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量培訓機構存在的原因
存在即合理。大量培訓機構的存在,自有其生存的土壤,市場都是逐利的,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釋放出了對人才需求的信號,所以身處時代的潮頭,誰都想分一杯羹。
現在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的學生在找工作時,普遍面臨著缺乏經驗,不會做東西的問題,學校的IT教育只教會了他們一些基本的知識,你要是能碰到一個代碼敲的很溜的就很了不起了。所以他們中的很多人畢業后轉行到其他技術門檻相對低的行業,而那些學成半桶水、又想進入這個行業的學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培訓機構的潛在客戶,這也為這些機構的大量涌現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加之其他各行各業眼紅互聯網行業高工資的轉行者,良莠不齊的培訓機構扎堆出現也就理所當然了。
2.機構的套路
IT培訓機構一般都有著很深的套路,常見的就是招聘轉招生。顧名思義,即以發布招聘信息的名義邀約潛在對象上門,通過種種方式轉化為培訓者。當然,對于這種方式,培訓機構的常見說法是:我們招聘你來某個技術崗位,發現你不能勝任,所以,如果你想在我們這里長期工作的話,你參加我們的培訓也就順其自然咯。對于這點,機構會提到后期付費的問題,這也是招聘轉招生的爭議所在,畢竟,掛羊頭賣狗肉的事,誰碰到了都反感。以上述這種方式培訓的機構一般是“公司+培訓”的模式,即他們有自己的網絡公司,基于自身業務或外包的需要,也做培訓業務,于是這種模式便信手拎來。
相對的則是那些純培訓的機構,這里就不一一羅列。對于招轉的機構,如果不感冒,有幾個Tips可以幫助你避免掉坑。
1.招聘信息大多會提到接受實習生、提供住宿、餐補、帶薪實習、零基礎、計算機相關專業等詞,請自行腦補,所有這些條件都契合了大多數應屆生或外行的痛點。
2.面試官通常是年輕漂亮的女孩,剛開始會對你噓寒問暖,聊你的學業、工作、家庭等個人背景,接著就是挖掘你的不足,貶低你的工作能力,委婉地透漏出提供培訓的信息。
3.如果你的技術水平還湊合,自己也能做出一點東西,當收到復試的通知時,不要太高興,這極有可能是一次假的復試,因為他們的技術人員已經準備好了難題,只等魚兒上鉤。
4.總之,以招聘為掩飾的招生轉化,因為其本身的掩蔽性和可操作性,加之求職者本身的求職心切,這就為機構的騰挪運作提供了天熱的屏障,剛入職場的新手極易掉進獵人的圈套。
3.其實,這是一道無解的題
一方面在我們詬病IT培訓行業亂象叢生的同時,還是有大批創業者望風而來,他們變著方式創新培訓模式,大有一展身手的架勢。另一方面,因為學校IT教育缺乏實戰經驗、零基礎轉行等原因,對于想要進入IT行業的準碼農來說,培訓為他們快速邁過行業的門檻提供了很好的選擇,相比較自學或低水準的實習,前者似乎更容易短期內出效果,對于某些群體來說就是雪中送炭了。
總之,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現狀和需求都不同,找到適合自己的,仔細考量之后,堅持到底,想必就是笑到最后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