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這個世界,提起伊隆 · 馬斯克,恐怕在創(chuàng)業(yè)界、IT界、科技界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我是先知道一輛叫特斯拉的電動車,后來才知道造這車的公司掌門人就是伊隆 · 馬斯克。
現在我準備寫一篇關于他的文章,第一個從我腦海中跳出來的,對馬斯克的定義,就是——斜杠青年。最近和斜杠青年杠上了,之前已經寫了兩篇小文章,談自己對斜杠青年的看法,有些讀者給我留言,真的感激。真理當真是越辯越明,說馬斯克是全球的一位金光閃閃的斜杠青年,應該沒人反對吧!
哦,不,也許有人說71年出生的應該稱大叔,好吧,斜杠大叔也無不妥。
兩年多前,我家窗前停了一輛嶄新的特斯拉,巧克力色,沉靜,大氣,看得我眼睛發(fā)亮,口水流了一地。后來有一天見到車主了,我趕緊出去套近乎,因為不認識有點不好意思,頭湊近前擋的時候,車主把左側檔的玻璃按下了,問我有什么事,我讒著臉說您這車太美了,我就想欣賞欣賞,當我再湊近想看儀表盤的時候,才驚訝地發(fā)現他的車已經啟動,那引擎發(fā)動時的低噪和安靜令人詫異,幾乎感覺不到是啟動的,而且儀表盤是觸屏的,類似一個大大的iPad,感覺太智能化了。我絮叨地問了一些問題,很不好意思,車主和我打招呼他要走了,于是它就消無聲息地開走了。這是我初識特斯拉的驚艷。
后來我才知道這輛純電動車從誕生到今天的十多個年頭里,也經歷了一些起伏和挫折,作為CEO馬斯克身先士卒,危難時刻(成本太高至虧損)將自己的六千萬美元拿出來投資,令一眾投資人皆齊心合力,包括谷歌的拉里 · 佩奇(Larry Page)、謝爾蓋 · 布林(Sergey Brin)以及ebay的杰夫 · 斯科爾(Jeff Skoll)等,同時,傳統(tǒng)汽車公司的大佬戴姆勒公司也愿意投資五千萬美元買下特斯拉10%的股份,并進行深度合作,以期能夠降低成本,度過難關。馬斯克以創(chuàng)業(yè)者的膽識與豐田合作,并將其電池組賣給豐田。2009年,奧巴馬參觀了特斯拉工廠后,非常贊嘆,不久,公司得到了國家能源部將近五億美元的低息貸款。
然后公司招募了精英銷售團隊,銷售網絡在全球展開,因為能源和燃油的污染問題是全世界面臨的頭痛難題(霧霾), 而電動車的研制和推廣符合環(huán)境能源改進的需要,是朝陽產業(yè)。三年多前,特斯拉也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除了北上廣還有西部的成都,都設定了銷售點,同時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網上預定。與此同時,超級充電設備、充電樁的項目也緊鑼密鼓地進行,而且還與政府簽訂補貼條款,比如上海,購買他的電動汽車可以免費得到車牌。只是,特斯拉售價太高,現階段仍是富人們的玩具,普通大眾雖然喜歡,還是會望而卻步。所以馬斯克和他的研發(fā)團隊,仍在發(fā)電充電組,智能操控系統(tǒng)中改進,試圖進一步降低成本來面向普羅大眾。
2015年在公布的《全球最具創(chuàng)新力企業(yè)報告》中,特斯拉與蘋果、谷歌一起,位列前三。這個成就,不是隨隨便便得到的,而是持續(xù)不斷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特斯拉充滿電的一次續(xù)航能力為420公里,而其百公里加速僅需三秒,全然不輸傳統(tǒng)的任何汽油發(fā)動汽車。雖然鋰電組合還有待進一步的改進,智能操控結合傳統(tǒng)視聽系統(tǒng)尚不能盡如人意,但馬斯克和他的團隊仍在全力以赴加強新科技的開發(fā)。
馬斯克不僅是商業(yè)奇才、科技精英,他同時也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在2014年底他宣布,將與全球同行分享特斯拉的所有技術專利,以期在全球范圍內推動電動汽車技術的進步。他還將開發(fā)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系統(tǒng)和網絡技術,并把它們分享出來。
伊隆馬斯克出生在南非,父親是一名工程師,母親是模特,和所有小天才一樣,他10歲就學會了編計算機程序,12歲他設計的游戲軟件已經可以賣錢了,他17歲考入加拿大的大學,但他一直想去美國,在1992年又考取了賓夕法尼亞大學,而且拿到了全額的獎學金,并獲取了物理學和經濟學的雙學士,可見他也是一個學霸型的人才。
馬斯克可謂是一天都不浪費他的科技才能,他有著和喬布斯一樣的要改變世界的遠大夢想,并且勇于一步一步去實現它。起步于互聯網,然后是太空,接著是交通和清潔能源,的確,從他一步步走來的軌跡看,算是一個奮進的斜杠青年,專注于他的科技領域,同時結合他的商業(yè)頭腦,科技的研發(fā)畢竟是需要大量的金錢的投入。1995年他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Zip2公司(是做編程代碼的),第二年他就拿到了第一筆三百萬美元的融資;三年后他賣掉了Zip2公司,獲取了兩千兩百萬美元,于2000年并購一家線上金融公司,并改名為Paypal。
對于Paypal人們肯定不陌生,只是當時不知道這個網絡支付平臺是誰家的孩子。搬去硅谷的馬斯克,在他的思想觀念里,硅谷是他可以振翅翱翔的地方,也意識到不創(chuàng)新(或者是不夠創(chuàng)新),就是死,所以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概念滲透到他的骨髓和每一個細胞里。兩年后他給Paypal找了好東家,賣給了eBay,得到2.5億美元,這下有底氣了,真可以宏圖大展了。馬斯克小時候迷過科幻小說,迷過《銀河系漫游指南》,不知道是不是兒時種下的因,一旦這個緣成熟,就要結果了,他策劃“火星綠洲”計劃,他要造火箭,去外星球。常人看來就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但他卻認真地付諸行動,他創(chuàng)建了SpaceX公司(科技感十足是嗎?太空探險技術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親任CEO和CTO(首席技術官)。
對了,他在賓州大學拿過物理學學士學位,雖然算不上真正尖端物理學家,造火箭的基本理論是懂的,(網上看到馬斯克的一些照片,感覺有張和那位極客物理學家“謝耳朵”長得像,不知是我感覺出錯呢還是趨同性?認為學物理的應該長那樣。)不過沒有關系,他的對于新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的敏感及商業(yè)頭腦,令他聚合了超強“吸人”才能,把波音、麥道以及NASA的航空航天精英分子和物理學家也網至麾下,這,當然是動真格的,絕對不是玩票啊。
在經歷了三次的火箭發(fā)射失敗,及特斯拉高企不下的研發(fā)成本,馬斯克的現金流迅速見底。面臨兩家公司的破產,有勇氣的他沒有選擇逃避和認輸,他迅速賣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雖然對造火箭和發(fā)射這樣的投入,是杯水車薪,也證明了他創(chuàng)業(yè)的勇猛精神,可謂蒼天可鑒。第四次的火箭發(fā)射一舉成功,進入預設空間軌道,不久,他也獲得了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6億美元的向衛(wèi)星空間站發(fā)射運送火箭的訂單,這像是雪中送炭,也讓他的兩個高科技企業(yè)滿血復活。
硅谷送他一個“鋼鐵俠”的稱號,恐怕和他堅韌不拔打不垮的精神有關聯。怕冒險,成不了創(chuàng)業(yè)家,所以怕冒險從來沒有在他的字典里出現。
馬斯克是個不折不扣的科技創(chuàng)業(yè)天才,他和前輩喬布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童年表現出來的對科技的熱愛與執(zhí)著,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而且無論在哪里,那顆求知學習的心不會改變,更重要的是心懷天下,要改變世界改變未來的愿望,一直是指引他們勇往直前并不斷靠近目標愿望的強大動力,這種動力植根于他們的細胞里,血液里。所以毫無疑問,我深刻地感覺這類人是與生俱來的天才,后天無法打造,哪怕你集中了全世界的最好資源,哪怕你富可敵國,哪怕你后天也勤奮努力,如果你沒有這些天才生就的那種信愿,恐怕不成。中國人有句俗話:三歲看老。實在是無可辯駁的智慧。
天才們有了這種天生的基因,如果沒有后天的機緣(自身不斷的努力,堅韌不拔的勇氣和毅力,還要加上環(huán)境、外界的客觀環(huán)境),也一樣難以成就。早就功成名就的馬斯克現在依然是世上最勤奮的上班族之一,雖然他是億萬富翁。而吊詭的是,這些天才在成為大富翁之前,心里是絕沒有去想要賺大錢的,他們唯一想的是要改變這個世界,就如馬斯克想的,有一天去火星上去生活、種菜,或許就在那里退休。而且大部分人認為不可能發(fā)生的瘋狂的事情,當他們籍以自己的努力和奮斗慢慢靠近成功或者成功時,給予他們的快樂和滿足是他們源源不斷的動力。之于馬斯克,就是越不可能,越要挑戰(zhàn),越挑戰(zhàn)就越刺激,這樣才能成就他的人生。
在特斯拉步入正軌后,馬斯克又投入太陽能發(fā)電的產業(yè),這和他的電動車是有關聯的,清潔能源是第一步,接下去就是節(jié)約能源,所以他的創(chuàng)新和斜杠動能是源源不斷的。這也注定了他不是一個普通的男人,一個熱衷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男人,也不會把愛情或享樂當作人生的主旋律,雖然他有五個兒子。(巧的是,去年我翻譯過BBC的一篇文章,標題是《為什么億萬富翁兒子多》——刊題就是馬斯克和他太太的照片),我想天才的基因可不能浪費,多生些孩子才好。
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做“樹大招風”,也真是千真萬確呀!有人說馬斯克是大忽悠,大騙子,我覺得這有點奇怪,特斯拉是在納斯達克上市,股東們是自愿買他股票的,沒有誰硬逼買吧。還有那些大股東們,也都是全球一等一的頂尖人物,不應該傻到被騙吧。我記得馬云和喬布斯當年創(chuàng)業(yè)之初,也被很多人認為是騙子。
所以,有理有據,也不算是無稽之談。
(本文原創(chuàng)——星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