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童年,你我共有,童年軼事憶起來是那么回味無窮。在哪個物質匱乏,經濟窘迫,“二愁”的生活,你的童年怎么過的?
? 說起我那心酸的童年,記憶閘門傾泄而入:1.賣包子,搭鋪位和挑水。常駐集鎮的孩子,便利條件是:每逢大集,媽媽就要蒸些包子饅頭,我們就把包子饅頭放進籃子,叫賣起:“二毛錢一個包子”,直到集市散 ; 或者黎明起床替售賣服裝搭鋪位,賺取一元或二元的站位費。曾有次因搶位與人爭吵。每逢年前,舅媽因生意忙,無暇顧及家。挑水的事,我就自告奮勇去為她做。于是舅媽每次都給我五毛錢。………2.撿瓜子和撿材禾。每逢大集,因過年無錢購買西瓜子。為此媽媽要求孩子撿瓜子。我們就拿著小碗去集上撿別人吃落下的西瓜子,或者別人吃瓜我們就拿著碗在下面接瓜子。一個夏天,大家也攢集好多瓜子,曬干后留新年吃。材鍋飯必須用木材進行做飯。為防止無材,每天放學后,我和妹妹就挎個籃子去拾材。手巴掌大的小棍,都讓我們收入籃中。就像姐姐說:“如果少一根小棍,面條就不開鍋。”
圖片發自簡書App
3.薅秧洗魚。插秧季節,為減輕爸媽一些負擔,不讓他們再花錢雇人幫忙。懂事的我穿上雨鞋,薅一宿秧苗。割稻子時節,我們每人后脖子都曬得脫一層皮啊!每年臘月23日,生產隊都要分幾十斤魚。懂事的我,一人在河邊整整洗二天啊! 4.偷吃嘴。饞嘴是孩子的天性,何況又在“二愁”年代。為防止孩子們偷嘴,媽媽就把花生掛起來,到新年給客人吃。饞嘴的我們,就用小棍把布袋捅個洞,花生就一個一個掉,我們就爭先恐后撿。…………
? 童年生活是苦澀的,同時又是甜蜜的(兄弟姐妹擁在一起,一個和諧大家庭。)。苦盡甘來!現在要啥有啥,小康生活美滋滋!
別樣的童年,別樣的年華!想不到吧!親們!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