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大部分內容,每天都在重復,你想過如何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到最好嗎?
《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本書給我們指明了方法,分別從以下3個方面來說明。
1、在平臺期保持進步
學習有個過程,剛開始學了一門課程,知道幾個概念,立馬覺得自己掌握了一些新知識。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自己并沒有因為知道了這點東西,而變的很厲害,且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進步速度非常慢,幾乎小到看不見。
在職場的晉升也有類似情況,踏入職場到晉升只管,一般需要3年時間,主管晉升經理,大概還需要3年,這當中的3年時間就是平臺期,平臺期對工作職責而言,主要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但如果你在平臺期切換到別的頻道,就要重新開始了,如果要在一個領域深耕,平臺期刻意練習,為機會到來做準備。
2、做壞馬不做好馬
這里并不是說要你做壞人,不做好人,說的是,如果可以選擇,選擇做個勤奮的本人,也不要做因為聰明而不努力的人。
不用我再強調,看看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的例子,你應該明白勤奮有多重要。讀小學的時候,數學成績一直很好,家里人總是夸我聰明,到初中后,遇到了不那么嚴厲的數學老師,開始不聽課,一開始數學還是考的不錯,后來越來越聽不懂課,最終被自己的聰明給耽誤了。
現在教育孩子提倡要夸孩子努力而不是夸他聰明,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3、像孩子一樣學習
孩子的狀態(tài)很好的詮釋了空杯狀態(tài)原本的樣子,學習一個新東西時,完全投入,沒有自以為是。當你在學習的時候,請保持好奇,不怕丟人的勁頭拿出來,越學越謙虛。
最好再把重要的事情說3遍:在平臺期追求精益求精!在平臺期追求精益求精!在平臺期追求精益求精!
參考書目:《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 [美] 喬治·倫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