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瓜農”記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今,城里不少人在陽臺、露臺、天臺上種菜養花。其中目的五花八門:或為陶情養性,或為自給自足,或為接地氣……這些方寸之地,幫助城里人輕而易舉地實現了各式各樣的“菜農”夢,實實在在的過了把癮。

機緣巧合,去年,我也在陽臺上種了絲瓜,正兒八經的當上了城市“瓜農”。

為什么說我當上城市“瓜農”是機緣巧合呢?這還得從前年冬說起。

前年冬的一次下鄉,我走在鄉間地頭,路過一片菜園。菜園里有個絲瓜架,瓜架下的芥菜、包菜青翠欲滴。瓜架上的絲瓜藤蔓和葉子已經干枯了,如同人身上暴突的青筋,細長嶙峋,皺瘦蒼勁。

鄉野的寒風凜冽,一陣陣瀟瀟地刮著,把絲瓜架子吹得踉踉蹌蹌,吱吱作響,隨時都要散架倒地的樣子。卷曲破裂的絲瓜葉子被吹得東倒西歪,狼狽不堪,但卻一片也沒有隨風飄揚起來。它們緊緊地抱住藤蔓,如孩子依戀母親般的執著。

瓜架下吊著一個干巴巴的絲瓜,在風中如鐘擺晃蕩著,不時撞到架子的竹木上,發出噗噗的聲音。

這是個被主人遺棄的絲瓜。無助孤寂,不能自已。

野曠無人,見不著瓜的主人。但我很想把這個絲瓜據為己有。

見我喜歡,當地的同行說,這樣一個受人遺棄的干瓜,見者即是主。被他這么一說,我便有恃無恐了,一腳大膽地跨進架下,伸手摘瓜去。藤蔓很有韌勁,我擰了好幾下,才弄斷,摘下來。然后,一本正經地把這個干巴巴的絲瓜塞進隨身包里。

我為啥要“偷”這個干巴巴的絲瓜呢?這就得從我愛人的喜好說起。

家里的洗碗布的品牌換了一個又一個,可愛人用得仍是不趁手。這布啊,就是太軟了,碗里要是粘上飯粒或者黏稠的年糕,根本搓不下來,只能借助鋼絲球來刮。但是不粘鍋和電飯鍋,就不能用鋼絲球,那一刷,就會把那層薄薄的不粘鍍面給刮落了。

后來媒體上講,鋼絲球洗碗很傷碗的釉面,一旦失去釉面的保護,放射性微物質便會慢慢滲出來,人吸收了不利于健康。

還是老家絲瓜絡好用,粗中帶細,硬中帶軟,彈性足,既省錢,又環保。每當愛人洗到黏臟的碗時就會嘮叨著說。

是啊,老家物盡其用,而且都用得那么巧,那么好。要是家里有個絲瓜絡就好了,可惜現在難得回去了。要是郵寄的話,想想那高昂的郵費,也太奢侈了。

我把愛人的這一嘮叨當成重大的“會議紀要”,牢牢地記在心上,所以當我看到這個絲瓜時,便該出手時就出手了。

果然,我把這個絲瓜當作出差禮物送給愛人時,她春風滿面。拿在手上輕輕地搖了搖,發出輕微的噠噠響,是搖動了絡里面的籽呢。

搓剝下皮,露出絲絡,躲在絲絡里的籽也蹦出來了。一粒粒籽有小指甲蓋般大,金燦燦的,可愛極了。

如果把籽就這樣扔掉多可惜。陽臺上正好有幾盆蘭花被養死了,花盆寂寞地呆在防盜網前,長出了綠綠的苔衣。我便有了主意,把籽埋進花盆土里。

愛人半信半疑,說,人家在陽臺上種的都是地瓜葉、花瓶菜等這些小菜,絲瓜可是大菜,枝枝蔓蔓的,這可種得?

你沒看到,我們陽臺上有空置的花盆,還有防盜網,特別是那防盜網,不就是現成的絲瓜架子嗎?我們家可是萬事具備,只欠絲瓜了。如今來了絲瓜籽,這就說明我有在城里當“瓜農”的緣分啊!你就放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我既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保證能讓我們一家人美美地吃上綠色、無公害的絲瓜。我信心滿滿地跟愛人說。

埋下籽后,工作一忙,再也沒去管它了。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分之后,福州春暖花開,到處花紅柳綠,人們都樂著出去郊游踏青訪友。一個周末,兒子早早地去補課了。我們夫妻倆準備到西湖公園逛逛,采一些春色。愛人把衣服晾完就可以一起出門了。

“快,快來一下!”愛人在陽臺大喊大叫,我以為有什么重大指示,趕緊跑出去。愛人一臉興奮,說,快看快看,絲瓜發芽啦。

是啊,絲瓜籽破土而出了,頭上還帶著帽子——瓜殼。我趕緊給它澆了點水下去。

很快,沒過幾天,芽就變成了兩片葉子,三角形,綠油油的,脈絡清晰可辨,立體性感。

要長了,得給它追肥。于是,我跑到花卉店里,買了肥料,溶在水里,小心翼翼地澆進土里。

長到五片葉后,絲瓜蔓失去主見了,沒頭沒腦的,東張西望,不知道該往哪里攀去。我只好找來一根細棍子格擋——把它們往防盜網上趕。

在我不斷施肥下,絲瓜呼啦啦地長,抽出出絲后,如鋼線般,牢牢地抓住了防盜網了。然后一天天一截截地爬,防盜網變得嚴嚴實實的。

不久,絲瓜躥到樓上小邱家陽臺。你家絲瓜來串門啦!小邱說。

不好意思,我把它們扯下來吧。我忙跟小邱說。

不要不要,挺好的,說明和我家有緣分。小邱說。

謝謝,到時送絲瓜給你吃,權作占地費。我拍著胸脯說。

沒幾天,絲瓜跑到鄰居小唐家了。你家絲瓜來到我家啦!小唐說。

不好意思,我把它們掰過來。我忙跟小唐說。

不要不要,挺好的,順其自然。小唐說。

謝謝,到時結的絲瓜一起摘著吃。我慷慨地說。

絲瓜呀,你這家伙好高調哦,四處囔囔,弄得整個小區都知道你住在我家了。你看,現在小區里郭家、蔣家、羅家……都說了,到時要嘗嘗你呢!絲瓜,你可要爭氣啊,你看,因為你,小區都熱騰騰起來了,這樣多好,和諧的氣氛濃起來了,你不僅養人,入藥治病,還有和諧人文環境的功能。

絲瓜呀,這也意味著你的責任大,你要快快長。我要助你長,我要天天為你把肥施。

于是,我一得空,就給它追肥。天公也來助威了,雨水噼噠噼噠地打在絲瓜葉子上。下一場雨,葉子就歡一次。

功夫不負有心人,絲瓜越長越旺,越來越討人喜。

6月,福州上空的太陽好火辣,樹葉都曬卷了,有氣無力的。密密實實的陽臺里,反而一片陰涼。知了知道了,跑進陽臺里唱歌。家里熱火朝天起來。

這個火熱的季節,絲瓜應該要結果了,市場上早都在賣了,我們陽臺上的絲瓜卻還不緊不慢的,連一朵花也沒看見。

可能是晚熟品種的,再說,我這沒有用催長素,長得慢嘛。信心比金子還重要啊。我邊分析,邊思悵著。

再施施肥,打好基礎,到時結出的絲瓜肯定又大又甜。我利索地施下肥。

藤蔓都手指粗了,人是鐵,飯是鋼,絲瓜也一樣的,消耗得大,得多下點肥。我施肥時,加大了量。

肥料真給力啊,陽臺一片蔥蘢。但這對于心臟不好的人來說,暗藏著驚險。

一天中午,我到陽臺拿東西,嚇了一大跳。一群麻雀躲在絲瓜葉子里,可能打盹了,不吭不哈的。我進去的腳步,嚇著了它們,突然,噗地飛起來,翅膀慌亂的撲棱聲音異常刺耳。

我和麻雀同時被嚇到了。嚇得不輕。

7月,進入盛夏,此時是絲瓜大產出的季節了。有幾次遇到小唐、小邱,他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我,這個夏天,我們一家是不是三餐都在吃絲瓜。我好尷尬。

難道我種的這個絲瓜是“公”的?愛人也開始懷疑了。上網查了一下,絲瓜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不存在性別問題。

不行,我得再加肥。不能慢待了它們。更不能半途而廢,功虧一簣。

終于見了成效。這不,蜜蜂嗡嗡地來了。開花啦,這下有戲了。我好開心,好奇地朝著藤蔓里看,一朵花也沒看到,里邊密不透風,即使開了花也看不見。

一個個絲瓜已在我眼前吊著,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它們微微地彎著腰,羞答答的樣子,可愛死了。

我一次次地想著,除了自己吃外,要先給哪家送。然后想著要怎么吃。哼,愛人總說我不會煮菜,不是我不會煮,是沒好材料啊,證明我能力的時刻快要到了。

嚯嚯嚯,去皮。咚咚咚,切塊。倒入油,鍋熱后,扔些姜花(蒜末),然后把絲瓜塊掃進鍋里,“唰”,一陣煙飄起來,絲瓜的味道升騰著,要是加些酸菜,味道也許更好,加些蝦米那就絕了,想著想著,我咽下了口水。

嚯嚯嚯,去皮。咚咚咚,切塊。倒入油,鍋熱后,扔段蔥頭,把蔥香味逼出來。舀瓢水下去,“嗞”的一聲后,鍋安靜了,等水冒出火柴頭大的泡后,再把絲瓜塊趕進鍋里。大滾后,再投入青娥蛾(花蛤、蟶等貝殼類的水產品皆可)或粘好薯粉的肉片(豬肉、牛肉、魚肉等),再滾,肉片浮起即熟,丁零當啷嗆,搞定。對,愛人愛吃酸辣的,我加點酸菜,放粒辣椒,她一定會贊揚我功夫好。我飄飄然,舌尖不自覺地舔了一下嘴唇。

嚯嚯嚯,去皮。咚咚咚,切塊。倒入油……我暗中反復溫習著小時候奶奶和母親的這些煮法,在意識里不厭其煩地一次一次地操作著。

這幾道絲瓜菜不僅味道鮮美,甜潤爽口,還生津降火。

都8月底了,怎么一個絲瓜也沒有冒出來啊。只是藤蔓仍在呼啦啦地躥,又大又厚的葉子,一抓就能抓出一把綠油油的水來。

小邱、小唐和小區其他人可能在想,老虬這個人說話不算數,小氣得很,把陽臺的絲瓜都“獨吞”了。

我都不好意思在小區底下逗留了。也對陽臺上的絲瓜徹底絕望了。深刻體會到了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的滋味。

后來才知道,蜜蜂是沖著樓上小邱家去的,他家陽臺上的菊花盛開。蜜蜂只是路過我家陽臺一下而已,是我自作多情了。

深秋的一個周末,哥哥有事來福州,拐到家里。帶來了他種的絲瓜和玉米,說,這是今年地里最后一茬絲瓜了,想再吃,要等到明年啦。

愛人說,哥啊,我們在陽臺也種了絲瓜,一個都不長。我接著說,它們就像吃了避孕藥似的,不開花,不結果。

哥哥跑到陽臺一看,笑著說,你把它養得太肥了,你肥施得越多,它葉子長得越大,它又喜光,葉片越大,采光的面積也越大,光合產生的能量就越多,然后藤蔓帶著葉子又不斷的擴張四散,如此循環地徒長枝葉,把開花結果的主要功能給喪失了,就是不務正業了。你怎么也不問問我?

小時候,我們種絲瓜,不就抓幾團豬大糞打底肥,大了要么給它搭個架子,要不在地上插根竹芊,讓它爬,就這么簡單。現在在城里,有的是化肥,條件更好了,肯定能結,所以沒想到要問你。我說。

吃午飯的時候,哥哥問,三寶(我兒子)怎么玩到現在還不回家?

哪里是去玩,是去補課了,在老師家吃完午飯,下午繼續補,要晚上很遲才能到家呢。愛人趕緊回答。

周末還補課,都不要休息,玩一玩,也不要鍛煉身體?哥哥很不解。

現在城里的孩子,都在補課,除了功課,還要學很多特長,叫作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忙跟哥哥解釋說。

我們小時候哪有學那么多,不照樣好好的,該干嘛干嘛著。我看培養孩子和種絲瓜差不多,要是違了天性,灌太多的營養下去,反而不會結出你想要的果,還是要慎重。哥哥說。

哥哥急著要回去,和我兒子沒見上面。他說在視頻上看十次,也不如當面用手指頭輕輕捏一下他的小臉蛋來得實在。這次來摸不著三寶,真沒勁。

送哥哥上車后,我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呆呆地朝著兒子補課的方向張望,一顆空落落的心,七上八下的,就像野曠里瓜架下那個晃蕩的干巴巴的絲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048評論 6 54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4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169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722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465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23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13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00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5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95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13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35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22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2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3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37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482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凱迪拉克CT6不如福特銳界適合你” 小唐比我大十歲,也快四十歲的人了,在我姑奶家,小唐仍然被叫做小唐,因...
    原野社閱讀 577評論 0 3
  • 東北有個大黑山,這是一做連綿險峻,風光旖旎富有故事的大山。在大山的復地,有一個小村莊。住戶很少,也就二三十戶的樣子...
    閆楓閱讀 764評論 3 4
  • 在上大學的時候,家里的人,身邊的朋友告訴我說,一定要和老師,輔導員關系好點,這樣,你的成績才會高。這話我是贊成的...
    奔跑吧calf閱讀 1,266評論 0 3
  • 環境:WINDOWS+配置好的python環境 由此Django的大坑開始了 Chapter One:配置開發環境...
    3f9b7dcb0845閱讀 2,261評論 0 1
  • 國慶前后的這段時間,一直在想,自己敲文字的目的與動力是什么。我不確定是不是自己用心寫出來的文字全部出了問題。 我絕...
    木子林閱讀 110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