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漣水中學,最近這幾天這所學校鋪天蓋地的新聞撒滿全網。
每一篇報道都充滿了贊美之詞,一致好評破天荒的統一一致,回想每次新聞,無論輿論導向如何厲害,總還是有不一樣的聲音,然而這次,卻出奇一致。開心興奮激動都在吶喊。這幾天,全網都在贊美她–一個17歲中專生姜萍。
阿里巴巴全球范圍的數學競賽,晉級的選手分別來自北大、清華、麻省理工、劍橋等知名高校。
沒錯就是和這些知名學府的人才同臺競技,姜萍獲得12名的好成績,排在她后面的是中國科學院,一個中專生,學的是服裝設計,最后在全球數學競賽獲得如此傲人的成績。是歷史首位中專生入圍。
這樣的聽起來很玄幻,很故事,讓人不敢相信,但這確實就是真的。
她的老師是博士生,也是數學愛好者,即便參加工作也從未放棄過研究。使得他識得這位同樣的愛好者,于是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自學了偏微積分,這是網上的簡要報道。一句自查字典概括了她的學習方法。
老師也一同參加了此次比賽得了125名,據說老師的愛人也參加了是2百多名。果然愛好是魔力,愛數學的人吸引愛數學的人。
全網都在期待姜萍可以通過這次,用特殊人才的方式進入到高等學府,打破江蘇教育嚴格的分流制度,甚至喊話她的心儀學校,已經相關的學校都在表態。但我卻一點兒也不關心,她最終會被哪個高等學府錄取。
一個中專生,通過自學,進入全球數學競賽15名,本就不可思議,毫無疑問她將興趣和天賦發揮到了極致,我卻更看到了不一樣的點–自律。
記得小時候上初中,老師問你們覺得興趣重要還是努力重要,分別選分別站隊,我當時糾結很長時間最后站在了人少的努力隊。
老師最后的答案也是興趣才重要,只有興趣才有欲望。工作多年后,再回頭看再選一次依然還是努力隊。
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好像沒有絕對百分百的答案。但依然在看到姜萍的新聞時,總是在追尋她努力的蛛絲馬跡。
任何一個成年人都非常懂得,任何一件事想要做好很簡單,做到極致,一定是通過了大量的練習,我想她肯定毫無疑問是,也確實報道有說,她晚自習都在研究。也就是每天都在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真理,沒有興趣也就不會產生積極影響,只有興趣促使探索。
然而如果只是單純的興趣愛好,沒有那背后的日復一日的研究沒有那不為人知的自律努力,一遍遍的研究,我想今天的姜萍成績可能未必這么好,也不會出現在大眾視野。
科比曾說過他見過四點的洛杉磯,一個著名屬性全球范圍第二毫不為過,你說他沒天賦嗎,當然有,光靠天賦嗎,當然不是。
姜萍一個中專生能打入12強,興趣和天賦引領,自律努力讓她成名。
有可能很多人會說,那很多人也很努力啊,最后不也沒有好成績。
別忘了概率事件,天賦加努力還有運氣,缺一不可。
但自律努力的人不管環境如何,也是會有自己的一番天地,興趣和天賦是起點,自律努力才能走向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