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實踐。這是一個人得到自我提升最有效的途徑,但是總有些人讀了很多的書,知道很多觀點,但卻不見其成長;也有些人貌似看的書很少,但是每本書都仿佛深深地刻在他腦海中,信手拈來,并稱為了自己以后行為處事的方法論。我認為,這其中的區別就在于閱讀的效率,閱讀的方式不同,最近看了幾篇文章以及一篇微課分享,關于“閱讀”這個詞,也有了自己的一點體會:
大綱:
-
讀書的五個步驟:
閱讀->思考->實踐->分享->復習 -
[方法論]讀一本書需要問自己的9問題:
-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用1-2條微博來概括;
- 哪些時指的記錄的信息:摘抄,電子化;
- 問了哪些問題,想要解決什么問題?
- 觀點有沒有道理?哪些觀點你不同意,原因或者依據?
- 跟我有什么關系?哪些觀點被改變了,能用在哪些方面?
用圖標來表示自己閱讀的輸出:PPT,思維導圖,其他圖標
- 信息的記憶點是什么?
- 你要如何對于你學到的東西進行實踐
- 如何跟自己已有的知識點結合起來?整理已有資料,輸出
-
關于分享和復習
-
其他:
閱讀專業書籍的建議
閱讀公眾號文章的建議
關于閱讀考試教程的建議
關于100天堅持計劃的建議
-
總結
以9個問題為載體的讀書方法論
——[傾向用于閱讀實踐類書籍,小說一類書籍只需要回答其中部分問題]
如何檢驗自己閱讀的效果,或者說,如何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閱讀效果,你需要在讀完一本書之后,回答以下的盡可能多的問題,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思考這些問題。
閱讀:
1.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具體的實現方法,可以試著將自己讀過的一本書寫成一個短的書評,用1~2條微博的長度進行精煉地概括
2. 哪些是值得記錄的信息?
- 如何找到值得記錄的信息:
這要求你對讀過的文章進行分解,大到章節,對于比較需要深入研究的文章,細分到每個段落,分析段落的要點; - 記錄的方式:
雖然現在的電子筆記十分方便,可以直接拍個照完事,但是筆者還是建議大家使用手抄的方式進行整理,特別是當你對于某個知識點理解的不是十分透徹的時候,手抄的過程能夠幫我們更加透徹的理解某個觀點。
思考:
3&&4&&5. 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些問題,想要解決什么問題?觀點有沒有道理?哪些觀點你不同意,原因或者依據?跟我有什么關系?哪些觀點被改變了,能用在哪些方面?
一本書不是讀完就結束了,你需要對于書中的內容、觀點結合自己的經歷以及實際情況進行反思;并且想辦法讓自己停留在大腦中的思緒整理出來
關于觀點的整理,可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 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 作者提出的哪些觀點是實事?哪些屬于個人的想法?
- 你不同意作者的哪些觀點?你自己的觀點是什么?
- 用實踐檢驗到底是自己除了問題還是作者出了問題?
- 結合自身的情況,思考:這個觀點應用在自己身上會不會更好?有哪些觀點是你改變了他人,你的觀點哪些被改變了,并且改變成什么樣?有什么對應效果?快去實踐一下!
總結來說有三點:
- 對于作者的觀點進行整理;
- 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辯證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相信;
- 所有的觀點需要實踐來檢驗 ;
6. 用圖表來表示自己閱讀的輸出:PPT,思維導圖,其他圖表
- 為什么要進行輸出:
- 這個輸出是一個非常消耗時間過程,甚至在一開始會花去比閱讀一本書更多的時間,但是這個過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你對于自己的思考,只是停留在腦海中,沒有輸出出來,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
- 甚至說,有了輸出,才是一次閱讀真正的開始;
- 在進行輸出的過程中,你會重新翻閱書籍,如果對于你要輸出的東西,沒有深刻的理解,是無法進行深刻的輸出的
-
如何進行輸出:
- 閱讀的過程必須強制自己進行輸出,這個輸出可以是自己的讀書感想,閱讀筆記,ppt,思維導圖,形式多樣,但是必須有;
- 思維導圖是一個比較好的工具: 有3個好處:1. 制作比較方便;2. 能夠幫自己理清楚整個書的體系結構;3. 當你以后回憶這本書的時候,能夠由于思維導圖回憶起一些寄一點,從而更清晰地記起書的內容
總結來說: 如果真的要讀下一本書,而不是泛泛而看,輸出是必然的,輸出的意義是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凌亂的思路進行重新強化記憶,方便復習;
7.信息的記憶點是什么?
如上述所說:思維導圖提煉出來的就是信息的記憶點,這是一些自己提煉的對于文章的觀點的抽象描述,能夠讓你在日后需要這本書的時候通過看到想到這些記憶點而想到書的內容。
所強調的仍然是在閱讀過程中對于作者的觀點進行有條理的記錄,說是方便記憶,實際上,應該是方便自己理清楚邏輯。做一本書的思維導圖的確是獲取信息的記憶點的有效方式。
實踐:
8. 你要如何對于你學到的東西進行實踐?
需要對于文章自己認可的觀點進行實踐,并且盡快進行,越快,越明確越好!而且,你必然會在實踐中遇到許多書中沒有提及的問題
- 幾個關于觀點的實踐的建議:
- 觀點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設想一個自己能夠實際實踐的場景;
- 把這個場景中自己對于觀點的實踐列入待辦事項,列入自己的行程安排,而不是只是想著這個場景,我可以進行實踐,但是沒有可行性方案,不了了之;
- 這個場景最好要在72小時內發生,不要超過72小時進行實踐,一般來說,如果你確定了一個觀點,但是沒有在72小時以內付諸行動,你很可能逐漸將他遺忘,這次閱讀就變成無效閱讀;
- 所有新事物的開始實踐階段都是煎熬的,如果你只是完成12次,你自己是不能看到其中的效果的,起碼需要完成810次;
- 建議1: 不要一下子做跨度太大的實踐,一步步來,先讓自己能夠有信心堅持下來,如果一天跑10km做不到,那就5km,不行就從2.5km起步,通過對于目標折中的辦法,先讓自己堅持下來再說
- 建議2: 還是那句話,新事物最開始實踐階段是最煎熬,最容易放棄的,之后才是慢慢好轉,強迫自己連續完成8~10次以上,才能考慮是否繼續堅持,否則不要有放棄這個選項。
對于自己的實踐做記錄,總結分析。你必然會在實踐中遇到許多書中沒有提及的問題,不斷地思考自己實踐中出現的問題,解決,調整,總結,繼續。
9. 如何跟自己已有的知識點結合起來?
與自己之前學的整個體系中的其他書籍[或者說其他的書籍所寫的思維導圖],進行整合,成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庫
分享和復習:
-
關于分享:
為什么分享:
分享最好的地方在于,當你試圖要把你的想法用語言,文字,圖表的形式展示給他人的時候,你會發現,如果你對于書本本身的了解如果沒有足夠透徹的話,你是沒辦法進行完整地表述的,分享的過程中,你會不斷地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不斷地加深自己對于觀點的理解。分享越多,自己的收益也就越大
向他人分享,也是打造個人品牌,個人形象,個人文化,個人魅力的過程。
要成為主動分享,不要讓自己所學的東西爛在肚子里,因為長期沒有表達而被自己遺忘。
-
分享的幾種形式:
- 寫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就像我現在做的一樣]
- 重點介紹——費曼方法模擬分享[單點知識突破]
費曼方法的核心就是進行模擬的分享,假裝自己在給別人進行分享,從而暴露出自己的知識缺陷。
具體而言:你需要首先拿一張白紙;然后腦補一下你正在給對面的人講授一個知識的場景;在紙上和對方進行交談,解釋觀點;遇到卡殼,就是發現自己問題薄弱的地方了。
這是一個非常酷炫的單點突破知識點、知識點復習的方法
-
關于復習
復習的重要性不必多言,有兩個方式推薦:
1. 對于之前做的筆記,從以書籍為單位到以知識體系為單位進行重構;
2. 與領域專家聊天,溝通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輸出的過程,就是一種復習的過程,并且你還能從專家那里獲得更多的知識
其他:
1. 閱讀專業書籍的建議
專業書籍的特點就是,需要一個體系,需要有一個形成技能樹的過程,是一個從基礎到進階層層遞進的過程
- 通過向專家請教,網絡平臺請教的方式,獲得多本領域經典書單,多本書同時參照閱讀;
- 有一些專業書籍的門檻比較高,當你發現一本書你很難讀懂的時候,很可能不是你自己的耐性或者專注力的問題,原因更可能在于你沒有具備閱讀這本書所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積淀
- 就如前面所說,對于專業知識,應該以知識體系為單位,而不是以書籍為單位,進行整理和輸出。這可以方便我們建立整個知識體系框架
- 將自己的筆記,技術文章拿出來分享,與大家進行交流
2. 閱讀公眾號文章的建議
公眾號的文章有一個特點:都是碎片化的知識,是別人對于某個觀點,自己的經驗的濃縮。這些文章短小精悍,但是也容易遺忘。
- 如果看到了非常好的文章:可以試著使用閱讀書籍的方法,回答上面的問題,進行觀點整理,實踐,分享;
- 因為文章的濃縮性,所以當你擁有了一套知識框架,或者有了和公眾號文章的作者相似的經驗或者體驗的時候,你才能真正的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含義,否則就以體系結構來說,你不知道作者所說的這個碎片到底是在整個知識體系的哪里,孤零零的,雖然讀起來很有道理,但是隨風飄散容易遺忘。
3. 關于閱讀考試教材的建議
作者分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關于考試教材的學習方法——知識錄音。
具體而言:就是自己將考試要用到的知識點讀一遍,存在音頻里面,平常的時候就不要聽音樂了,聽你自己的錄音,因為大家知道,相同時間內,音頻所能承載的信息量比閱讀所能獲取的信息量大得太多了。在反反復復的聽自己在讀這些知識點的過程中,就能不斷強化自己對于知識點的記憶
4. 關于100天堅持計劃的建議
作者給自己做了一個100天堅持計劃,并且成功地執行了,其中他堅持下來的方法論中有一個觀點我覺得是十分值得記錄下來的
不要一開始給自己太大壓力,一開始是最容易放棄,最容易因為失敗而收到打擊的時候,這與個人心境無關,是一個普適性規律。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先堅持下來,為了堅持下來,可以先給自己的目標打折扣,再不斷地提升上去,先有自信堅持下來,平緩地過渡,直到養成了習慣,然后再逐漸增加難度。
總結
什么總結,就是說說自己的覺得比較重要的刷新了自己三觀的一些我覺得可能很好用的方法吧。這部分可能寫得比較抽象,但是仔細讀完的應該能明白我說的是啥
- 關于做筆記的方法論:
- 對于文章進行分解;
- 一知半解的知識點手抄,邊抄邊理解,親測有效!
- 關于思考:
1. 整理作者表達的觀點,辯證地看待他,結合自身實際地看待他;
2. 用思維導圖、筆記整理的形式來把觀點輸出出來,到博客等平臺分享與大家;
- 關于實踐:
1. 看到的觀點要進行實踐,不然讀了太多沒有意義;
2. 實踐要有可行性,要做到幾點:
① 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設計一個實踐的具體場景,而不是空口“我要改天試試”;
②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實踐期限,在某個時間段內一定要完成
③ 堅持實踐,甚至為了堅持,可以折中目標,實踐只有堅持,并且總結才有意義,一曝十寒也是沒有意義的
- 分享:
分享第不僅僅在于讓別人少走彎路,讓大家能夠學到自己的體會等等圣母情懷的目的。能夠分享,我們必然要花大量時間對于自己的思路進行重新整理,這個過程中,能夠大大加深自己對所學知識的體會,單單停留于腦海的東西是不足以進行分享的 - 學習方法——費曼方法
專業書籍——體系化閱讀;
- 公眾號文章——注意其濃縮性的特點,要求我們需要進行立即回答9個問題;也要求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是具有一定的相關經驗基礎才能讀好;
- 知識錄音
- 關于堅持的方法論——為了讓自己形成堅持的習慣,有信心繼續下去而對目標進行折中。
BurningBear
2016.6.12
于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