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獨立后,我便開啟了買、買、買的模式,并且極富節奏和儀式感,每逢有錢入賬,必然會花錢慶祝一下。我管這叫刺激個人經濟增長的手段,我妹妹則稱這是釋放天性。
慢慢地,隨著衣服的增多,我還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定期整理衣櫥,大概是每周一次,一來是把拉散的衣服規整一下;二來是看一下有哪些衣服是沒穿到的,分析一下原因,然后想辦法讓其重見天日。
看著整理好的衣柜,偶爾會產生女王檢視戰利品的高貴和愉悅感。
我還有一個小愛好,就是會時不時逛逛周圍的店鋪和商場,很多時候不為買東西,也不為試東西,慢悠悠地走一圈,了解一下最新趨勢,在腦子里給不同的衣服配搭,順便也看看路人的穿著。
看得多了,想得多了,試得多了,買衣服時,我往往可以快準狠地鎖定自己的目標,并作出決定。
后來,漸漸對自己的穿衣打扮有了掌握,也學得了一些穿衣技巧,有時也會在和別人一起買衣服的時候,給其一些個人建議,并幫忙做一下挑選。
雖然已經可以速戰速決地買衣服,但是有時候,我也很能拖拖拉拉,當我確定會在一家店買至少一件衣服的情況下,我會選擇多試幾件不同類型和風格的衣服,因為這個時候,每家店都變成了你自己的個人衣櫥,為什么不多試試呢,這樣不僅可以解鎖不同的穿衣風格,揣摩不同的搭配技巧,而且還能喚醒不同的自我感覺,發現新的自己。
當然,一切要有度,在利己的同時盡量減少對他人的麻煩。
如果時間允許,機緣恰當,我也喜歡和店老板閑聊幾句,做生意不僅僅是商品的交換,而且還有人情的往來,這在很多時候,恰恰是樂趣的所在。不求聊出情分,起碼可以磨磨自己的嘴皮子,學習如何談錢不傷感情,也懂得進退之道。
買化妝品的時候,邊挑選,邊和老板聊聊天,結果免費學習了很多化妝技巧;買衣服的時候,也和老板閑扯幾句,一來二去熟絡起來,不僅享受了優惠,而且不能說是成了朋友,但也算是熟人。
有一次在附近辦事,沒帶現金和銀行卡,但又不能支付寶、微信轉賬,無奈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常買衣服那家店的老板兌換現金,老板爽快答應,但她當時身上并沒有那么多現金,她是拿銀行卡給我取的現金。
也許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我卻很感恩。假設說,我以后要開服裝店,那是不是也能借助認識的這些店老板較好的開始呢,而不至于摸索好久才找到門路呢?社會本就是一個天然的學校,能學到什么,就看個人的用心和努力程度了。
現在想來,在我買、買、買的初期,有個挺有意思的現象。
如果說,我某個時期,買的多了,或是買的頻繁了(這貌似是一種情況),我會覺得很不好意思,甚至生出罪惡感,所以在把買的東西拿到宿舍的時候,我會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然后再裝作自己早就有的樣子,把它們穿出來。
可是為什么我要這么覺得,這么做呢?很顯然這和我之前的行為方式有反差,也就是說,我之前沒有買過這么多衣服,或是這樣子買過衣服,已經養成和習慣于一種思維和生活方式,所以當反差出現的時候,就會覺得不安,甚至是惶恐。
這很正常,但卻不見得有道理。我沒有超出自己的經濟能力來消費,也沒有傍著誰給我買單,我花自己掙得錢何必這么見不得人呢?
是的,我是我們宿舍衣服、鞋子、包包最多的人,我也是我們宿舍最努力的人。
我也窮過,很窮很窮過。大學時期,可以說是最青春洋溢、花枝招展的時期,我不燦爛,很暗淡。
因為那個時候的夏季,我只有寥寥幾件衣服,清一色的褲子和短袖,腳上是一年一雙的帆布鞋。我穿著它們穿越整個夏季,整個大學的時光,腦海里存留著對自己最美模樣的幻想。
曾經從不發愁自己明天要穿什么,反正沒什么大差,現在最糾結的莫過于明天要穿哪一件,然后就發現生活的情趣就在這挑挑揀揀中。
我們之所以這么努力,不就是讓自己有更多的人生選項,更多的選擇的機會,拜托“被生活”的狀態么?
愛過知情重,醉過知酒濃,穿過丑丑的衣服,才知道有漂亮衣服穿的幸運。穿著漂亮的衣服我更愛走出去了,走出自我的圈子,自己的圈子,去接觸新鮮的實物,認識有趣的人,了解不同的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禁錮自己,也許只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去邁出第一步,穿著漂亮衣服的我這么好看,怎么能不出去給世界和別人看看呢?而且愛上漂亮衣服的我,也開始塑造自己的身形,因為舍不得和那么多喜歡的衣服擦肩而過,也開始注重臉蛋和身體的保養,因為不忍心把漂亮衣服穿丑。
有人說,內在可以影響外在,其實反之亦然。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整容能不能幫你成為人生贏家?
李如儒以自己的切身經歷告訴我們,外表好看的人可能會遭受更過的非議,因為人們有時候會對外表好看的人拔高期望值,外表和內在的差距更不易被人們接受。
姜思達在奇襲她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難道變好看的人會因為內在的不匹配,在遭受非議后變得難看么?不會,而是會修煉自己,讓內外和諧統一。這就是以外促內呀!
我曾經,包括現在都不敢穿得太出挑,原因無非也是,怕一張口、一伸手全都漏了餡兒,讓他人吐糟,自己尷尬,怕自己吸引了目光,又承受不住目光。
可是,穿得平平、外表平平、內在也平平的人,就是OK的么,就是可以為人接受的么?我們難道還不承認,我們是在責難外表么?我們非議外表好看,內在平平的人,無非是因為他們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這本身不就已經略勝一籌了么?
而且我們要知道被推倒風口浪尖上的人,往往能夠變得更好的人。因為首先他們被逼著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直處于對己不自知的狀態。
然后,他們會去努力,會去改變,這時非議和質疑也會成為他們成就自己的推手,楊冪應該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躲在人群中,不敢露面的人才是膽小鬼。
親愛的姑娘們,別停在原地,別灰頭土臉。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漂漂亮亮地走起來吧,因為生活本就是靈動、絢爛的,在各個年齡段都錯過最美的自己,多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