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大學畢業來到一家公司上班。每天到辦公室先上網瀏覽,各種聊天,忙碌不停。領導安排什么工作劉做什么工作,從不積極主動思考。而該完成的工作經常敷衍了事,大部分工作都是到了截止日期,才拼命趕完。一天到晚,看起來忙忙碌碌,卻一無所獲。他怨天尤人,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里,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態度。
兩年后,公司裁員,他被解雇了。此時,他像沉睡的獅子一樣猛然醒悟。回首兩年的工作,他悔恨自己虛度了大好青春時光,一事無成。經過短暫的整理反思,他決定重新振作,重新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新單位的領導,是個愛讀書的領導。報到當天,領導送了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給他。讓他一周之內讀完,并寫讀書報告。
這本書,他反復閱讀,相見恨晚。他認為這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尋找自己的機會,一定要好好學習并運用。于是,他利用前三個習慣,先改變自己,實現從依賴到獨立的轉變。
001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的態度,還意味著要對人生負責。新工作伊始,他給自己定了幾條原則:第一,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注重擴大影響圈;第二,遇事先問自己:我該如何應對,有何解決的辦法,如何主動進攻,基于解決問題而非制造事端;第三,多用積極的語言:我可以選擇,我想要,我愿意,我可以等,鼓勵自己主動決策。他按照這些原則行事,主動權越來越大,成就感就越來越多。
002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屬自我領導范疇,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么,職業發展的目標在哪里等。當他明白價值觀和使命感的重要性時,他首先撰寫了自己的使命宣言:健康第一,態度積極,每年學習一項新技能,專注于當下的工作,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等。有了方向,他感覺自己輕松了許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不再像以前一樣,每天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003要事第一
這是自我管理范疇,在既定的目標、愿景、價值觀下如何組織與實踐。以前,小林總是在重要而緊急,特別在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上花費了很多時間。為此,他首先羅列了角色,為每一角色確定了一周要達成的目標,再安排進度,逐個實現。比如,過去兩年,他很少跟父母打電話,他很慚愧對父母的忽視和冷落,他計劃每周給父母打2-3次電話;大學的好友也幾乎沒有聯系,友情空慌。他想重新拾起這些寶貴的感情,每月確定要聯系的朋友。除了工作,他想進一步加強人際溝通和攝影技術的學習,每周安排固定的學習時間。
經過一年的學習與運用,小林工作狀態得到明顯改善,凡事積極思考,為自己負責,工作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如沐春風般愉快。積極主動,由內而外喚醒了對責任的認識,他對生命有了更高層次的理解。
感悟: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是從依賴到獨立的關鍵步驟。只要你敢于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依據價值觀行事,變“要我做”為“我要做”,不怨天尤人,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同時,凡事需要確定航向,知道我們將去向哪里,為什么要去那里,目標明確,才不會糊里糊涂。每天多為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操心,如健身、閱讀、寫作等,而不是應付哪些緊急而不重要的事。如貓叔所說:以不變應萬變,先忙最重要的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