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 Soup》是Marcia Brown在1947年寫的一本兒童圖書。
故事的大意是,三個士兵長途跋涉從戰(zhàn)場回家的路上,已經2天沒有吃東西了,又累又餓。他們經過一個村莊,希望從村民那里要到一些吃的,并且休息一個晚上。村民們不愿意把食物分給三個士兵,在他們到來此前,就把食物都藏了起來。不出所料,三個士兵在整個村子要了一圈,什么都沒有得到。無奈,士兵只能自己想辦法。他們把村民召集過來,告訴大家他們要做石頭湯。他們希望村民能提供一個大鍋給他們,處于好奇,村民拿了一口最大的鍋給他們。接著士兵又希望得到水、柴火和三塊又圓又光滑的石頭,村民都一一提供了。然后三個士兵希望在湯里面加一點鹽、胡椒粉、蘿卜、生菜、牛肉、土豆……村民心甘情愿地提供了所有的原材料。最后,他們還一起支起了桌子,點起了火把,家家戶戶拿出了更多好吃的東西,石頭湯配上其他吃的,一個盛大的晚宴就這么開始了。大家跳舞唱歌,享受美食,最后還紛紛邀請士兵住到他們家。第二天,村民都出來歡送三個士兵上路,感謝他們教會村民的道理。
從這個故事里,我學到了什么道理呢?至少有五個。
第一,分享。當村民把各自的東西都拿出來,混在一起,做出來的湯才更美味。沒有人能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即使他再富有。把自己家的東西拿出來,和別人交換或者分享,每個人能享受到的體驗是翻倍的。在分享的過程中,增進了交流和了解,在翻倍的基礎上又翻倍了。
第二,合作。村民都拿出了對方需要且自己擁有的東西,拿出牛肉的不會覺得吃虧,合作帶來的效率是成倍提高的。團隊就是那些能夠帶來比每一個成員單獨產出之和還要大的那些組織,團隊的每個成員通過合作都對團體做出貢獻,大家不計較個人得失,共享合作成果。
第三,領導力。士兵通過做石頭湯,充分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做成了想做的事。這就好比,公司管理層想要做一個項目,底下員工不配合,單純地以上壓下是不行的,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讓大家在不知覺中心甘情愿地完成任務,這就是領導藝術。當然,在項目完成之后,別忘了分一碗“石頭湯”給每一個付出努力的人。
第四,好奇心。村民主動拿出家里的食物,都是處于好奇心,想知道所謂的石頭湯到底是什么。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是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重要特質。愛因斯坦說過,好奇心是科學工作者產生無窮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我相信,等石頭湯做完之后,村民們一定明白了三個士兵的動機,可他們并不吃虧,更不會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他們體會到了分享合作的好處。
第五,創(chuàng)意。這本書是《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推薦的,當時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覺得能把“石頭”和“湯”聯系在一起,一定是一個出乎人意料的故事。很多好的創(chuàng)意就是把一些完全不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據說軟銀老板孫正義在年輕的時候,隨機組合字典里的三個名詞,看看能不能組合成一個新東西,最后他真的通過這個方法賺取了100萬美金。
第五,不屈不饒。不知道我有沒有過度解讀,普通人在被別人拒絕之后,放棄努力是正常,甚至唯一選擇。但三個士兵并沒有這么做,他們不達目的不罷休,想出了非常絕妙的點子,輕松達到目的。看美劇《越獄》,里面的人物經常在不可能的境況下,不可思議地做成一件事情,具備的應該就是那種不屈不饒的精神。
我想到的就這么多,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看看這本書,有什么心得,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