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頗愛某紅豆餡餅干,其包裝醒目題寫“朕即福人矣”。
圖畫中皇帝衣著清代朝服,比劃V型手勢,滿面笑容,不免即刻將其認作乾隆。
傳聞乾隆帝資質敏悟,幼年令祖父“見而驚愛”,從此獲祖父康熙帝青眼,常伴駕左右,由此為其父雍正帝繼承大統助益匪淺,于雍正帝即位之初即被秘密立為儲君,年僅24歲即位,不斷壟權徹底摒除權臣干預,將君主專權推向極致。文治武功盡攬,行事縱情肆意,締造王朝鼎盛歲月。縱然晚年奢侈靡費虛耗國庫,卻絲毫不妨礙繼續愉悅度日。浮生可謂極盡順遂坦途。
聯想到另外一位帝王即位年紀與之相仿——唐玄宗。幼年喪母,年少活于武氏政權禁錮中,成年前一直遭監視軟禁。成年后幾度參與政變奪權即位,締造璀璨盛唐,晚年卻誤任奸佞導致國家陷入分裂割據、被迫倉皇逃離京城,待輾轉回宮已大權旁落、晚景凄楚。浮生跌宕起伏,慷慨悲涼。
今人觀史,對于帝王生平印象,似乎極易流入以偏概全。譬如玄宗與乾隆,大抵只知其中晚年,對其年少歷程往往不經意忽略。
與玄宗相比,乾隆浮生可謂極盡坦途,誠然堪稱“福人”——順遂程度令人艷羨近于嫉妒。
思及兩位帝王皆與自己年紀相仿之際即位,浮生無論坦途亦或跌宕,無不締造盛世、統御四海。返觀自己猶毫無建樹、一事無成,難免自慚庸碌。
塵寰靡繁陸離,光陰稍縱即逝,若欲致知尋道,須摒棄聲色浮囂歸于恬澹。昔景杳渺俱作煙云,琨霜之志不可輕負,唯焚膏繼晷兀兀窮年,恪兢執念以告初衷。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