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貞元十四年的時候,在申州(今河南省信陽一帶)多山區樹林,總有老虎出沒傷人的事情發生,甚至有老虎大白天攔路吃人的情況。
附近的鄉民們有的都不敢出門!
后來就派了軍隊來了治理,當時派來了武將王征做太守。
他剛到任,就召集了當地許多的鐵匠和獵人,讓他們打造了大量捉老虎的陷阱機關,還放下公告重金懸賞,捉到一只虎就賞賜他十串錢!
軍隊中有個叫丁巖的老兵,從前跟隨父輩打獵,最善于挖陷坑洞。
他就跟太守請命說想在路當中挖一個大陷坑用了捕捉老虎。
太守就答應了。
(網絡圖片:大坑)
等到陷阱挖好了,沒過幾天,有一只老虎在路上覓食的時候不慎就掉進了那深坑中!
任它的虎爪牙齒多么鋒利,也不能爬上來,只能困住坑中嗷嗷叫!
丁巖得知抓到老虎后非常高興,就從坑邊從上往下看去,還用小石頭砸老虎的頭戲弄取樂!
那只大虎在深坑中氣得到處蹦跳,虎嘯聲如同雷震般,卻就是爬不上去!
不久,鄉民們知道抓住了老虎,都出來而圍觀,半個時辰就聚集了有成百上千人。
丁巖當時剛喝過酒,見這么多人圍觀,更是想顯擺一下,得意忘形,故意逗弄老虎發怒讓人們喝彩,就在他沿著陷坑邊正走,腳下一滑,竟然就滾落到了坑中!
眾鄉民都不由的齊聲驚呼!以為這老兵肯定會被老虎撕個粉碎!
等到幾個大膽的人伸頭從坑邊前往下看的時候,丁巖還活生生的在坑底端坐著,老虎竟然也在他對面端坐著,盯著他一動不動!
丁巖的親人朋友就想要救他出來,不久后弄來了轆轤放下去一根粗繩,想讓丁巖自己捆住在腰上,然后迅速把他拉出陷坑。
等到丁巖拿到繩子,在腰上纏了幾圈,隨后示意讓上方的人拉繩子。
(網絡圖片:老虎)
等到坑邊的人用力攪動轆轤,丁巖身子剛要上去,那老虎猛地就撲過來,將丁巖拽住,也不咬他,但也不讓他走!
然后又端坐著,盯著他看。
丁巖過了片刻再讓人拉,老虎又撲過來,就這樣拽了幾次繩子,丁巖這才看著老虎道:
“是你們老虎吃人傷人在先,甚至跑進城中,我們是為了生存才想要除掉你們,道理是這樣的!原本你的性命也就是頃刻間,只是我醉酒失足才掉進了這陷阱中,上面的人沒有動手殺死你,也是因為我還活著。你如果現在咬死我,那用不了片刻,上面的人也會用石頭砸死你或者扔下火把將你燒死,都是難逃一死!不如你放我上去,我去跟太守請命,讓他放你一條生路,然后你回去帶領其他老虎回歸山林,不要再出來傷人!我向天發誓,一定會遵守諾言!”
那老虎眨著眼,似乎聽懂了他這一大堆道理。
這時丁巖再次拉了一下繩子,讓上面的人把他拽出陷阱。
這次老虎靜靜坐著,仰頭看著丁巖被救出了陷阱。
丁巖之后立即就到太守那里跟他請命:“我們殺了這一頭老虎并不能將全縣城的老虎禍害都除盡,現在我跟老虎約定,希望您能放了它,讓它轉告同類都遷移到深山中去,這樣才是根除虎患的最好辦法!”
王征雖然覺得和野獸交流不太可信,但也同意了!
(網絡圖片:老虎)
丁巖就到坑邊朝老虎喊話,傳達了太守的意思。
老虎在陷阱里像是聽懂了,又蹦又跳,半蹲著起來作揖,像是感謝!
丁巖就眾人往坑邊填土,不大會兒功夫,坑底逐漸升高,到了離地面還有一丈來高的時候,那虎四肢用力一竄,就跳了上來。
眾人都嚇得到處躲藏,老虎抖了抖身上的土,然后大吼一聲跑進了山林。
后來半個月后,這一帶的老虎們都不見了,再也沒有傷人的事件發生。
老虎本可以咬死丁巖發泄憤怒,但它非常聰明,想要保住性命就必須放過丁巖。
而丁巖信守了承諾,老虎才得生還,后來帶著群虎遠走,這是互相誠信感化的結果。
改編自《集異記》
后記:誠信在動物和人之間也是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