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果子
煎餅果子是沒有果子的。來天津之前,我沒有見過真正的煎餅果子,只在電視和報紙中提過,但是也沒有見過煎餅果子的陣容,來到天津之后,才一睹煎餅果子的真容。
是的,煎餅果子是沒有水果的,就算你再有錢,你也不能叫天津人民往煎餅里頭加香蕉、蘋果、草莓……
那么果子是指什么呢?果子就是油條,往煎餅里頭加油條就是煎餅果子。以下是官方的說法:
馃就是油炸食品。在煎餅(加雞蛋)里裹上油條(天津,河北部分地區,山東北部的樂陵市稱之為果子),所以叫“煎餅馃子”。
煎餅果子是天津市民小吃,天津人常把其當作早點。它是由綠豆面薄餅,雞蛋,還有油條或者薄脆的“果篦兒”組成,配以面醬,蔥末,辣椒醬(可選)作為佐料,口感咸香。
所以,我們在外邊看到所謂的「煎餅果子」,有香腸的不是煎餅果子,用白面做的不是煎餅果子,加肉的就更加不是煎餅果子了。
正宗的煎餅果子必須是由綠豆面薄餅做的,否則就不是那個味了(順便說一下,好像京津地區都挺喜歡用綠豆做食品,北京有味道重重的豆汁,天津就有這個煎餅果子)。的確,用綠豆面做出來的煎餅果子做出來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這種味道是用黃豆面或者白面做不出來的。
現在的天津街頭已經看不到那種薄脆的“果篦兒”了,如果有,也是只有在游客出沒的地方才會有,天津人已經不會吃那東西了,因為“果篦兒”經油炸,熱氣,而且“果篦兒”屬于那種木乃伊般的食品,放很久外形不變,也都不會變質,吃下去感覺沒有什么不妥,但是背后隱藏有害的東西就特別多,所以天津人吃的煎餅果子基本就是由綠豆面薄餅,雞蛋和油條構成。
如果你有錢,想在煎餅果子攤前裝逼曬土豪,你有兩種方法,首先來到煎餅果子攤前,大聲吆喝:
- 來一個煎餅果子加十個茶葉蛋!
- 來一個煎餅果子,加三個蛋,加三果子!
你一喊完,保證你會成為漆黑中的螢火蟲!
鍋貼
鍋貼其實就是煎餃,但是和煎餃又有點不一樣,鍋貼就像是沒有封口的餃子,這樣吃起來的鍋貼就像是沒有皮的餃子,煎起來,薄薄脆脆,香噴可口。
麻花
麻花在天津擁有很重要的地位,幾乎每個人從天津回來,都帶著一袋麻花,貌似天津的麻花只有一個牌子「桂發祥十八街」,去到每一家賣麻花的,他們都會說是從總廠進的。
冰糖葫蘆
我第一次吃冰糖葫蘆,就是在天津大學。以前在路邊看到的冰糖葫蘆總覺得不夠新鮮,總覺得北方的冰糖葫蘆才是真正的冰糖葫蘆。在天津大學,這樣的一串冰糖葫蘆才三塊錢,糖多,芝麻多,山楂大,中間是切開挑開核仔的,酸酸甜甜,非常好吃。
熟梨膏
口感有點像是蓬松的米餅,用特制的器具將梨膏粉蒸熟之后在上面點上各種味道調料就可以了,但是貌似在天津看不到本地人在吃熟梨膏,有可能是已經變味了,也有可能現在不是吃熟梨膏的季節。
燒麥
北方叫燒麥,南方叫燒賣。南方的燒賣永遠是皮不包過餡,四只一籠,而北方的燒麥則是皮包過餡,八只大大的燒麥擠滿一籠。南方精致,北方粗獷。

【一期一會】
今晚,Claire對我說,我們要早點規劃去云南了,要不然云南都被燒光啦。
摘要:據說《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就要出來了,先來個津味嘗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