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平洋山脊小道游記
太平洋山脊小道,英文為Pacific Crest Trail全長4200公里左右,它南起加州墨西哥邊界的Campo北達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EC manning 公園。它穿越了美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俄勒岡,華盛頓三個州,和大陸分水嶺小道,阿帕拉契小道齊名,是美國戶外運動的王冠。每年都有5,6千人挑戰(zhàn)全程大概約有不到一半的人成功。去年4月7號我從加州Campo出發(fā)最終于8月29號到達美國加拿大邊境的78號界碑,完成了這條小道。
徒步數(shù)千公里,闖過了南加州干旱的莫哈維沙漠,翻越了冰雪覆蓋的內(nèi)華達山脈,也曾在北加州的崇山峻嶺中迷失,被俄勒岡的無盡的蚊子和糟糕的路況折磨,最后終于翻越了北卡斯科特山脈。這次我積累一些經(jīng)驗,路是無窮盡的,經(jīng)驗的積累也是無窮盡的,我只能說這些經(jīng)驗到目前為止讓我活了下里。一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偉大的徒步者。他們給了我很多幫助,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偉大力量。能和他們同行,我很榮幸。
1,心理準備比生理準備更為重要,在上路之前,很多困難我是沒有想到的,尤其是心理上的困難。當我穿過內(nèi)華達山脈到達北加州的Sierra City,精神已經(jīng)完全崩潰。太平洋山脊小道與國內(nèi)很多徒步長線不同就是,你必須長時間在荒野徒步遠離文明社會。盡管我有很多機會進城,但是跟據(jù)我的統(tǒng)計,我完全在野外的時間長達3個多月,有五分之二的時間一個人宿營,其他時間和一兩個人露營。這對人的精神是一個考驗。你必須做好各種心理準備,你必須學會面對孤獨,學會一個人面對黑夜,你必須問自己為什么要繼續(xù),為什么要退出。你必須要不斷磨練自己的神經(jīng)。
2,必須找到合適的娛樂的手段,為了省電,我在最初的2個月里手機只用做GPS,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手段,到了北加州面臨著徹底的崩潰,我不得不尋找各種娛樂手段讓自己堅強起來,我下載郭德綱相聲,恩雅的治愈系音樂,還有貝多芬全套交響曲。最后我是聽著第九交響曲完成徒步的,這是我后期不多的精神支柱。我想下次當我前往大陸分界線小道時,我可能會找更多的娛樂方式。
3,你必須學會輕量化,我知道國內(nèi)的很多朋友喜歡重裝,喜歡虐,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技術還有經(jīng)驗幫助輕量化的話,再強調(diào)重裝就是打腫臉沖胖子了。如果你不懂,我可以告訴你這里面的區(qū)別,大多數(shù)穿越者在告別北加州后都已經(jīng)經(jīng)驗豐富,幾乎把自己的裝備減到了最輕,我的裝備不能算最輕,但基本上5到7天的路,也只背12公斤左右。整個俄勒岡州,我都保持著每天50公里的速度前進,最高記錄是66公路。即使在高山起伏的華盛頓州我也幾乎每天走40公里。我可以更快地到達水源地,更輕松地享受徒步的樂趣,不必累得氣喘吁吁。我記得在華盛頓州,就見過那種背著70升背包的人,幾乎喝光了所有的水,他離下一個水源地還有10幾公里,對于我這不過是2,3個多小時的路,對他來說是半天時間。在華盛頓州我最大的快感就是不斷超越那些氣喘吁吁的背包客。
輕量化的關鍵是,一,你必須了解你要去的地方,你打算走幾天,需要多少食物,地形如何,包括天氣情況,然后才決定你要帶什么樣的裝備,有些人抓戎,軟殼,硬殼,羽絨服通通帶上完全沒必要,選一兩件就夠了。2、3天的徒步,還要帶換洗內(nèi)褲,太多余了,我一路上就兩條內(nèi)褲,兩雙襪子,一條長褲。二,不要帶那些看上去以防萬一的東西,99%情況下你用不上,1%的情況你不知道這個東西怎么用。三,徒步的樂趣在于享受自然,城市里的樂趣在城市里享受就好了,所以非要帶著鍋碗瓢盆蔬菜生肉上路,那么最好是玩露營,徒步還是算了,畢竟在路上的時間比在營地的時間長的多。輕量化裝備反倒是次要的。
4,食物方面,能不吃熱食就不吃熱食。我是比較講究熱食的,開始的時候每天必須兩頓熱食,后來基本改成了一頓晚餐,早餐都是把麥片泡在冷水面吃。我認識很多有經(jīng)驗的徒步客是不吃熱食的。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節(jié)省時間,不需要帶氣爐和鍋,后期227克的氣罐,我能用10天,省了很多重量和金錢。
5,鞋我特別說下,輕徒步鞋和越野跑鞋是首選,一,你可以走得更快。二,透氣性好,過河濕腳了干的也快。三價格便宜鞋,更換不心疼。 除非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和冬季徒步,靴子和gore-tex是大忌。因為你每天都要過河,gore-tex不透氣,干得特別慢,等于每天都泡在水里。穿這個徒步就是給自己添堵。
6,徒步,最難的地方是定向、雪地、過河。在內(nèi)華達山脈,我每天都在不停迷路,即使有GPS,也會迷路,從Silver Pass到猛犸湖湖的兩天,我曾經(jīng)嚴重迷路,幾乎把自己逼上絕境,差一點就命喪冰河,盡管我也看了等高線地圖,但因為不是太精通所以走了很多冤枉路。所以如果有機會學一些定向的基本常識,對徒步絕對有好處。雪上徒步很難說,這是個經(jīng)驗問題,你必須走很多路才能掌握技巧。過河也是一樣,關鍵是精力必須非常集中,膽大心細。但是絕不能冒險。
一般說來,早晨雪硬,河水水位低,這是過河翻雪山最好的時候,下午則是最危險的時候,一定要切記。越野跑非常有趣,也很快,走到500公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越野跑的竅門,每次下坡我都會跑,但注意用登山杖配合掌握平衡,注意力要集中,且要注意節(jié)奏,否則會傷害到膝蓋和腳踝。
7,組隊,我看了最近關于狼塔的帖子。我的觀點是,徒步本身是自由的運動,AA制組隊,成員間沒有法律義務,離開加入完全是自愿的。大部分情況下我是一個人走的。盡管會在路上遇上同伴同行,但我們之間是自由的。我跟不上別人,我就自動退出,我走的快,我會告訴別人我先走了。即使組隊中,也是自己對自己負責,這是最穩(wěn)妥的處理方式。
向國內(nèi)穿越狼塔這樣的頂級路線出現(xiàn)10人以上的隊伍,絕對是瘋了。經(jīng)驗水平參差不齊,也很難有效的組織起來,壓力壓在所謂的領隊身上,他并不能負起這么大的責任。我個人看法,5人以上的隊伍也就是1-2天的行程,難度還必須很小。如果是長途3個人是比較合理的構(gòu)成。5個人已經(jīng)是極限了。
8,水的問題,如果不是高海拔或是冬季,忘記你的水壺吧,用礦泉水瓶代替,我除了索耶的水袋,其他人一樣用的都是smartwater的礦泉水瓶。索耶迷你凈水器和普通版都可以和礦泉水瓶匹配,非常好用,非常方便。當然你不要想喝熱水了。喝熱水會浪費氣罐,增加不必要的重量。你也許會擔心喝冷水降低體溫,但以我的經(jīng)驗來看這個擔心沒有必要,輕是第一位的。我剛開始用索耶迷你,但走了1200公里后,也許是我使用不當,索耶開始漏水,后來換成gravity,但是我認為不如索耶好使。在南加州沙漠,必須用凈水器,有時候還要加藥片。其他部分,我的原則是,河水湖水都用凈水器,山泉水可以直接喝。
PS 索耶的水袋很容易壞掉,不過價格便宜些可以更換。
9,如何走得快,我上路前沒有做任何的訓練,但是我也達到了平均速度。我的經(jīng)驗是,要想走的遠,必須早起,通常我在天亮前起床,根據(jù)水的情況決定是先吃早飯還是后吃早飯,然后5點半到6點半之間出發(fā)。早出發(fā)的好處就是一晚上的休息,體能已經(jīng)恢復,趁著早晨體力天氣都合適的時候多走一段。路餐不定時,餓了累了就吃,但一次吃一點,少吃多餐。下午如果天太熱,我會在3點左右停下來吃晚飯。休息一個小時,下午4點后繼續(xù)上路一直走到天黑。扎了帳篷直接睡覺。剛開始每天也就18-20英里,有時候才15英里。這樣走了以后每天能多走5到6英里。
以上是我的一些經(jīng)驗,希望對很多新人有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