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種凡事將就、得過且過的人,還是做事精益求精、追求最好的人?如果你是后者,那么你肯定會對《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本書感興趣。或者,你也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找到一點啟發。
書中就如何做到精益求精,提供了三條原則,分別是在平臺期保持進步、做壞馬不做好馬、像孩子一樣學習。
下面,就“在平臺期保持進步”,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經歷。
記得去年被選去參加系統內部的一次登山比賽,全程十公里的山路,想想都沒有信心跑完。因為平時我跑步的距離也就3-7公里,很少跑十公里,更別說山路了。我生活的城市是平原,平時很少爬山。
因此,得知被選去參加比賽之后,我辦了一直猶豫沒辦的健身卡,去跑步機上斜度跑,讓教練指導著適當鍛煉肌肉用力。
比賽那天,我咬牙堅持到了終點,女子組七十多人,全省能跑的、還有很多之前就參加過這個比賽的都在,我跑了第21名,在我們隊中名次是最靠前的,沒有拖團體的后腿,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期。
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同去的老大哥告訴我的一句話:“途中不管有多累,一定不能停下來。哪怕是走,也不能停下來。”因為他長年參加馬拉松比賽,所以我對他的話深信不疑。
比賽過程中,跑到大概一半的時候,真的是跑不動了,因為全是上山的臺階,真的想癱在臺階上。而且還有跑不動坐在那里喘口氣的人。
但是我知道正確的做法是不要停。雖然到了平臺期,只要一直前進,就有到達終點的可能。
所以,我就跟著前面的伙伴掙扎著爬,前面的那個女孩子都手腳并用了。我咬了咬牙,在下臺階的時候超過了她,然后再跟著下一個的腳步走,找機會再超過她(一般超的都是女的,男的只超了一個,因為堅持到一半以上的男的都是體力還可以的,中途坐在臺階上休息的幾乎都是男的。而女的幾乎都在咬牙堅持)。每超一名,就能多得一分。
最后,我跟著一個和我速度差不多的女孩子后面,我們互相加油,堅持到了終點。那個女孩子第20名,我第21名。后來我們合影,還互相留了微信,平時也會互動。看到她的動態也倍感親切。
所以,做事情也像爬山,對待平臺期一定要咬牙堅持不能停。挺過了平臺期,甚至在平臺期還有小的超越,才會以更好的成績到達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