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樸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烏云密布,壓城而來,狂風怒號,席卷天地。江天星身著鎧甲,手拿大刀,跟在威風凜凜的李霆將軍身旁。李霆將軍是朝廷重臣,邊疆守將,因為他的存在,邊將們仿佛吃了一粒定心丸。
李將軍文韜武略,用兵有道,年輕時曾領一支勇軍深入敵軍,一戰成名,以五百兵馬破兩萬敵軍,殺得敵軍哭爹喊娘,屁滾尿流。隨后受朝廷重用,鎮守疆界數十年,敵人未敢造次。
這幾十年里,李將軍用人唯才,提拔了一大批人才;愛兵如子,與將士同吃同睡,深得將士們的軍心。軍中之士,無不敬仰佩服李將軍。
如今敵軍出了一位奇才,姓馬,名無敵,此人足智多謀,有勇有謀,曾徒手斗熊搏虎,力大無窮,并在設下反間計,離間李霆與皇上的君臣關系。
馬無敵派人四處散布李霆要擁兵自重,準備自立為王,否則以他的能耐,為何以數十年還為攻破本國,不過是以抗敵為幌子,借機發展自己勢力。
皇上雖然嘴上說相信李將軍,但卻派了一位大臣來協助李霆,名為協助,實則監視,明眼人一看便知。畢竟功高蓋主,深得將士擁戴的人物,都是帝王心中的一根利刺,總會讓君主隱隱做痛,寢食難安。
江天星看著已過耳順之年的李將軍,雖有些許華發,可風神依舊,目光炯炯,寶刀未老。只是除了歲月在李霆臉上雕刻的痕跡之外,他臉上還掛著一絲絲愁容。
這淡淡的愁容,他人或許察覺不出來,畢竟千軍之帥,萬馬之將,豈可讓他人猜透心思。正所謂兵者,詭道也。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方可出奇制勝,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所以有時候為將者,明明心中愁腸已斷,肚中千蟻噬之,也要不動聲色,鎮定自若;有時候興高采烈,愉快非凡,也要表現得稀松平常,神色依舊。
這或許就是身居高位,手掌大權等大人物的煩惱,臉上總是虛假的一面,心里的角落,難有人走近。
但李將軍的一切,總是瞞不過江天星,因為他跟隨李將軍五年了,當初的他,只不過是個小兵,遠遠看著指揮千軍萬馬的李將軍,既崇拜又羨慕,“做人當如李將軍,揮斥方遒敵軍怕,振臂一呼百軍從,撼山守國無人動。”
所以他一直把李將軍做為自己的標桿,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從此,戰場上總會看到一個彪悍的身影,奮勇殺敵。沖鋒陷陣時,少不了他;流血受傷,少不了他。在一次次地揮刀砍賊,奮勇前進時,他嶄露頭角,開始被李霆留意。
但留意僅僅是留意而已,稍不注意,就會被人遺忘到天涯海角去了,因為時代更換太快,長江后浪推前浪,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后輩之中存在怎樣的高手。只有做到讓能人關注,讓熊才關心,方可算成功。
就像你與一位婀娜多姿,體態輕盈的美女相逢,雖然你曾給她留下不錯的印象,可怎么敵得過時間,不多一會,有其他的青年才俊多次出現在她身旁時,她的目光就開始轉移了。你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過客,早已被她遺忘,如微小的塵埃,似秋日的落葉,不能激起她半分波瀾。
江天星成功的抓住機會,那是一個酷熱的日子,烈日無情,天火燒地。李霆領著一位副將,帶著數十名驍勇士兵,出城考察敵情。而他,恰好是這數十名士兵之一,而那天,又恰好遇到敵軍數百人,風風火火,出來狩獵打靶。
敵眾我寡,狹路相逢,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兩軍廝殺,馬蹄聲響,刀劍爭鳴,箭風呼呼,喊聲震天。李霆手提利劍,躍馬殺敵,猶如天神,眾將領也是殺得興起,鮮血染衣,也不管不顧。
江天星亦是如此,一把大刀再手,大開大合,刀風所到之地,伴著血花飛濺,染了衣,沾了臉,配上一雙怒目,仿佛自地獄而來的殺神惡魔,令敵軍膽寒心驚。
敵軍見李霆他們勇武難擋,于是部分士兵回馬后撤,拉弓上箭,瞄準李霆等人,另一部分快馬加鞭,回去營中搬兵拉馬。畢竟李霆這個敵軍大將在此,人馬又少,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殺了他,取其首級,他日榮華富貴,美妻嬌妾,還不是手到而來。
一箭破空,朝著李霆射來,李霆把劍擊掉,隨后箭如飛蝗,漫天而來。江天星等士兵,擋在李將軍身前,筑起一堵人墻,守護著李霆。畢竟他是邊疆主帥,倘若有個閃失,那真是陷國家于危難之間。
眾人雖武藝高強,怎奈雙全難敵四手,寡不敵眾,情況危急。此刻李霆手下死傷十有七八,只有江天星和幾個士兵護著李霆。
江天星等人逐漸體力不支,邊殺邊退,估摸再過半個時辰,他們便筋疲力盡,或被敵人亂刀砍死,亦或被萬箭射死,或被俘成奴,生不如死。
江天星忽然看到了對方軍馬之中,有幾人護著一位像副將一般的人,可此人又不想這群人的領頭,卻讓旁邊的人敬畏非常,每次他與旁人耳語時,敵人進攻的戰術就發生了變化。
管他娘的,賭他一把,江天星拉滿弓,搭上弦,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嬰兒。
“嗖嗖嗖”,幾支箭如閃電般飛出,朝那個敵人射去,迅雷不及掩耳,前幾箭把擋在前面的幾人射翻,后一箭直穿那個藏在士兵后的敵人。
弓如霹靂,箭若驚雷,江天星猜測不錯,被射殺之人,正是敵軍將領。擒賊先擒王,殺敵先殺將,領兵將領已死,群龍無首,無人指揮,敵軍慌亂。他們趁勢撤軍回城,敵軍援兵來時,他們早已如順風之船,難以追趕。
從此,江天星得到了李霆的重視,成為他的心腹,成為他的左膀右臂。江天星與李霆共同忍受邊疆的凄涼,也享受為國為民,保家衛國的豪情萬丈,同時更是享受這份友誼,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生死相依。
跟了李將軍多年,江天星知道李將軍之愁,一愁敵人來勢洶洶,擔心眾兄弟又要受苦受難,受傷受累;二愁那位皇帝欽點大臣,來者不善,善著不來。
說到這位大臣,正是在皇帝身邊紅得發紫的大太監王仁,此人善于搬弄是非,阿諛奉承,凡是不合他心意的,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整垮對方。
王仁素來被李霆等武將瞧不起,時常上書彈劾王仁,怎奈皇上被狡詐的王仁迷惑,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如今王仁前來,還不是舊仇翻出,新仇將結。
幾日之后,身材微壯,面上無須,額有白眉的王仁拿著圣旨,在李霆面前得意洋洋,面帶陰笑的宣讀皇上旨意。
聽得江天星青筋暴起,恨不得用手中大刀,把這個死太監剁成肉泥。可畢竟是皇上欽點的人,不可造次,自己的生死無所謂,要是連累李將軍,豈不糟糕。
李霆雖也是心有怒氣,卻也隨王仁做,如今大敵當前,個人恩怨先不管,同仇敵愾,把馬無敵擊退再說。
王仁可不這么想,來到邊疆,沒收到賄賂,吃住皆不如他意,開始雞蛋里挑骨頭,豆腐里挑渣,每日耀武揚威,作威作福。
敵軍終于來了,馬無敵終于來了,大戰也要來了。此刻李將軍的城中,兵力不足,糧草將盡,援兵糧草也要緩些時日才能到來。
馬無敵不愧是馬無敵,一身白甲,手提銀槍,腳騎駿馬,領軍前行,布成各個方陣,整齊有素,訓練有道,一看就是難以對付的軍隊。
王仁倒好,見李霆守城不出,罵李霆膽小怕事,說他真有造反之心,然后自己領了些許兵馬,朝著馬無敵就要干了起來。
在王仁心中,敵方不過是平常之輩,否則早就攻破他們的城墻了。他想著若是能一舉打敗馬無敵,那他可在皇上面前邀功了。
李霆苦攔不住,只好隨后領兵跟著,畢竟皇上的人,出了差池,他也逃不了干系。
結果可想而知,在兵強馬壯,氣勢如虹的馬無敵面前,大敗。
若不是李霆,江天星等人拼死救王仁,這個沒鳥的太監,早就被死在敵人刀下,馬蹄踏尸,化為肉泥了。
退入城中,王仁灰頭土臉,再也不敢耀武揚威,像只泄氣的皮球。然后戰戰兢兢,說到一切要仰仗李將軍之話。江天星看著這副嘴臉,胃中一緊,直想一吐。
馬無敵看著城墻里的敵軍,臉上劃過一絲狡猾的笑。他以看出李霆他們的面臨的情況,于是派兵圍住三方,只留一道。倘若全都堵死,勢必讓城中之人背水一戰,以死相爭,那就麻煩了。他的迅雷之戰,可就不好施展了。兵法有云,圍而闕之,正是這道理。所以他圍兵的幾處,猛烈攻擊,毫不留情。
李霆何嘗不知馬無敵心思,可他也毫無辦法,援兵還要些許日子方可到達,這幾處收兵漸漸熬不下去了。王仁見形式不妙,想從缺口處逃走,帶著幾個隨從就要奔走,若不是江天星死守那里,恐怕這個王公公一群人,早已身首異處了。
李霆站立城墻,身軀偉岸,好似戰神,夕陽之下,紅云如血。江天星默默陪在李將軍身旁,像一座雕塑,紋絲不動。
李霆眼睛一亮,在江天星耳邊吩咐了幾下。當晚三更,江天星領著數五百軍士,奇襲敵營,直奔糧草重地。
敵人哪有防備,這十幾日的連攻,李霆他們都是苦守不出,以至他們有所懈怠。哪知今日他們竟然敢深入敵營,真是猝不及防。
火光沖天,濃煙四起。江天星等人得手,火燒糧草,但是也被圍在敵營里,恐有去無回。
馬無敵聽見營里殺聲不斷,又見火光同亮,煙氣迷茫,便知對手闖營燒糧。心驚不已,出帳一看,心中喊糟,怒氣沖天,于是乎下令把來者殺個片甲不留。
江天星等人在敵營中東突西闖,怎奈敵軍之多,雖驍勇無敵,也無可奈何。不過他沒有束手就擒,因為他相信,會有人來救他。雖然敵軍如潮水般涌來,他也要堅持。
他提著那把大刀,就這樣不遺余力地殺敵,哪怕用盡最后一絲力氣,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雙殺一雙,殺十個賺十個。他們就這樣堅持者,因為他們知道一種戰士的精神,寧可倒下,也不繳械,大丈夫當馬革裹尸,今日死在此地也無妨。
他揮動著手中大刀,就這樣奮力劈砍,他不能放棄,也不會放棄。因為他知道,有的人一言九鼎,說出的必然做到。
果不其然,他等到了那個人,后面喊聲震天,殺聲如雷。他殺得更起勁了,與剩下的兄弟從內攻出,配合著那個人從外攻入,兩人聯手,就像他們配合的這幾年。
一場酣戰,看到領兵前來的,不是李將軍還是誰?他再也支撐不住,累得倒地爬下。
再次醒來,他沒想到的是,他被捆成粽子,綁在樁子下,而他身旁的那位,竟然是威武的李將軍,可是也被俘了。怎么回事,昨晚萬無一失的計劃怎么會失敗,到底出了什么紕漏。
李霆看著江天星疑惑的雙眼,把實情道了出來。本來昨晚他們攻入敵營,救下江天星等兄弟,往城中撤時。王仁這奸賊居然關閉城門,說是怕有敵人奸細混入其中,不顧李霆他們一行人的死活。
馬無敵的追兵趕到,李霆等人在拼死搏斗一番,怎奈還是敵不過,失手被擒。
此刻的他們,不過是馬無敵要挾朝廷的籌碼,是砧板魚肉,任人宰割了。可王仁又怎會顧及他老仇人的生死,自然不管不顧。
城中援兵以到,馬無敵糧草盡無,只好撤軍,在軟硬兼施下,他見李霆、江天星等人無動于衷。最后,馬無敵搖搖頭,嘆了一口氣。
“有什么想交代的就交代吧,你我各為其主,馬某素聞閣下雄風,早知各位都是好漢,果然名不虛傳,可惜了。”
“哈哈,馬無敵,我李某在此謝過,也敬你是條漢子。要不是遇到奸臣擋道,被害至此,你我誰勝誰敗,尤不可知。”
“不錯,李將軍智謀無雙,只可惜了,有什么遺言要與你兄弟交代就交代吧。”
“謝了,馬將軍。天星,你與我攜手作戰五年有余,這五年有你協助,給我省了很多力。我本已是入土的年紀,如今連累年紀輕輕的你,我李某有愧于你啊。”
“李將軍,我江天星能跟隨您,是我八輩子修來的福份,將軍這樣說,豈不折煞我了。”
“哈哈,天星,你我風雨同舟,同舟共濟,今日將要赴死,可有害怕。”
“將軍,死又何妨,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只是見不到王仁這個奸人的死期了。”
“一切都是命,天星,下輩子再一起殺敵。”
“將軍,來生再見。”一股清淚從江天星的臉上滑落,不是對自己死亡的悲哀,而是對奸臣擋道的無奈。那一滴滴淚中,更懷有對李將軍的不舍,與李將軍的情誼。
城中守將,聽聞李將軍、江將軍等兄弟被殺,悲痛欲絕,在城南的坡上,焚香祭拜。有李霆訓練五百將士,當時從缺口逃出,去接應救兵糧草,所以還活著。此刻的他們,端著一碗烈酒,一飲而盡,隨后把劍往脖子一抹,血流一地,忠魂萬年。
王仁回到朝中,本以為虛報軍功的他,會被皇帝表揚一番。誰知,一封密信摔在他的臉上,皆是他在邊疆的所作所為,還想狡辯。皇帝的一句話話,讓他目瞪口呆,萬念俱灰。“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的密探,遍布天下,你的一言一行皆被記錄,你還要妄想狡辯。”等待他的,是一把斬頭刀。善惡到頭終有報,勸君莫做虧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