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予寧
四年,1460天,35040小時,2102400分,126144000秒。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與失望中,在一分一秒的煎熬中,我堅定了一個信念:活著,就是成功,才有希望。
01
初三,夏季,雨夜。滴答的窗前,我安靜的躺著。
雨于我來說,是一個美麗的存在。我愛它的自由與灑脫,愛它的靈動與純粹,愛它的靜謐與安寧。當雨滴自由落下,就像一首首歡快的圓舞曲。
“阿嚏,阿嚏,阿嚏。”
三聲噴嚏聲,打破了雨滴的節奏。是的,我感冒了,已有一段時間,不知什么時候可以好。
靜靜的,聽著雨聲。慢慢的,沉入夢鄉。
02
自習課上,同學們都在奮筆疾書。做著作業,寫著課后習題,一個個絞盡腦汁,好不用功。屬于一員的我,畫面顯得格格不入。
噴嚏時不時打,鼻涕嘩啦流。一卷衛生紙,已用去一大半。鼻子,因為不停的擦拭變得紅腫。鼻腔是干燥的,嚴重缺水。整個人有點呆、有點懵,對于作業與習題,根本沒有半點心思。
是的,感冒依舊。但這一次,時間有點長了。
03
周末,排隊的診所前,我拖著不受控的鼻子,打著噴嚏擦著鼻涕靜靜等候。
輪到我的時候,我茫然的坐下來。醫生看著我,幫我把脈、診斷。片刻后,三個字飄來:“是鼻炎。”
“鼻炎?我不是感冒嗎?”
“本來是感冒,但這次時間太久,已變成鼻炎。待會兒給你開藥。”
“好的。謝謝您醫生。”在困惑中我應答著。最后,帶著治療鼻炎的藥,連同不斷的噴嚏聲,離開了診所。
04
高一夏季,學校教室。
“阿嚏,阿嚏,阿嚏。”空氣已習慣了我時不時發出的聲響。桌上除了堆成山的書本,藥、衛生紙成為獨特的風景。噴嚏與鼻涕,已成為每日必備。而我,已麻痹。
自從兩年前配了藥,一天三頓。第一個周期還不錯,狀態有所恢復。可第二個周期,卻被打回原型。從西藥到中藥,逐一嘗試過,可是依然不見根治。
原來有種慢性叫“鼻炎”,有種加深叫“過敏性鼻炎”。而我反復不斷的狀態,讓我的鼻咽喉受到嚴重影響。噴嚏打多了,人的大腦就處于凌亂狀態。呼吸道明顯感覺干燥,整個人的身體仿佛被掏空。
除去一天三頓藥,隨著治療的進步,現在已發展到“扎針”的階段。于是,當所有人中午休息的時候,我要從學校飛奔到診所,扎針治療一小時。
在頭頂、鼻梁、左右臉頰四個地方,合扎一根針。每次扎針后,都會得到有效緩解。每當我欣喜于已被治愈之時,卻發生再次反復的狀態。
我開始失望,真的無法根治嗎?
05
一次又一次從希望到失望從希望再到失望的過程,讓我開始思考:這到底是為什么?
我真的特別羨慕那些沒有鼻炎的同學,甚至羨慕那些因“花粉”季節性過敏的同學,起碼在一年四季里,他們只是一段時間發作。而我,卻一年四季、每一天都在發作。
我的鼻腔,異常干燥。我甚至自備了濕毛巾放在鼻口,只為了呼吸到那份濕潤。到底為何,兩年了,它一直存在不停歇?過敏源到底在哪里?
經過反復對比、追根溯源,我發現:應該是干燥的空氣。因為我的鼻腔火辣,一年四季都在噴火。每當我把濕毛巾放在鼻口吸氣,就會感覺到無比舒服。那若去到一個濕度高的城市,是不是可以解決呢?
既然如此,無法改變空氣,那只能主動尋找適合生存的濕潤環境。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開始為自己種下心愿,為我看不到的、卻要飽含希望的未來,尋找機會。
人生不應該是被動等待,要在失望中樹立希望,在希望中不斷自強。
06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兩年后,借助上學的機會,我毅然選擇南下讀書。本帶了足足一周的藥備用,誰知最后一個都沒用上。而當我寒假回家時,“鼻炎”又再次襲來。這次我徹底明白,這個屬于“地域性鼻炎”。只要遠離我的過敏源、留在濕潤的環境里,那就不會再犯病。
四年,1460天,35040小時。在一分一秒的煎熬中,我產生過無數次對人生的迷茫與失望,我甚至看不清未來在哪里。但是絕望中總有一束光指引著我,心里有一個信念告訴我:活著,就是成功,才有希望。
于是,積極應對、努力尋找機會。歷經四年的藥物治療、扎針治療在從南下讀書后徹底結束。我正式告別了“鼻炎”,開始了期待中的健康人生。
07
這個冬天,不太安靜。全國各地很多人都被病毒侵入,開始咳嗽。大到成人,小到孩童。無一例外。
咳嗽可怕嗎?癥狀輕,不可怕。癥狀重、時間久,就會消磨人的意志力。這次的病毒感冒,引起了我的注意,喚醒了那段沉睡的記憶。
回顧那四年的病痛經歷,我似乎已忘記。可是它卻真實存在在我的青春里。也許是太痛,所以選擇失憶。但是我唯一沒有忘卻的,是除去藥物治療,最重要的一點:人要主動保持信念,『為意志力充電』。
在病態中,人是會疲乏與消沉的。這個時候,應該靜下心來與身體對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身體不適的時候,越要為自己增強信念。積極的對待,會讓你體內產生積極的細胞分子。越積極,這些分子就越多。
積極,是唯一引領人走下去的正面態度。是我們面對困境時,有效度過的法寶。
08
正是四年痛苦的經歷,讓我建立了『凡事洞察』的能力。正是四年過往的不好,激發我體內無限潛能。
從過去的被動生病,到如今主動增強健康飲食攝入、定期運動,我想說:人可以主宰自己身體的命運。也是從南下上學開始,我主動選擇一切以健康為主的生活方式。因為只有從源頭上把握,才能真正主宰身體的命運。
四年病痛的經歷告訴我:治愈人的從不只是藥,而是『 主動保持信念、為意志力不斷充電』。學會為身體編程,做一切對身體有益的事,才能過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 End —
?我是予心安寧的小太陽,予寧。立志寫有深度、有溫度的文字,做知行合一的終身學習者。耶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