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于:2020.5.3、5.4
事件:5.2晚與友的交流
店里,躺在拼接的兩個凳子上,看著頭頂的天花板,想著事情,街上的喧鬧終抵不過內心的寧靜,從小生活在街上的自己也習慣了這種喧鬧聲,絲毫不會不影響著自己。
【憶】
昨晚在交流的歡笑聲中度過,很愉快。
與與他人交流的感覺不一樣,這是一種輕松、舒緩、自在的講者與聽者、問者與答者的交談。不用想著下一個話題是什么;無需掩飾內心的想法;不用刻意的修飾語言,真實的表達情緒、想法……
相對于說,自己更喜歡聽,就像相對于自己唱歌,更喜歡聽伙伴唱一樣。愿做一位忠實的傾聽者,聽他人分享生活見聞。
不過,艾倫這只“小魚兒”擁有七秒記憶,他人“過目不忘”的技能沒學著,但成功掌握了“過耳即忘”的本領。
細細回憶,看看還存留了什么?
【答】
“小雜談-問答式”
關鍵詞:“閱讀”、“導圖”、“影響” 、“愛好”、“字”、“普通話”、“九型人格”……
思考點:
01.
為何閱讀了那么多本書,卻對生活無提升?
把閱讀僅僅當成閱讀?還是對內容思考、發散?
閱讀的書目是個人成長型的?還是雜亂的?
內容用出去了嗎?用出去多少?
不足——內化、知識遷移、運用
閱讀進階:
a.習慣養成(每日閱讀+導圖)【√】
b.行動清單【√】思考遷移【×】
c.行動!!!【×】
02.
思維發散
“舉一反三”,一事觸達生活方方面面
03.
未曾思考的一些事
“身邊,何人何事對自己影響最大”
“五一期待或理想的生活方式”
“知識遷移”
【聽】
1.希望的生活
a.精神/靈魂的療傷
獨處時間(成長、面對)、正向面對(大的困惑)
b.身體療傷:先唯物再唯心
吃、住、休息(身體健康)
c.與朋友交流
(eg:思維型價值)(有時也可索取價值)
d.多閱讀、輸出
2.記錄、精進
01.
文件分類整理
電腦中建立名為“2020”的文件夾,分類:
一級:生活、學校
二級:生活——閱讀、導圖及手帳、海報、日精進、記憶宮殿
三級:閱讀——閱讀筆記、閱讀類導圖、3分鐘語音表達
【編碼】:類型+時間+數目+名稱(如:某導圖6-20200503-27-刻意練習[6表示閱讀類])
【升級】: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
讓成長有跡可循,不斷對內容升級迭代,化為自己的知識系統庫。
02.
舉例(演講)
a.內容打磨
閱讀了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后——用多天將文本記錄——逐漸刪減內容——反復看與思考——最終縮減成自己的演講稿(關鍵詞——演講班、PPT、付費)
b.學以致用
【運用】:七個習慣——a.對他人:可針對不同對象,進行變現(如:企業員工);b.對自己(自己足夠熟悉,可接活)
【內化】:把東西升級、優化、匯總(融會貫通)
【迭代】:文字的輸入、輸出、回爐(改造)——積累成自己的知識庫(隨時更新,不會斷代)
c.極致思維
“比起一年讀100本書的人,我更害怕把一本書讀100遍的人”
前者因量奔跑,后者為質慢行。( “快即是慢,慢即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