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小羽,繼續延續著她的傳奇,她的幸福。
好景不長,婚姻的瑣事不是想想就好,是需要耐心和時間的,兩個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蜜月期已過,開始了平淡的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事事都要關心。
婆家人自不會像父母一樣,把她當做女兒去愛,對她是有所期待的,只會看到她得到了什么,看不到她的付出和隱忍。
爭吵,委屈全部襲來,讓人懷疑人生。長年累月的磨合,最終找到了合適的方式,去相處,去生活。
結婚一年后,大女兒出生,原本擁擠的小家,顯得更加狹窄,小羽不再是個天真懵懂的姑娘,她成為了一個媽媽, 肩上的責任加重,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去包容那個只會吃奶的小娃娃,有苦楚,也有為人母的幸福。
隨著女兒的降生,邁進了千禧年,做服裝這個行當也越來越不景氣,賣服裝的小店像竹子一樣,平地而起,街道的兩旁,幾步路就有一家。
很少有人愿意穿手工制作的衣服了,不但要選擇布料,還要挑選款式,價錢還貴,而且還要等上一周的時間,才能穿上,直接就去服裝店購買,現場試穿,花樣多,款式新。
整個市場不景氣,小羽只能一邊照顧年幼的孩子,一邊慘淡經營,勉強維持正常生活。
可是,她沒有停止生育,隨后的四年里,她又生下了兩個孩子,加上大女兒,一共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 年齡相差不多,一下子,家里多了三個孩子,每天都在等著吃飯,等著照顧。
小羽的生活質量一落千丈,哪還有時間打扮,及腰的長發,早已剪成了短發,沒有時間打理,也沒有心情打理,整日圍著孩子,圍著鍋碗瓢盆轉。
老公的工作也岌岌可危,市場的不景氣,領到的錢有時候還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天性懶惰的他,也不愿和同鄉出去打工,補貼家用。
小羽從一個小鎮上最精致的女子,變成了一個平凡的婦女,做衣服的生意,不得已停工,賦閑在家。
可是,天生不服輸的她,怎能忍受貧窮?學著市場上的人,開始做些小生意,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是善良的,和另一家合伙賣煙花,她呆呆的站在攤子面前,無人問津。
可是隔壁攤子上的人,絡繹不絕,小羽不知所措,最后還是從朋友那里得知,隔壁攤子的價錢遠遠低于正常商品價格 ,根本就掙不到錢,目的就是想讓她知難而退。
不服輸的她,認真觀察,逐漸掌握了門道,生意慢慢好起來,開始盈利。人性的黑暗,是你無法預料的,被舉報,被抽查,被搶走貨品,一夜回到解放前。
沒辦法,重新來過,從最開始賣些季節性的禮品,到逐漸掌握到進貨渠道,開始去各個地方的集市擺攤,風雨無阻, 一個人的艱辛只有她自己知道,汗水灑了一路,淚水也灑了一路。
特別是下雨天,露天的市場,還沒來得及收拾,物品就被淋濕了。雪天更甚,手腳冰冷,就怕車壞了,走不動,也拖不動,天黑的早,只能天一亮就出發。
風里來雨里去,整個人又黑又瘦,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細膩的小手,變得粗糙不堪,就這樣一堅持就是五年。
在風雨來臨時,猶如喪家犬一樣,東躲西藏,不但貨品沒有賣出去,還要交市場管理費,看著玻璃門里的人悠閑的喝著茶,欣賞著細雨綿綿。
那一刻刺痛了她,心中感嘆,“為什么我要這樣東奔西跑?我要有家小超市,該有多幸福?!?/p>
說干就干,家里的宅基地荒廢了許久,請人,買木材,買磚瓦,一個多月,兩間小房子建起來了,簡單裝修一番,還是很氣派的。
地段好,加上她擺地攤的人脈,還有做服裝時的人氣,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了小鎮上生意最好的超市之一。
商品種類也從單一的糕點,增加了飲料,煙酒,生活用品,來來往往的人,像趕集一般涌進店里。有時候下雨,她會看看電影,或者聽聽音樂,拿著杯子悠閑的看著雨滴砸在地上濺起的水花,路面被沖刷的干干凈凈,心情瞬間舒暢了許多,這時才發現雨景也是這般美麗,曾經怎么都忽略了呢?
三個孩子已經長大,女兒亭亭玉立,兒子帥氣,都是中學生了,原本懶惰的老公,像上了發條一樣,不停歇的往前沖,有時候 ,小羽不忍,讓他享受生活,停下來一起看看雨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