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法,這個我等了十年的救贖。雖然現在已經不太用得上它而且不希望用得上,但還是不免想起小時候的不堪回首。
其實我的童年好像和大多數孩子一樣,讀書上學看動畫,但是由于家庭經濟狀況慘淡,所以對讀書這唯一的一條路看的尤為重要——是父母看的重要,我幼時尚且沒有意識到“出路”的重要性。
于是在小升初第一次選拔考試落榜之后,陽光和笑容這些美好的事物,通通消失在了我的世界里。從此陪伴我長達三年的,只有那盞米黃色的孤燈。
“還不寫作業?”
“我寫完了”
“作業寫完了就不能去復習去預習?你忘了你之前那次考試別人都選上了你沒選上了?就不能做完作業多練習考試上錯的題?想下次考試還這樣?那你不用讀了……”
考試是一次初中學校到我們小學來選拔第一批學生的,題目完全超出小學知識范疇,我如果不上補習班,是絕對不可能和別人競爭的,因為我沒有這方面書,沒有也不會有任何經濟來源去買書,同樣的,沒有手機。也就是說,我根本沒辦法接觸這方面的知識。
“上次考試的題目不是小學的,是初中的,老師根本沒講,那些考上的都是在外面上補習班才知道的……”
“你也知道這不是小學的啊,那你還做完小學作業就放松了,就沾沾自喜了?我們家沒條件給你上補習班,你就不能自己學?學習上什么困難都要克服。不然還讀什么書?”
大概他知道我的難處,大概他視而不見,把所有壓力,期望,風險……都放在我身上,然后自己想著零投入,高回報。
你是沒一點緊張感是吧,你知不知道競爭多激烈,你看看你現在的態度,你是不想讀書了是吧,不想上大學了是吧,那你就給我滾,我生你不是要你將來連個大學也考不上,一輩子一事無成。”
“……”
上述對話并不平靜,他說到氣頭上會打我,無論是臉還是頭還是什么別的地方,都理所當然,我只能哭,還不能出聲,不然會是更猛烈的“教訓”,因為哭是懦弱的表現,是不爭氣的人才會的。
“不打不成才”我奶奶這么說的,她有時候制止,但更多時候,她站在她兒子那邊,勸我說,都是為了你好,對打罵的行徑,一筆帶過,只會的說教中,絕口不提。“不打不成才”,我對這句話恨之入骨。
其實我不是個愛哭的孩子,相反,我小學的時候笑的很多,但是這次以后我忘記了怎么笑,眼淚變成了家常便飯,越來越學會了淚下無聲,就這樣一直到今天,一次一次內心的支離破碎讓我從一個開朗的人變成一個陰沉冷漠的人。
小時候看著電視上鋼琴彈的順溜的別人家孩子,然后對我說,“你看看別人,再看看你,什么都不會,以后出社會怎么辦啊……”現在這個話題依然在我面前被提及,但我只是波瀾不起,面無表情的看著電視,不說話也沒想法。
可笑,他們責備似的問我,你變了,怎么變成了這樣,你以前不是這個樣子的。
你們當年一次次無視我可以說是慘烈的哭喊,一次次棍棒解決一切問題,從不在乎我臉上笑容漸漸減少直至消失,卻把一切問題歸咎到我莫名其妙的不愛說話上。
是啊,我孤僻就是我自己造成的,與你們無關,責任從來都不想承擔,敢做不敢當,這些都是與你們教育我的南轅北轍。
午夜夢醒,頭還會有一陣陣隱秘的鈍痛,臉上的燒感似乎過了那么多年還褪不去,刻在心上的一道道象征著自尊被斬滅的深痕,那是我一輩子的陰影。
……
于是凡此種種,造就了一個常年面無表情,不知該怎樣與人交際,看到手機上這篇消息內心的壁壘轟然崩塌的我,一個陌生的我,一個潸然淚下為自己痛哭的我。
將來不想結婚,也不想有孩子,我怕她重蹈覆轍,我怕她見不到太陽也沒有笑容和溫暖,我不愿意讓個人情緒毀掉一個孩子的自尊。我對婚姻和下一代的失望起于父母
(他們告訴我女孩子長大就是要嫁人的,不做家務以后的婆家會嫌棄,我表示去nmd老娘死也不去,嫁人就是一張紙還有給別人做余生幾十年家務,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我現在不那么恨他們了,但是傷害已經留下,每每噩夢驚醒,我總是再一次心驚膽戰
夢里的和我所在的,是一個地方,是一個我做夢都想逃離但夢醒就被現實當頭一棒的地方。
現在高二,笑的時候很僵硬,平時依然面無表情,朋友很少,脾氣不好,但我最會的就是忍耐,或者說是懦弱。
愿時光能溫柔待我,慢慢的,溫柔的撫平我滿目瘡痍的心。
謝謝看到這里的朋友,希望大家都可以善意的對待小孩子(熊孩子當我沒說),別讓他們對世界,對社會,甚至對自己失望,他們是最純真的小天使,天使的笑容是不應該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