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時候性格內向,平日里總是寡言少語的。又加上學習成績不好,經常被別人懷疑成傻子。
時間久了,自己也就相信了。于是理所當然的成了一個學渣。上了中學,成績更是一塌糊涂。
中學只讀了半年,感覺得上學越來越沒意思。于是,便和班上幾個成績同樣不好的同學一起,去應聘飯店服務員。那幾個同學都應聘成功了,唯獨我,失敗了。
老板說我太笨了,培訓起來太麻煩,不適合這份工作。這件事再次印證了,我比別人要傻一些。我開始對自己是傻子的這種看法深信不疑。
周圍的人,只有陳老師一個人不說我笨,反倒夸我很聰明。他是我們的數學老師,也是我的班主任。
陳老師第一次夸我是在一次數學課上。我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回答正確,你真聰明。”陳老師在課上表揚我。
那是第一次有人把聰明兩個字和我連在一起。晚上,我興奮的一遍又一遍的向奶奶復述“陳老師還夸我聰明著。”在當天的日記里工整的寫下“聰明”兩個字。
自那次以后,我上數學課特別積極。陳老師也經常在課上夸我聰明,反應快。
每次受到表揚,我都會把聰明兩個字工整的寫到日記里。
對我來說,那是一段非常特別的時光,終于有人沒有拿笨或者傻這樣的詞來形容我。
二
在初中一年級的下半學期,我雖然成績很不好,但受到好多次表揚。陳老師就像我的腦殘粉一樣,經常的夸我聰明。
這樣被夸聰明的次數多了,自己都覺得自己變聰明了。
對數學像著了魔一樣。每天放學,都要做很久的數學題。有時候題目很難,其他同學一般都會放棄了。而我為了得到陳老師的夸獎,一遍又一遍的嘗試解答。經常要做題做到深夜,連睡覺做夢都是數學題。
有同學問我:“你成績那么爛,數學題做那么好干什么?。”
我回答:“沒什么,就是做不出來不舒服。”
其實真實的原因是,我怕給陳老師丟人。他是第一個說我不傻的人,我就要證明他說的是對的。
那半年,我就這樣倔強的做著題。陳老師就那樣倔強的認為我最聰明。
轉眼間,一學期就過去了。我除了數學好以外,其他的課程依然是一團糟。期末考試,我再次被取消了統考資格,以免拉低學校的平均分數。
期末考試那天,別人在教室答卷子。我和另外一名同學在老師的辦公室答卷子。沒人監考,其實我們怎么答都無所謂的。一般也不會有老師判我們的卷子。
當然,像我們這樣的差生,也不喜歡被人考來考去的,覺得這樣還挺好的。唯獨到考數學那場,突然有種深深的自責。
感覺自己辜負了陳老師的一片苦心。在辦公室,我拿著那張數學卷子,像真正參加考試一樣做起來。
在那個悶熱的小辦公室,我不停的算,馬不停蹄的寫。全部答完后,我一遍又一遍的檢查。一絲不茍,生怕哪道題做錯了。大粒的汗珠不停的從額頭上掉下來,浸濕了試卷。
在我檢查到第五遍的時候,陳老師來了。他拿起我的試卷,看了一會兒。坐到我對面,左手攥著拳頭,右手拿起一只紅筆在我的試卷上打勾。
我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判卷,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直到最后一題,一直是對勾。
“滿分,一道沒錯!”他激動的對我說。
“好好學,我看你是個好苗子,很聰明。”他用拍拍我的肩膀,再次夸我聰明。那也是最后一次,因為下個年級不再是陳老師教我們了。
但是,他最后的這個鼓勵,讓我徹底相信了自己是不傻的。
那天放學回家,天還很早。道路兩邊翠綠翠綠的楊樹,在夕陽下把那條路裝點的很美。我突然就想到了前程似錦這個成語。
萬一,我能學的很好呢,是吧。我默默的對自己說。
三
升到二年級,我依然學的很吃力,但我堅信陳老師的話。試試吧,萬一能做好呢。我告訴自己。
那一年,我每天做完功課后,都會學習到深夜,補習以前落下的知識。
困了的時候,我就到院子里看星星。那些星星都很亮,一眨一眨的很美,就像陳老師的鼓勵一樣,給了我一股堅持下去的勇氣。
終于,初二的在下學期,成績很差的我突然考進了全校前二十名,前十名,前五名,前三名。最后,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考進了本地最好的一所高中。
緊接著,不停的參加市級,省級的數學競賽。然后不停的拿獎。我確信自己,真的也挺聰明的。超級崇拜自己,就像自己能締造神話一樣。
直到上了大學以后,回母校去看望陳老師。他和我聊起了當年的事。我以為他依然會對我說我是讀書的料之類的話。
沒想到他對我說:“其實,那時候我就感覺你太缺少鼓勵。怕好好的一個孩子被“發傻”“傻子”這類的詞毀掉。但我確實沒想到,你真能做的很好。”
我這時才真正明白老師的一片苦心。想想當時的自己,如果不是陳老師的鼓勵,自己會一直活在“傻子”的陰影下的。
很多年過去了,我早已有過了上學的年紀。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陳老師。是他幫我撕掉了童年里“傻子”的標簽,鼓勵我開啟了另一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