出在原件(父母)身上。所以:
第一、首先,你要意識到,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們做父母的問題。
1、孩子覺得你嘮叨、很煩?是不是你的用詞有問題?是不是你在用責備的語氣跟他說話,你潛意識里是不是以為你是父母、所以孩子必須都聽你的?是不是你和你的愛人在孩子面前吵夠架?是不是你經常在孩子面前說過別人的壞話,特別是愛人、婆婆或者其他人?是不是你經常抱怨社會、抱怨命運的不公、抱怨愛人被孩子聽到了?
2、每次讓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很抵觸?是不是你每次都是用命令的語氣讓孩子去做事?孩子沒做你是不是總是責罵他?或者是不是你總是罵他不懂事?還有你和你的愛人在家務事方面是不是也是經常推來推去,誰都不愿意主動去做?是不是你覺得自己很辛苦,想讓孩子幫你分擔一些?
3、孩子太沉迷手機?是不是你和你的愛人也經常在孩子面前拿著手機?是不是經你常拿他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是不是你罵過他笨?是不是你越來越少表揚他?
4、孩子根本就不想學習?是不是你從來沒有跟他溝通過學習的意義?是不是你從來沒有讓他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是不是孩子在學校遇到了不開心的事,而你沒有及時的疏導、引導?是不是你給他太大的壓力和期望?是不是你經常跟他說“學習不好將來就沒出息”?
5、不讓孩子玩,孩子就大發雷霆有時候還會動手?是不是你在他玩得正興奮得時候突然奪了他的手機?是不是你曾經也動手打過孩子?是不是孩子覺得在家里太壓抑?是不是你很久沒有帶他出去玩了?
捫心自問,以上這些,是不是至少中了5條,甚至超過10條?所以別再自欺欺人了,孩子的問題,真的是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問題。毋庸置疑!毋庸置疑!我們要想有一個優秀的孩子,就要從優秀自己開始。那么:
第二:改變,從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1、先從不抱怨開始
你回頭看看你的他提問,是不是全篇充滿了“抱怨”的情緒?你不是個例,而是整個社會的主流現象:“如果我要是富二代就好了”“如果我要是早生10年就好了”“如果我當年要是有個好老師就好了”“如果我當年要是考上985就好了”“如果我領導要是也有那個領導那么就好了”“如果我老板要是不那么偏心就好了”。。。。。。把所有的問題全部歸咎于別人、抱怨周遭環境。素不知,這樣對解決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永遠被這些問題所困住,讓矛盾越來越大,最后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想要突破,真正的解決之道是:謙遜!你要足夠的謙遜,明白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我們父母的問題,我們要承擔起這個責任,并勇敢的付出有創造性的努力,去戰勝這些難題!---當你學會自省,并且足夠謙遜后,你會發現當你和孩子的溝通再次出現問題時,你不再抱怨,你不再懊惱,你不再生氣,而是充滿了不同應對方式的力量!因為你知道這個責任在你,你要學會自己先改變,然后努力去戰勝這些溝通問題!
OK,這點非常重要,你必須100%的承認這是我們做父母的問題,下面的那些方法才有效,不然你可以關閉了。“學而不行等于沒學,知而不做等于不知。”
2、確定愿景: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
這點非常重要!一定要想清楚。只有一個原則:不能要求太高,至少不能超過你(你都做不到憑什么要求你的孩子做到?要臉不?)。OK,當你把對孩子的要求降下來之后,?你會發現孩子還是挺優秀的對吧?你現在再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全是優點?你是不是又忍不住想要夸他了?
竟然你的孩子將來也只是像你一樣的普通人,那是不是也會偶爾偷懶?是不是也會喜歡娛樂不喜歡看書學習?這些再正常不過了,全世界60億人口有59.9億都是這樣的,難道你認為你的孩子是那剩下的0.1%的天才和牛人?別再自欺又欺兒了!該醒醒了!
3、改變溝通方式:
OK,你已經改變了自我認知,又改變了對孩子的期望,現在是時候改變溝通方式了。但前提是,前面2點你要先想明白,不然這條對你來說沒有用!因為一個100%認可自己孩子的父母和一個內心潛意識里還在抱怨孩子的父母,即使講出同樣的話,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就跟你能感受到一個人是真正對你好還是估計討好你,一個道理,孩子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傻!
OK,如果你已經做好了準備,那么接下來看看子墨分享給你的5個親子間溝通最重要的原則:
a、大部分親子關系,毀在一個“不”字上
現在聽我說:“你不要去想一直老鼠,不要去想這只老鼠在吃大米”。你腦海里是不是還是出現了“老鼠”?!現在明白了吧,當你說“不要這么調皮了”“不要玩手機了”“不要弄臟衣服了”。。。孩子接收到正是這些負面的東西!你可以這么說“你來幫我一下好嗎?媽媽喜歡跟你一起做一件事”“弄臟衣服的話媽媽洗得會很累,你希望媽媽累嗎?”“在馬路上跑來跑去很危險,媽媽擔心你”“你先放下手機,先把作業先完成,這樣爸爸媽媽晚上就可以帶你出去玩了”。。。。
b、你這樣做很。。。媽媽很驕傲很開心。。。
多表揚少責罵,并且當孩子做對事時,一定要及時表揚!這樣孩子才知道做什么是對的,做什么是錯的。記得剛開頭說的,孩子只是就是一張白紙,需要你教他的。當然,表揚是有技巧的,不是“你很棒、你很聰明”這樣很泛的表揚,而是要表揚具體的行為,比如“XX,你收拾好了玩具,這樣做是負責任的表現,這樣媽媽就沒那么累了,媽媽感到很開心!”“XX,你今天提前完成了作業,這是高效的表現,媽媽真替你驕傲!”。。。。。。
c、我知道你。。。
當孩子有情緒時,第一時間說出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很累了,那就好好休息吧”“我知道你不喜歡這件衣服,那我們穿那件好不好”“我知道你現在有點難受,你希望媽媽怎么做你才會舒服點呢?”。。。。。。
d、你想要這樣還是那樣?
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被感覺和情緒左右。比如“在姑姑家吃飯,在飯桌上吵鬧會讓人討厭你的,你現在是想要安靜得待在爸媽身邊呢還是去跟表哥表姐一起玩?”“家里面已經有一個同樣的玩具了,你想現在買這個呢還是等下次來超市媽媽給你買一個更好玩的玩具呢?”。。。。。。
e、蹲著孩子說話
人都渴望被理解,就像你也渴望被別人理解一樣:你希望孩子理解你的辛苦和付出;你希望公司領導理解你的辛勤和努力;你希望同事理解你的友好和決策。。。孩子也是一樣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當你理解他的時候,他也就理解你了!而理解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改掉“高高在上”,蹲下去和孩子好好說話。
第三、這條路很苦很累,但也很有意思,任重而道遠,加油!
要改變自己身上二三十年養成的習慣,真的很難。但說簡單也很簡單。知道嗎?火箭在起飛的那10秒鐘所消耗的燃料,是其最終飛到太空中所消耗燃料的30倍+!萬事開頭難!只要鼓起勇氣開始改變,就成功了一半;只要堅持改變21天,恭喜你,你已經是一個別人口中的“好媽媽”了。
最后再分享1個小技巧,讓你能更快成為一個好媽媽!
把每天的進步,哪怕只是微小的一點點,都可以跟老公、閨蜜甚至親朋好友分享。告訴他們以前的你是怎么做的,孩子什么反應;現在的你是怎么做的,孩子有了什么好的改變。分享可以讓你更有成就感,更有動力持續改進自己;分享還能讓你更加鞏固子墨在文中講到的方法;分享甚至會讓你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最重要的是,分享,能讓你身邊的人跟你一起進步,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孩子更理解你們,你們也更懂給孩子,家庭關系就會更和諧,愛人也會更愛你!
加油吧,寶爸寶媽們!
??★?★?★?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育兒規?】---提升中國3億家庭的親子關系,讓孩子更理解父母,讓父母更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