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起7:00am
(昨晚從廣安回到家比較晚了,寫完復盤,看完書就接近兩點。因此今早上沒有5:00按時起床)
2.聽陽光老師直播讀書分享《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重大發現:新買的書《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暫時發現有兩處頁碼缺失,以后買書還是要盡量買正版書籍。
3.一家人6人組出游
目的地:華鎣“百萬玫瑰 成長田園”
人員:琪琪、琪琪外婆外公、琪琪奶奶、琪琪爸爸和我。
天氣較熱,環境一般,整體體驗感不太好。但是也有很多意外收獲。
琪琪的智慧:
琪琪:小明自己有1元,爸爸又給了他100元,為什么他只能買1元的東西?
媽媽:因為小明把100元忘在家里了?
琪琪:錯!
媽媽:那答案是什么?
琪琪:因為爸爸給的100元是假幣 。
琪琪老爸車上有一張100元紙幣,之前爸爸告訴她那是一張假幣。這小家伙就就地取材,給我出了個腦筋急轉彎。機智的小家伙!把外婆些逗得樂呵呵……
吃飯小風波:
中午回廣安吃飯,在選擇吃飯地點的時候和琪琪爸爸產生矛盾,兩人都帶著情緒說了兩句。想著老人家小孩都在,不應該破壞了氣氛,但是情緒上來的時候就是沒忍住。很欣慰,小家伙第一時間就出來“解決糾紛了”,說爸爸媽媽不要吵,好好說話,一副很懂事的樣子。
趁琪琪爸爸去上廁所的時候,我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想著這次出來游玩的目的,抱著解決問題的想法,等琪琪爸爸回到座位,我就主動給琪琪爸爸道歉了,說:如果剛才我說的話有讓你不舒服了,我道歉。因為我想當一個有素質的人,琪琪爸爸聽了也開始不好意思了。然后一家人就開始了愉快的午餐時光……
一家人相處,在情緒來臨的時候,都要想想,你是想贏了對方,還是想贏得對方!
我想這件事情,我和琪琪爸爸在爸媽面前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4.好友燒烤趴
和好友回憶起了高中大學時的人和事。誰都青春過……
5.親子陪伴學習:
復習10的分解規律
琪琪完成9的分解學習。
今日琪琪自己找出了9的分解的規律,這點我比較滿意。
由于不斷地精進自己,在親子溝通方面更有方法技巧了。孩子在學習時,作為媽媽能夠坦然接受孩子的“慢”,不急著去催促孩子,給她提供一個相對獨立、安靜的學習環境,不去打擾她。如果需要我的幫助,我才出馬,引導她去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教是為了不教,希望寶貝能不斷地養成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樊登老師說:如果你感覺做某件事情比較痛苦、吃力,那你一定是沒有用對方法。
教育孩子正是如此!
6.閱讀:《微習慣》P6—20
微習慣就是你強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積極的行為。
習慣不能直接獲得,而是在長期不斷重復中被塑造出來的。
習慣形成的第一個信號是抵觸情緒減弱。
從生理學角度看,漏掉一天也不會耽誤習慣的養成,一天成就不了這個過程,也毀滅不了這個過程。但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可能會帶來問題。如果真的漏掉了一天,請記住,以后要繼續堅持下去,一天都不要偷懶。因為堅持才能防止你收到大吉并前功盡棄。
7.微習慣打卡:拉肩(每天至少10下)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