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和DAY5一起寫啦~~
中性灰和高低頻是修圖師經常提到的詞,那么這兩個詞都是什么意思,該怎么操作呢?
用美圖秀秀的都知道“磨皮”這個功能,有的時候對片子質感要求不是很高,比如淘寶等修圖,可以直接用磨皮插件“磨”一下。但是對質感要求很高的海報、照片等,直接磨皮就會破話畫面質感,甚至顯得有點廉價。于是,修圖師采用中性灰和高低頻修圖,保留片子的質感,仍然可以看到臉上細微的毛孔,但是片子很有質感又顯得不臟。
中性灰修圖操作流程:
1.【command+shift+N】新建圖層
2.模式:柔光。非常重要!!
3.填充柔光中性色(50%灰)打鉤
4.新建【黑白漸變映射】,再新建【曲線】,把片子整體調暗,細節突出。(為漸變映射層和黑白層編組,命名為“觀察層”。字如其意,通過不斷調整曲線,調整色調對比度,來觀察調片)
5.在中性灰圖層上選擇【B】畫筆工具,【D】復位前景色背景色,12345678調整畫筆不透明度,shift12345678調整流量,中括號調節畫筆大小,去掉臉上的痘子。將痘子的陰影部分增白,亮處減淡。
基本流程就是這樣,其中最重要的是將圖層模式改成“柔光”。這里解釋一下原理是什么。
柔光模式是將暗的變更暗,亮的變更亮。所以中性灰的時候就是不暗也不亮的時候。這時,在中性灰上修改,就可以更改圖片局部的亮暗。如,之所以看見痘子,是因為燈照讓痘子部分產生陰影,部分又被增亮,所以看起來很明顯。那么通過中性灰,把陰影部分變亮,再把亮的地方減淡,這樣痘子就可以有效的消除。
但是有些時候,某一塊皮膚狀況很不好的時候,也需要用上【s】圖章工具和【J】修復畫筆工具。
還有兩點需要注意:
1.要充分考慮結構:有骨骼的地方要提亮,如眉骨,顴骨
2.很難修的地方,可以適當淡化:中性灰圖層上層新建圖層。仿制圖章工具(適用于向下圖層),進行減淡
高低頻修圖:
流程:
1.復制圖層—反向
2.更改混合模式—線性光
3.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參數取3的倍數
4.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參數與剛才相同
高低頻修圖可能出現輪廓線有重影的現象,解決方案:
加圖層蒙版—反向【command+I】—畫筆擦出需要磨皮的地方
最后最后:再結合中性灰調整圖形結構,加深減淡,加深減淡,加深減淡。。
好了~歡迎探討~
這里劉楊老師介紹了一個磨皮插件:Portraiture濾鏡,有興趣的可以下載玩玩
留一張素材圖,圖片來自劉楊老師,9.5M,感興趣的可以按照以上方法練練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