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夜未寐,丑時讀仁王,有感。
剎那間900生滅,即生即滅,時間就是生滅波動的主宰,唯住生滅之間方明空有。
時間不是連續的,時間是一種感覺。
萬物一生一滅間,形成了變化與運動,微觀中的波粒二象性和測不準,宏觀中時間如流水。
量子糾纏意味著時間的突破,是生滅間的一種狀態。
小時候玩過走馬燈和動畫沒有?每一幅畫就是時間的靜止,也就是生。一幅畫過去為滅,新的一幅為新的生。中間的間隔無生無滅是為空。
畫一個黑點,每幅畫上黑點的位置略有差異,如果以正弦波定義每個點在畫中的位置,轉動起來,這個點走的從觀察者角度就是正弦波。
畫中的黑點如同粒子,若有,你看它的時候,它己經不在那里,如空。因為你沒有辦法停下時間,它不等你。隨著時間的振動,無數的生滅,你觀察到的粒子如波的振動。
電影電視都是基于單幀畫面的更替速度,速度越快,視覺感覺就更連續。
現在用我們與生俱來的超強法力一一意識力,對這個世界喊一聲,停!一片安謐,無聲無色無覺無昧,無始無終,世界因你停止了跳動,光在你面前也停頓了,靜靜的如畫般掛在那里。那光的極細微處,一個光子無中生有,恍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個光子成熟性感的炫耀著,如醇如醉;一個光子暗然著仿若暮鼓中的老人,湮沒一般。沒錯,你看到了脈動,你看到了時間的波動。
光速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極限,也就是楨幅更替的極限,光子的間隔就是近似于時間的波長間隔。
在地球的時間與在月球的時間有差異雖然很小,但與在天狼星的差異就大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時者,太陽的行進。間者,月光從門縫中穿入,引為縫隙,界限,安閑。偉大的中國古人定義的時間這個概念就是陰陽相合,光陰就是此起彼伏的波動。
時間是怎樣的波動呢,因何而動呢?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