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陪爸媽出去散步時,看到院子里有個一對老夫婦帶著一個小孩在院子里玩。我沒在意的走了過去,背后卻傳來了媽媽的聲音,“喲,這個小孩子好可愛!”我猛的一回頭,有點意外!我看到了媽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還伸出了自己的雙手,想要抱抱那個小孩,不由自主的想哄小孩。我靜靜的看著,也和媽媽一樣露出了自己的笑容。沒有說一句話,不想去打擾,從心底里想讓這種快樂的場景能維持得久一點。一是因為媽媽現在已經很少主動與人打招呼了,除非是別人主動和她講話,而且經常別人問了幾句后,媽媽才會回答一兩句。因為她知道,已經到了她非回答不可的地步了。其實也常常是答非所問,她已經沒有能力回答別人看似簡單的問題了;二是我想讓媽媽每天都能多高興一點,因為我知道媽媽現在每天生活在恐慌之中,人好像剛從睡夢中驚醒過來,不知自己身在何處,找不到方向,到處都是她陌生的地方和不認識的人,夾渣著創傷的幻覺、意思不明的零碎句子,等等。媽媽的病是不可逆的,我只是希望能在藥物治療和家人的照顧下,減緩媽媽認知能力下滑的速度,但絕無可能“治愈”。我已經過了自己的心理關,接受了這個不可逆的事實。與小孩在一起,我們可以見到他們的進步,只是時間長短而已,總會有收獲;而在媽媽那里,我只能見到喪失,是下滑,只是希望不要讓我的媽媽下滑得太快了!
? ? ? ? 我一直以為媽媽就是喜歡小孩子。記得國家剛放開二胎政策時,媽媽就想著要我再生一個。我一回到老家,媽媽必然會向我說起這個話題,“兒子,再生一個羅,生下來,我和你爸出錢養!”,我當時是哭笑不得,知道媽媽這個愿望是不可能實現的。徐博文一生下來就是他外公外婆帶大的,那兩位老人付出了太多。我以前工作很忙,幾乎很少回家吃飯,兒子吃住一直都在外公外婆家。兩位老人家很早就交待過了,他們幫我們照顧徐博文一個就夠了,年紀大了,再也無法再幫我們帶一個了。我也早就給自己一個答案了——“我有徐博文就夠了,岳父母不提出來再生一個,我絕不能自己開口提出來的,這是做人的道理,也是底線。”那個時候就跟媽媽講不清了,很簡單的道理,在媽媽那里,卻總是糾纏不清。因為哥哥的原因,我爸媽又帶不了小孩。“就不要添亂了”。我只能這樣跟媽媽講。聽久了也煩,因為回到家,媽媽總是那個話題,而我每次又總是說服不了她,可能那個時候媽媽就有老年癡呆的了吧?媽媽在那個時候就記不住我說過的話了。而生一個二胎,成了她的一個執念。
? ? ? ? 現在回想起點滴的生活場景,似乎存在著某種關聯,給了我答案。媽媽正在回到她的童年,不僅是生活基本技能已經退化到兩三兩歲——今天早上我又在家里的垃圾筒里發現了一淌水,那是媽媽的尿。這也是為什么媽媽現在只有在遇到小孩子時才會露出她久違的笑容來。現在媽媽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孩,只記得一些她很早以前的事情,或許在她殘存的記憶里,有我外公外婆曾經給予她的關愛和依戀吧!
? ? ? 我的媽媽,就讓我慢慢的陪您走完最后的一段人生吧,在我和爸爸這里,你可以放心地變成那個既脆弱,又無比單純的小孩!