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突然活過來又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消失的佳汐要給大家吃一發安利:一部能在這個冬天讓你覺得很溫暖的作品——《今生是第一次》。
不同于以往的韓劇設定,這部的男主既沒有宋仲基的顏值,也沒有都教授的超能力,更沒有繼承者們的豪華家世。他只是一個每個月都會收到銀行催款通知的“房奴”。時不時還要受到家里轟炸式催婚卻時刻奉行不婚主義的大齡單身男青年。
而女主,是一個成長到30歲至今還是母胎solo的戀愛小白。30歲,在首爾奮斗了5年依然只是個付不起昂貴的租房保證金的助理作家。
就是這樣接地氣的人物設定卻讓看這部劇的觀眾們多多少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
背井離鄉,孤身在一個繁華陌生的城市漂泊、打拼。
住著租來的10幾平的房子,早上出門睡眼朦朧地擠地鐵,晚上回家身心俱疲地擠地鐵。
每天提心吊膽地想著剛做完的案子會不會被斃掉,因為這直接決定了晚上要不要加班到凌晨。
明明每天過得喪得可以,家人來電時還是要提起精神說自己過得很好,不必擔心。
明明打包收拾行李回家可以獲得更美好的安定,但還是耐著性子繼續前行。
2
佳汐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深夜聽歌|當你伸手,足夠成名》中寫過:“只有進入了大人的世界,才會發現少年時的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大人們的世界早就沒有了童話。那本就是由是小孩子的大人為還沒有長成大人的小孩子建造的美麗象牙塔?!?/p>
就如女主,十八歲時談到自己的夢想是“愛情”,收獲一份一輩子只此一次的愛情。于是,大學單身,工作單身,曖昧了三年男導演在她以為快要表白的時候告知自己有女朋友了。
生活哪有什么童話故事,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但就是這么喪的劇情,佳汐卻說它能讓你在這個冬天很溫暖。因為盡管我們的男主是個高冷面癱工科男,卻對生活有著不同角度的解讀。
當女主感慨自己30歲了還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喜歡時,男主坐在一邊面無表情地說:
“那么短短的幾句話,30這個詞用了3次,真是新皮層的災難。
20歲30歲,這種負責時間概念的部分,是在大腦外圍的新皮層。貓和人不同,沒有新皮層,所以每天吃一樣的飼料,都在一樣的家,過著一樣的生活也不會覺得郁悶或者厭煩。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只有現在。
因為是20歲,因為是30歲,今年40了,把時間精確到分秒的種族,在地球上,只有人類。攻擊只屬于人的弱點,讓人花錢,讓人為了情感而消費,那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得到的新皮層的災難。20歲或是30歲,對貓來說,都是一樣的今天?!?/p>
對于年齡危機這個大多數人的痛點,男主一番奇奇怪怪的話卻讓女主和看劇的我們有了撥開云霧的感覺。
生活中,總會從各種渠道聽到類似的質疑:
“你都20好幾了,怎么還不戀愛結婚啊?”
“你都30幾了,怎么還不生孩子啊?”
……
人生以一種流程在進行著,劃分流程的標準是年齡。
3歲上幼兒園,
7歲上小學,
12歲上中學,
18歲上大學。
23歲畢業找工作,
25歲貸個款買車買房結婚,
30歲之前生孩子。
很完美的人生答卷,但總有人得不到滿分。
于是,被催促,被質疑,被指責,被嘲笑。
“你高中同學結婚了啊”
“你小學同學生孩子了啊,倆?!?/p>
“你姨媽認識個姑娘趕明兒你倆見見啊?!?/p>
“過年不帶對象回家你也別回家了?!?/p>
……
3
但是來自周邊的壓力再大,也抵不過來自自身懷疑的可怕。
在被生活的耳光抽得分不清東南西北的時候,在夜深人靜只有自己的孤寂的時候,心底里一個壓抑了很久的聲音會慢慢地飄出來:“我堅持了這么久,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不同的人通過相同的問題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有人重振精神,在明天的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學會向世界微笑;
有人收拾行裝,告別奮斗了幾年的城市重新踏上故鄉的土地;
有人依然彷徨,但在彷徨間也考慮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就如女主落魄地走在黑暗隧道里的內心獨白一樣——
當我下定決心為了夢想奮斗的時候
我以為我的人生
就是要獨自走過這黑暗的隧道
但沒想到會是這么黑暗
也沒想到會是這么孤單
到底……到底還要走多遠
4
可是,人生終究是第一次啊,第一次經歷這份人生的我們,沒有資料可以翻閱,沒有歷史可以借鑒,沒有教訓可以吸取。有的只是第一次的興奮,第一次的無措,第一次的茫然,第一次的期待。就像男主說的那樣,對于貓來說,沒有什么昨天和未來,有的只是現在。
不管是今生,還是此刻,我們都是第一次。
既然是第一次,還要顧慮些什么呢?想做的就去做吧。沒什么好猶豫的。
更多微信圖文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我有故事我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