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手機就叮叮咚咚響個不停。短信,微信,一條條拜年祝福鋪開蓋地,從天而降。五花八門,眼花繚亂,卻千篇一律。
有的只是簡短的一句話,卻召喚來一群蹦蹦跳跳毛絨絨的小雞崽,帶著孩子氣,真好玩。
還有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的燃燒,一句句吉祥話閃著金光,在歡天喜地的樂曲聲中把祝福傳達,把快樂點燃。
有手寫的家書,喜氣洋洋的音樂中,閃現出喜氣洋洋的畫面,紅紅火火的祝福語,簽著各位同事好友的大名,高端,大氣,上檔次。
有的乍一看花花綠綠,一句簡短的話中無數個小表情,帶著孩子般的調皮和幼稚,讓人眼花繚亂。
有的段子帶著調侃,什么過了年三十就是黃鼠郎給雞拜年,狡黠的話語,善意的玩笑,仿佛能看到手機那頭屏幕映亮得意的臉。
更實惠點兒的,是各種群里的拜年紅包,寫上一句祝福的話,塞上幾塊錢,把自己的心意包成紅包送給大家。見了紅包哪有不要之理?輕輕一點,一分,兩分,伍毛,一塊,沒人在意錢的多少,只圖個好彩頭,圖個樂呵。
科技真的是很發達,一部小小的手機,一張無形的網絡,便捷地把大家相連。即使遠在天涯,也不過是在手機屏幕的兩端,只需輕輕一點,就能把祝福送達你的心田。
互聯網的便捷不僅在于縮短了空間距離,也更讓心意的表達很隨便。無數個網絡公司挖空心思,開發出五花八門的祝福模版:小視頻、手寫信、flash動畫等等,有趣、好玩、方便,滿足了大眾快餐式的需求,傳播迅速,從這個群到那個群,從這個人到那個人,只需長按,轉發,確定,不足三秒,一切都搞定。
大家樂比不疲,忙不迭地轉發,擴散;仿佛競賽似的,你發一個我發一個,看誰的更新鮮,誰的更搶眼;好像這樣方能彰顯自己的人脈豐富,涉獵廣泛……傳統的拜年演變成了一場全民狂歡。
骨子里有著先天傳統感的我沒有為這些五花八門的形式心動。不過是網絡公司營銷的噱頭,是幕后的段子手費盡心思編制的電子產品,迎合著大眾懶惰的心態和獵奇的心理,提供著廉價快餐式的服務。且不說傳播背后的利益鏈條,這一條條用模子復制出來的祝福語,又有多少真情實意的表達?收到祝福的人,多數只是匆匆地瞥一眼,雷同的內容,有什么可看?即使制作再精彩再精美,也不過是不帶感情沒有溫度的機械的復制和消費。
比起這隨意的拜年方式,我更懷念從前大家提筆寫賀年卡的鄭重感。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要苦思冥想,斟字酌句,推敲半天。待到落筆,還要提著十二分的小心,生恐字體不漂亮,更怕寫錯了字而褻瀆了那份真誠的心愿。寫完祝福語,還要鄭重地寫下郵編、地址和收信人,鄭重地投到郵筒,想像著朋友收到時的欣喜,心里便有小小的滿足感。雖然手寫的賀卡詞句因個人水平而異,不押韻沒有排比甚至不順暢,字體也不如電腦編排的有藝術性,更不能編輯些小動畫小表情來吸引人的眼球,可這一句句簡單樸實卻發自肺腑的話語,不花哨不做作不摻假,帶著真摯,透著真誠,字字千斤。
記得學生時代,每至元旦,都會收到好朋友的賀年卡。正面是美麗的風景畫或彩印的年畫,背面是大家鄭重其事寫下的祝福:“新年快樂!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學業有成!”,也有寫句勵志的話共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讓人讀了熱血沸騰,心情澎湃;也有從遠方寄來的,寫著“好久不見,一切可好?”雖遠隔萬里,卻見字如面,簡單的一句問候,直讓人心里如沐春風,春波蕩漾。
如今,科技發展迅猛,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那個“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手寫的賀年卡也早已淡出人們的生活,傳統的拜年方式正在承受著時代浪潮的沖擊。作為身處網絡時代內心卻很傳統的現代人,我想,能否在拜年短信的內容上烙上自己的印記,多些傳承,多些心思,多些真誠,多些鄭重呢?
比如把自己對每個朋友想說的話,像寫明信片賀年卡一樣,帶著虔誠和鄭重,凝神思考,一字一句,把情意表達。對剛新婚的朋友,說句“新婚快樂!百年好合!”;對在外辛苦奔波的人說聲“一年辛苦了!常回家看看!”;對正在苦讀的學生道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祝早日金榜題名!”;對尚在病榻上的朋友發一句“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祝早日康復!”;對在人生道路上迷茫的孩子說句鼓勵的話“你的堅持,終將美好!加油!”也可以發條長長的信,對朋友訴訴人生的苦,說說生活的甜……這樣的祝福樸實無華,卻帶著感情的色彩,往往能戳中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讓人心生感動,心存感激,心有感念。
“叮咚~”,一條短信映入眼簾:“佛說:若無相欠,怎會遇見。今生相遇,我會好好珍惜。感謝各位親們多年來對我的幫助和照顧,祝大家:雞年吉祥!身體健康!越活越年輕!”讀了,心里好暖。
編個自己的短信,讓我們鄭重地拜年吧!讓一句句真摯的祝福從你的指尖起飛,乘著網絡電波的翅膀種入你我的心田,扎根,發芽,生長出一個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