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而溫馨地流逝
白駒過隙、歲月如梭、稍縱即逝,時光被各種各樣地形容,說不清道不明是怎樣的一去不復返的唏噓感嘆。日子就像輕煙被微風吹散,如煙火燦爛成灰,如流水潺潺不息......我們是摸不著抓不住它的,只能虛無地存放在我們的記憶里,我們存在著它也存在著,卻是沒有聲音,沒有影子,伴隨我們的老去才灰飛煙滅。
臨近春節,在外的游子都開始步履迢迢地奔向回鄉的路上了。回到家了,日子便在父親的買菜買年貨、看論時事新聞、母親的嘮叨、母親的煮食操勞、幫母親洗菜端碗、一家老小圍在電視機旁流過,這樣陪伴的日子,就這樣一去不復返而溫馨地流逝。哪怕科技文化如何快速發達,我們堅守著把年過得越來越濃郁,其實也是我們對于情感和傳承的一種呵護。有父母的家是團圓的是圓滿的,沒有父母的家,兄弟姐妹們都相互成了親戚,不是我消極,而是沒有了父母就沒有了磁鐵的效應,沒有了根本的紐帶。
每個人的內心情感里,自己的父母都是難以被替代的。一碗水可以端平,可情感總有深淺之分。畢竟,父母養育和陪伴你的成長,哪怕是淡如白水的日子里,最后都成了最深情的告白,于是啊,每一個在外漂泊的人兒,回家了就會有落葉歸根的歸屬感,可以有冠冕堂皇的托辭拋下外面世界的繁華和喧囂,安安靜靜地陪伴逐漸老邁的父母過著簡單的日子。此時此刻,我們不愿意長大了,不愿意世俗地折騰了,想抖掉一身的灰塵,在父母的護翼下,在父母張羅的一日三餐里溫暖地消磨時光。模糊記得一個小故事:父親告慰想出去闖蕩的兒子:“別擔心,失敗了就回家”,樸實而安全的深情告白不過如此。
時光變成了父母額上的皺紋、蒼蒼白發和年邁的步伐,歲月會在某一天無情地帶走他們,只讓我們相互陪伴的日子存活在回憶里。最后,世上唯有“父親”“母親”的身份在輪回。
回家的溫暖,過年的喜慶,爐火的閃爍,言語的驅寒......你會突然明白歸來的意義和陪伴的幸福。
2017年1月25日湛江暖冬午后
(收聽更多,請關注公眾號“白咖啡鐘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